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12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46
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服务器获取位于地图上的目标区域,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区域,将目标区域中的道路进行分段处理,获得多个道路分段后,获取位于各道路分段内采样点的MR数据,并根据MR数据确定道路分段是否为问题路段,并针对各问题路段,更有针对性地根据根因算法和问题路段中各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问题路段的网络问题类型,其中,每条道路包括多个道路分段,各道路分段中包括多个栅格区域,使得工作人员直接获取造成道路网络问题的原因,并基于此进行网络优化,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效率及精准度。及精准度。及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网络问题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多,用户数量持续上升,网络优化工作越来越复杂。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对道路网络数据进行测试,并针对道路网络数据确定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以使工作人员对网络问题进行修复。
[0003]现有技术中,网络数据测试包括传统路测和虚拟路测。传统路测需要专业测试人员驾车经过目标路线,利用路测仪器实地采集和测试网络覆盖数据,路测成本占网络优化项目成本的45%,测试成本高,而且传统路测仅能对有限的道路进行测试,不仅效率较为低下,还易对于未举报路段存在的问题遗漏、处理问题不及时。虚拟路测通过获取和分析无线网络海量带有经纬度信息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数据,关联呼叫详细跟踪(Call Detail Trace,简称:CDT)话单,并将数据拟合到定义好的道路上,来体现网络覆盖情况,无法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网络问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位于地图上的目标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区域;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道路进行分段处理,获得多个道路分段;每条道路包括多个道路分段,各所述道路分段中包括多个栅格区域;获取位于各所述道路分段内采样点的测量报告MR数据,并根据所述MR数据确定所述道路分段是否为问题路段;针对各所述问题路段,根据根因算法和所述问题路段中各所述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问题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位于各所述道路分段内采样点的MR数据,并根据所述MR数据确定所述道路分段是否为问题路段,具体包括:获取位于各所述道路分段中各栅格内采样点的数量;根据各所述栅格中采样点的数量和有效栅格采样点阈值,确定各所述道路分段中的有效栅格;根据各所述有效栅格内有效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各所述有效采样点的待测试指标;所述有效采样点为位于所述有效栅格内的采样点;统计各所述有效栅格中所述待测试指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问题采样点的数量,当所述问题采样点的数量与其所处的有效栅格中全部采样点数量的比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将包含所述问题采样点的有效栅格确定为问题栅格;针对各所述道路分段,将各道路分段中问题栅格的数量与有效栅格的数量的比值确定为问题栅格比例;当所述问题栅格比例大于问题路段阈值时,将所述道路分段确定为所述问题路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指标包括下行信干噪比;根据各所述有效栅格内有效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各所述有效采样点的待测试指标,具体包括:利用下行信干噪比估计模型处理所述MR数据,估计各所述有效采样点对应的下行信干噪比;相对地,统计各所述有效栅格中所述待测试指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问题采样点的数量,当所述问题采样点的数量与其所处的有效栅格中全部采样点数量的比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将包含所述问题采样点的有效栅格确定为问题栅格,具体包括:统计各所述有效栅格内所述下行信干噪比小于预设下行信干噪比阈值的问题采样点的数量,当所述问题采样点的数量与其所处的有效栅格中全部采样点数量的比值大于问题采样点阈值时,将包含所述问题采样点的有效栅格确定为问题栅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各所述问题路段,根据根因算法和所述问题路段中各所述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问题类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问题路段中位于各所述问题栅格中的采样点的MR数据和所述根因算法关联的至少一种网络特征指标,获得与各采样点关联的至少一种网络特征数据;针对各所述网络特征指标,统计各所述问题栅格中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对应的网络特征数据处于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对应的预设数据范围内的目标采样点的数量;根据所述目标采样点的数量与所述目标采样点所处问题栅格内采样点的总数量,计算
各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对应的根因评价指标;将各所述根因评价指标与其对应的根因评价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将处于所述根因评价预设范围内的根因评价指标对应的网络特征指标确定为问题网络指标,并根据所述问题网络指标,确定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问题类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时间提前量、重叠覆盖度及下行信干噪比;针对各所述网络特征指标,统计各所述问题栅格中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对应的网络特征数据处于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对应的预设数据范围内的目标采样点的数量,具体包括:统计各所述问题栅格中满足弱覆盖条件的第一目标采样点的数量;所述弱覆盖条件为所述第一目标采样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弱覆盖区域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统计各所述问题栅格中满足过覆盖条件的第二目标采样点的数量;所述过覆盖条件为所述第二目标采样点的时间提前量对应的覆盖距离大于过覆盖距离阈值;统计各所述问题栅格中满足重叠覆盖条件的第三目标采样点的数量;所述重叠覆盖条件为所述第三目标采样点的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重叠覆盖阈值;统计各所述问题栅格中满足下行质差条件的第四目标采样点的数量;所述下行质差条件为所述第四目标采样点不满足所述弱覆盖条件、所述过覆盖条件、所述重叠覆盖条件且所述第四目标采样点的下行信干噪比小于下行质差信干噪比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采样点的数量与所述目标采样点所处问题栅格内采样点的总数量,计算各所述网络特征指标对应的根因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目标采样点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目标采样点所处问题栅格内所有采样点的数量的比值确定为所述问题栅格的弱覆盖评价指标;将所述第二目标采样点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目标采样点所处问题栅格内所有采样点的数量的比值确定为所述问题栅格的过覆盖评价指标;将所述第三目标采样点的数量与所述第三目标采样点所处问题栅格内所有采样点的数量的比值确定为所述问题栅格的重复覆盖评价指标;将所述第四目标采样点的数量与所述第四目标采样点所处问题栅格内所有采样点的数量的比值确定为所述问题栅格的下行质差评价指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所述根因评价指标与其对应的根因评价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将处于所述根因评价预设范围内的根因评价指标对应的网络特征指标确定为问题网络指标,并根据所述问题网络指标,确定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问题类型,具体包括:当所述问题栅格的弱覆盖评价指标大于或等于弱覆盖评价阈值时,将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确定为所述问题网络指标,并将问题路段的网络质量问题类型确定为弱覆盖类型;当所述问题栅格的过覆盖评价指标大于或等于过覆盖评价阈值时,将所述时间提前量确定为所述问题网络指标,并将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质量问题确定为过覆盖类型;当所述问题栅格的重复覆盖评价指标大于或等于重复覆盖评价阈值时,将所述重叠覆盖度确定为所述问题网络指标,并将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质量问题确定为重复覆盖类型;当所述问题栅格的下行质差评价指标大于或等于下行质差评价阈值时,将所述下行信
干噪比确定为所述问题网络指标,并将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质量问题确定为下行质差类型。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各所述问题路段,根据根因算法和所述问题路段中各所述采样点的MR数据,确定所述问题路段的网络问题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目标区域内各道路,将所述道路包含的各所述道路分段对应的问题栅格比例进行排序,按照预设顺序确定问题路段的处理优先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地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虎刘贤松欧大春张忠平许国平董建刘斌周杰华张硕伟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