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不仅轻量且不容易对来自竿体的振动产生衰减,而且具备大幅提高了把持性的钓竿用卷线器座的钓竿用手柄部件,钓竿用手柄部件是将隆起部和卷线器座本体及握柄一体成形并由碳纤维强化塑料形成,所述卷线器座本体形成有载放卷线器脚的卷线器脚载放部,所述握柄在其轴向上进行观察而被设置在该卷线器座本体的后方,所述卷线器座本体在所述轴向上进行观察而在从所述隆起部的前方40mm起至所述后方100mm的范围内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的上半部的以周向的角度进行观察而至少占有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竿用手柄部件及钓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钓竿用卷线器座部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及具备该钓竿用手柄部件的钓竿。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各种各样的具备钓竿用卷线器座及握柄的钓竿。
[0003]在这样的钓竿上,通常是将钓竿用卷线器座和钓竿用握柄载放在竿体之上,且在该钓竿用卷线器座上,形成有用于将卷线器脚载放到本体的上侧或下侧的卷线器脚载放部。
[0004]作为这样的钓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钓竿,具备:竿体;筒状的补强树脂层,设置在该竿体的周面上,在外周上形成有凹凸面;及卷线器座,被注塑成形在该补强树脂层的外周面上。
[0005]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在卷线器座的后侧具备后握柄部的钓竿,所述卷线器座具备具有载放卷线器的脚部的卷线器脚载放部的筒状卷线器座本体,该钓竿具备:竿本体;及后握柄竿体,在由预浸胶片形成中空竿体时,通过以比竿本体的直径变化率更大的直径变化率使其后部大直径化,且一体地形成有后握柄部,并且通过使竿本体的后部与后握柄竿体的前部形成规定长度的重合部,从而内外重合并接合一体化,且该重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卷线器座本体的内侧。
[0006]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
13713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
‑
219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钓竿上存在有下述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在竿体上,在筒状的补强树脂层上,设置有注塑成形在该补强树脂层的外周面上的实心的卷线器座,因此会导致重量增加,并且,不仅由于卷线器座具有壁厚,因此会导致其作为缓冲材料而发挥功能,从而会导致钓竿的灵敏度大幅降低,而且对于把持性也未做任何考虑。
[0008]此外,即使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钓竿上也存在有下述这样的问题,即,由于是将后握柄竿体和卷线器座本体接合在竿本体上,因此不可避免会导致用于粘接的重量增加,并且,不仅由于夹杂有粘接部分和多个层,因此会导致它们作为缓冲材料而发挥功能,从而会导致钓竿的灵敏度大幅降低,而且对于把持性也未做任何考虑。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轻量且不容易对来自竿体的振动产生衰减,而且具备大幅提高了把持性的钓竿用卷线器座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及具备该钓竿用手柄部件的钓竿。通过参照本说明书整体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外的目的。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是将隆起部和卷线器座本体及
握柄一体成形的钓竿用手柄部件,所述卷线器座本体形成有载放卷线器脚的卷线器脚载放部,所述握柄在其轴向上进行观察而被设置在该卷线器座本体的后方,且该钓竿用手柄部件是由碳纤维强化塑料形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上观察,所述卷线器座本体在从所述隆起部的前方40mm起至所述后方100mm的范围内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的上半部的以周向的角度进行观察而至少占有10
°
角度量的第1部分为,在以平面或在该卷线器座本体的周向上进行观察时,曲率半径比其他第2部分的曲率半径更大的曲面。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被构成为,所述把持部的上半部的以周向的角度进行观察而至少占有10
°
角度量的第1部分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0以上或
‑
R30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被构成为,所述其他第2部分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13以上且小于R20。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被构成为,在所述把持部的上半部的第1部分和所述其他第2部分之间具备过渡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上,所述过渡部为折拐线或折拐面,在为该折拐面时,平面或曲率半径处于R0.1至R1.0的范围内。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上,所述握柄在所述轴向上进行观察,在从后方的端部起100mm的范围内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的上半部的以周向的角度进行观察而至少占有10
°
角度量的第1部分被构成为,在以平面或在该握柄的周向上进行观察时,为曲率半径比其他部分的曲率半径更大的曲面。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所述钓竿用手柄被形成为中空。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被构成为,将钓竿用竿体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卷线器座本体的一方的端部即与所述握柄相反侧的端部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所述碳纤维强化塑料的碳纤维是沿着所述钓竿用手柄部件的长度方向而连续形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被构成为,具备上述任一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和竿体。
[0018]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不仅轻量且不容易对来自竿体的振动产生衰减,而且具备大幅提高了把持性的钓竿用卷线器座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及具备该钓竿用手柄部件的钓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卷线器座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图。图4(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图,(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截面的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截面的图,(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截面的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截面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成形方法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钓竿用手柄部件的截面的图。符号说明1
‑
钓竿;2
‑
竿体;3
‑
首节竿;4
‑
握柄;5
‑
中节;6
‑
卷线器;6a
‑
卷线器脚;7
‑
竿稍节;9
‑
卷线器座;10
‑
钓线导件;12
‑
卷线器座本体;12a
‑
卷线器脚载放面;12b
‑
隆起部(扳机);13
‑
端部;14
‑
固定罩;15
‑
端部;17
‑
内侧层;18
‑
外侧层;20
‑
钓竿用手柄部件;21
‑
把持部;22
‑
移动罩;23
‑
第1部分;24
‑
第2部分;25
‑
折拐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竿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在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竿用手柄部件,是将隆起部和卷线器座本体及握柄一体成形,所述卷线器座本体形成有载放卷线器脚的卷线器脚载放部,所述握柄在其轴向上进行观察而被设置在该卷线器座本体的后方,且该钓竿用手柄部件是由碳纤维强化塑料形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上观察,所述卷线器座本体在从所述隆起部的前方40mm起至所述后方100mm的范围内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的上半部的以周向的角度进行观察而至少占有10
°
角度量的第1部分为,在以平面或在该卷线器座本体的周向上进行观察时,曲率半径比其他第2部分的曲率半径更大的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的上半部的以周向的角度进行观察而至少占有10
°
角度量的第1部分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20以上或
‑
R3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第2部分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为R13以上且小于R2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竿用手柄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持部的上半部的第1部分和所述其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村拓司,
申请(专利权)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