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钢管的圆度控制方法、钢管的制造方法、钢管的圆度预测模型的生成方法及钢管的圆度预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使用了压弯法的钢管的制造工序中的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进行预测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钢管的圆度控制方法、钢管的制造方法、钢管的圆度预测模型的生成方法及钢管的圆度预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管线用管等所使用的直径大且管壁厚的钢管的制造技术,广泛普及了如下的钢管(所谓的UOE钢管)的制造技术:将具有规定的长度、宽度和板厚的钢板冲压加工成U字状之后,冲压成型为O字状并焊接对接部而形成为钢管,进一步将其直径扩大(所谓的扩管)而提升圆度。但是,在UOE钢管的制造工序中,在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型为U字状和O字状的工序中需要很大的冲压压力,因此需要使用大规模的冲压机器。
[0003]对此,提出了在制造直径大且管壁厚的钢管时,减轻冲压压力而进行成型的技术。具体而言,如下技术被实用化:在对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赋予弯曲(所谓的端部弯曲)之后,通过利用冲头进行多次三点弯曲冲压的压弯工序而形成为U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对钢管的制造工序中的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进行预测,所述钢管的制造工序包括:压弯工序,通过利用冲头的多次按压而将钢板加工成U字状截面的成型体;接缝间隙减小工序,使所述U字状截面的成型体的接缝间隙部减少而形成为开口管;焊接工序,将所述开口管的端部彼此接合;及所述扩管工序,将端部彼此接合而成的钢管的内径扩大,其中,所述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利用机器学习进行学习而得到的圆度预测模型对所述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进行预测,所述圆度预测模型包括从所述钢板的属性信息中选择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从所述压弯工序的操作参数中选择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及从所述接缝间隙减小工序的操作参数中选择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作为输入数据,并将所述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信息作为输出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其中,所述圆度预测模型包括从所述扩管工序的操作参数中选择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参数作为所述输入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其中,所述钢板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钢板的屈服应力、代表板厚和板厚分布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其中,所述压弯工序的操作参数包括所述压弯工序所使用的冲头按压钢板的冲压位置信息和冲压压下量、及通过所述压弯工序进行的冲压次数。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其中,所述钢管的制造工序包括在所述压弯工序之前对所述钢板的宽度方向端部赋予弯曲的端部弯曲工序,所述圆度预测模型包括从所述端部弯曲工序的操作参数之中选择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作为所述输入数据。6.一种钢管的圆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在所述压弯工序开始前,使用所述钢板的属性信息的实际参数和包括所述压弯工序在内的下游工序中的操作参数的设定值对所述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进行预测,并对所述压弯工序的操作参数进行重新设定以使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变小。7.一种钢管的圆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在所述压弯工序结束后且所述接缝间隙减小工序开始前,使用所述钢板的属性信息的实际数据、所述压弯工序的操作参数的实际数据、及包括所述接缝间隙减小工序在内的下游工序中的操作参数的设定值对所述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进行预测,并对所述接缝间隙减小工序的操作参数进行重新设定以使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变小。8.一种钢管的圆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的圆度预测方法,在从构成所述钢管的制造工序的端部弯曲工序、压弯工序、接缝间隙减小工序和扩管工序之中选择出的重新设定对象工序开始前,对所述扩管工序后的钢管的圆度信息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出的钢管的圆度信息,至少对从所述重新设定对象工序的操作参数之中选择出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参数、或从比所述重新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当洸介,堀江正之,高岛由纪雄,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