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39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光伏出力曲线;将用户侧用电负荷抽象成排布至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负荷图形,并使得负荷图形处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中的预设时间区间;扫描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用以获取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调整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直至获取到光伏消纳比例最大时所述负荷图形所处的时间区间,并根据所述负荷图形和所述负荷图形所处的时间区间生成负荷调度策略。用于解决对光伏发电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不高的问题。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地,光伏发电的特征是早、晚时段发电量低,中午时段发电集中且发电量高。但因用户侧的用能需求通常在早、晚时段较高,不仅导致光伏发电供给与用户侧用能需求的错配,还因为市电在早、晚用电高峰期的峰段电价远高于其他时段,导致用电成本较高。
[0003]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现在的大多数用电器,如热水器、洗衣机等均带有定时控制功能,若通过定时控制功能将这类可转移、可控制的非固定负荷平移到发电功率高、电价低的时间段,可提高光伏的消纳比例、降低电费。
[0004]现有的需求侧预测方法,一般会建立光伏发电模型和负荷模型,再以相关约束条件求解成本目标函数的方式获取光伏消纳比例较高的需求侧负荷调度策略。但因一般光伏发电模型所采用的理论的贝塔(Beta)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只能够被动地利用负荷定时可控的功能,而未能够根据光伏出力特征主动地调整非固定负荷的用电时间,导致对光伏发电利用率并不高。
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光伏出力曲线;将用户侧用电负荷抽象成排布至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负荷图形,并使得负荷图形处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中的预设时间区间;扫描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用以获取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调整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直至获取到光伏消纳比例最大时所述负荷图形所处的时间区间,并根据所述负荷图形和所述负荷图形所处的时间区间生成负荷调度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用电负荷包括固定负荷和非固定负荷,所述负荷图形对应包括固定负荷图形和非固定负荷图形,所述固定负荷图形排布至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位置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所述光伏出力曲线,具体为:沿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发电功率方向扫描所述光伏出力曲线,获取沿扫描路径移动的扫描线;根据沿扫描路径提取的调度数据,获取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具体为:根据所述调度数据获取图形间隙,沿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预设时间区间移动所述非固定负荷图形,通过所述非固定负荷图形填充所述图形间隙,用以调整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重叠面积;其中,所述图形间隙包括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之间的间隙、相邻负荷图形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数据包括所述扫描线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交点数据、所述扫描线与所述负荷图形的交点数据、所述负荷图形与所述光伏出力曲线的交点数据以及相邻负荷图形之间的交点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的负荷调度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固定负荷包括可控制负荷和不可控制负荷,所述非固定负荷图形对应包括可控制负荷图形和不可控制负荷图形。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鑫王宝文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