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02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包括箱式空调壳体,箱式空调壳体安装在电池舱的外部,用于形成一个与电池舱在壳体内部进行热量交换的区域;电池散热模块,设置在电池舱内,用于调控电池舱内的温度;交流散热模块,设置在箱式空调壳体内,用于调控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监测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池散热模块、散热抽湿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相接,用于采集电池舱内各蓄电池的温度、电流和电压信息以及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信息,并根据各类信息综合调控电池舱内和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以符合工作条件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箱式空调以及相应的监测控制部分实现对电池舱的工作温度调控,以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以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以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舱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电力系统拥有足够的电力储备与稳定的供电可靠性。这就给电力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
‑‑
电能储备,电能储备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就是蓄电池的安全稳定充放电以及电池的高效维护。伴随着各种预制舱储能站的建设,各类蓄电池的安装量越来越大,蓄电池的安全存放显得格外重要。而影响蓄电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池温度,如何高效地将蓄电池温度保持在较低温度下是保证蓄电池长期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题。且因蓄电池异常情况下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普通的散热装置不能满足舱内的安全要求,迫切需要我们研制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系统来满足储能站的电池储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来满足储能站的电池存储要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包括:
[0006]箱式空调壳体,箱式空调壳体安装在电池舱的外部,用于形成一个与电池舱在壳体内部进行热量交换的区域;
[0007]电池散热模块,设置在电池舱内,用于调控电池舱内的温度;
[0008]交流散热模块,设置在箱式空调壳体内,用于调控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
[0009]监测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池散热模块、散热抽湿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相接,用于采集电池舱内各蓄电池的温度、电流和电压信息以及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信息,并根据各类信息综合调控电池舱内和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以符合工作条件要求。
[0010]进一步的,电池舱采用8*15*15组合电池模块阵列,8*15*15组合电池模块阵列具体包括:
[0011]8列电池列,每列电池列中包括15个子电池模块,每个子电池模块包括15个单节蓄电池。
[0012]进一步的,在电池散热模块中,调控电池舱内的温度,具体为:
[0013]采集电池舱内各个蓄电池的温度并实时进行判断,若存在至少一个蓄电池温度大于电池温度阈值,则电池散热模块启动散热工作。
[0014]进一步的,电池散热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温度采集模块、散热风机、第一散热网以及子控制电路;
[0015]每个蓄电池旁均设置第一温度采集模块,子控制电路通过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监测蓄电池的温度并在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启动散热风机工作,将电池舱内的热量通过第一散
热网排出。
[0016]进一步的,交流散热模块具体包括:交流散热风机、小型压缩机、第二散热网、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采集模块;
[0017]第二温度采集模块设置在箱式空调壳体内,用于采集壳体内的温度信息并传输至监测控制模块;
[0018]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舱旁,用于采集电池舱旁的温湿度信息并传输至监测控制模块;
[0019]监测控制模块结合壳体内的温度信息、电池舱旁的温湿度信息和环境温湿度信息进行分析,通过控制交流散热风机和小型压缩机工作将热量通过第二散热网排出,以控制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满足工作条件要求。
[0020]进一步的,箱式空调壳体上的第二散热网与电池舱上的第一散热网相对设置。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烟雾监控模块;
[0022]烟雾监控模块与监测控制模块相接,用于在电池舱产生烟雾后将烟雾信息发送至监测控制模块。
[0023]进一步的,监测控制模块还根据各类信息判断电池舱内各节蓄电池的工作情况,若异常工作时则发出报警信号。
[0024]进一步的,监测控制模块根据各类信息判断电池舱内各节蓄电池的工作情况,具体为:
[0025]监测控制模块判断电池舱内各节蓄电池的电压或电流是否发生突变以及各节蓄电池之间的温差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发生突变或超过设定阈值时,则判断此时是否产生烟雾信息,若否,则生成电池舱工作异常信号,若是,则判断箱式空调壳体内部的温度是否上升,若是,则生成电池起火报警信号,若否,则生成错误判断信号。
[0026]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爆排风模块;
[0027]防爆排风模块设置在箱式空调壳体内,用于定时排出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气体。
[0028]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包括箱式空调壳体,箱式空调壳体安装在电池舱的外部,用于形成一个与电池舱在壳体内部进行热量交换的区域;电池散热模块,设置在电池舱内,用于调控电池舱内的温度;交流散热模块,设置在箱式空调壳体内,用于调控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监测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池散热模块、散热抽湿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相接,用于采集电池舱内各蓄电池的温度、电流和电压信息以及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信息,并根据各类信息综合调控电池舱内和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以符合工作条件要求。本专利技术设计箱式空调以及相应的监测控制部分实现对电池舱的工作温度调控,以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舱内部结构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舱侧面结构图。
[0033]附图中:1

箱式空调壳体,2

防爆排风口,3

电池舱,4

温湿度传感器,5

第二散热网,6

交流散热风机,7

排水口,8

热敏电阻,9

单节蓄电池,10

散热风机,11

子控制电路,12

测温电缆,13

通信电缆,14

子电池模块负极,15

子电池模块正极,16

第一散热网,17

电池舱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电力系统拥有足够的电力储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空调壳体,所述箱式空调壳体安装在电池舱的外部,用于形成一个与所述电池舱在壳体内部进行热量交换的区域;电池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电池舱内,用于调控所述电池舱内的温度;交流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箱式空调壳体内,用于调控所述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监测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抽湿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相接,用于采集电池舱内各蓄电池的温度、电流和电压信息以及所述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信息,并根据各类信息综合调控所述电池舱内和所述箱式空调壳体内的温湿度,以符合工作条件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采用8*15*15组合电池模块阵列,所述8*15*15组合电池模块阵列具体包括:8列电池列,每列电池列中包括15个子电池模块,每个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15个单节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散热模块中,调控所述电池舱内的温度,具体为:采集所述电池舱内各个蓄电池的温度并实时进行判断,若存在至少一个蓄电池温度大于电池温度阈值,则所述电池散热模块启动散热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散热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温度采集模块、散热风机、第一散热网以及子控制电路;每个所述蓄电池旁均设置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所述子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监测所述蓄电池的温度并在所述温度超过所述温度阈值时启动所述散热风机工作,将所述电池舱内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散热网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储能站电池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散热模块具体包括:交流散热风机、小型压缩机、第二散热网、温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采集模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海曾威林雄锋丁垚姚光久罗海鑫刘文平蔡根满梅龙军袁拓来郭法安周恒侯伟尹雁和练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