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33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竿,包括有第一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竿体内设有贯通的通腔,所述第一竿体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条,所述第一竿体一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竿体,所述通腔为圆柱形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钓鱼竿,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进行连接,通过第一竿体上的若干条凸条起到了减小了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之间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凸条由特殊材料制成,能够使摩擦力更小并且不易损坏,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第一竿体外还设有O型圈,能够与内部的环形密封圈同时起到防水作用,从而双重防水效果更好。重防水效果更好。重防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钓鱼竿


[0001]本技术涉及渔具相关
,具体地说是一种钓鱼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鱼竿手持部在钓鱼时会因为有水而导致水在端部流入,而海水或者其他液体进入到鱼竿内部,会由于液体进入到竿体内将会导致受力面积增大,从而使竿体之间的伸缩的摩擦力变大,导致使用时更加费力,以及发生锁死卡死的情况。
[000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液体进入的鱼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钓鱼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第一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竿体内设有贯通的通腔,所述第一竿体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条,所述第一竿体外壁一端设有锥度,所述通腔端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与每个所述凸条连接,所述第一竿体外周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一侧,且所述环形块与靠近的一侧端部之间套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一端与所述环形块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竿体一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竿体。
[0007]优选的,所述通腔为圆柱形内腔。
[0008]本技术优点在于:
[0009]本技术的一种钓鱼竿,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进行连接,通过第一竿体上的若干条凸条起到了减小了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之间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凸条由特殊材料制成,能够使摩擦力更小并且不易损坏,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防止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接触部位之间,因有水或者用力拉时锁死卡死不易打开的情况发生,并且第一竿体外还设有O型圈,能够与内部的环形密封圈同时起到防水作用,从而双重防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方案对应附图加以简单说明,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可以依据以下附图获得与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同或相似的其他附图。
[0011]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一中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连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5是附图4中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一中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连接时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7是附图6中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8是一种钓鱼竿的O型圈翻卷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9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10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11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12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二中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连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13是附图11中的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14是本技术一种钓鱼竿的实施例二中第一竿体与第二竿体连接时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15是附图13中的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7]11

第一竿体,12

通腔,13

凸条,14

环形密封圈,15

环形块,16

O型圈,21

第二竿体,31

第三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可行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没有作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他实施例,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描述近用于描述目的,不应当理解为其指示或隐含指示所限定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本说明书个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表明包括至少一个该被限定的技术特征。
[0030]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该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0031]实施例一:
[0032]参考附图1

附图8,本技术的一种钓鱼竿,包括有第一竿体11,所述第一竿体11端部滑动连接设有第二竿体21,所述第一竿体11内设有贯通的通腔12,所述通腔12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凸条13,所述通腔12为圆柱形内腔,所述凸条13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通腔12内。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条13数量为六条,并且六条所述凸条13均匀分布在所述通腔12内壁上,除了六条以外还能够是其余任意数量的凸条13,且数量至少为两条,所述凸条13在本实施例中弧形的长条块,除了弧形的长条块以外,所述凸条13还能够是其余任意形状的,比如螺旋状长条、S型条状或者方形条状等能够减少所述第一竿体11与所述第二竿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的任意形状,这样能够在伸缩时更加方便,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竿体11与所
述第二竿体21之间有水时摩擦力也不会太大,使抽拉更加省力,且所述凸条13由特殊材料制成,除了本技术设计的材料以外,还能够实用碳纤维、橡胶等材料进行代替,从而能够使摩擦时更加不容易损坏,并且防止接头部位之间,因有水或者用力拉时锁死卡死不易打开的情况发生。
[0034]所述第一竿体11外壁一端设有锥度,因此当水在竿体外壁时,水会更容易在竿体外壁流下,从而减少水进入竿体内部有水进入。
[0035]所述第一竿体11外壁到所述通腔12轴线的距离为R,所述通腔12内壁到所述通腔12轴线的距离为r,所述凸条13端部到所述通腔12轴线的距离为L;
[0036]需说明的:R>r>L,且0.05mm≤r

L≤1.25mm。
[0037]且所述通腔12端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14,所述环形密封圈14与每个所述凸条13连接,起到防止水进入第一竿体11内的作用,并且通过凸条13与环形密封圈14的连接能够使防水效果更好。
[0038]另外所述第一竿体11外周设有环形块15,所述环形块15设置在所述密封圈14的一侧,且所述环形块15与靠近的一侧端部之间套设有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鱼竿,包括有第一竿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竿体(11)内设有贯通的通腔(12),所述第一竿体(11)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条(13),所述第一竿体(11)外壁一端设有锥度,所述通腔(12)端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密封圈(14),所述环形密封圈(14)与每个所述凸条((13))连接,所述第一竿体(11)外周设有环形块(15),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水上貂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