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支撑
,具体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热力、给水等各类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地上附着物为出装口及通风口等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时,往往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施工,但是由于综合管廊施工的上方均为城市建筑物以及道路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将其与地面进行挖通,所以在施工时,就需要对管廊的施工通道进行支撑承载;但目前市面上的支撑承载结构在施工人员进行支撑时,其大多都主要考虑的是承载结构顶部对通道的支撑效果,很少关注支撑承载结构放置在施工通道内进行支撑时能否稳定放置,因此导致施工人员在进行支撑时,大多都是将支撑承载结构直接放置在通道内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支撑结构放置不稳而发生倾倒,从而引发严重事故,同时现有的支撑承载结构在使用时,难以对通道的侧壁进行支撑,造成支撑承载结构仅仅是顶部受力,影响其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载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底部加固架(1)和对称设于底部加固架(1)顶部两侧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2)之间、且位于加固架的上方还设有支撑承载架(3),所述支撑承载架(3)的底部通过升降组件(4)与底部加固架(1)相连接;所述底部加固架(1)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锚固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锚固组件(5)包括一端与底部加固架(1)侧面的铰接座相铰接、另一端沿远离底部加固架(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套筒(50),在所述套筒(50)外侧与底部加固架(1)之间还设有第一液压缸(51),所述第一液压缸(51)的输出端通过推杆(52)与套筒(50)相铰接、且远离输出端的一端与底部加固架(1)相铰接,所述套筒(50)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丝杆(53),所述丝杆(53)的外表面套设有锚杆(54),所述锚杆(54)的顶端与套接在丝杆(53)外表面的螺母(55)相连接,所述螺母(55)与丝杆(53)之间组成丝杆(53)螺母(55)传动副,所述锚杆(54)的底端还设置有锚尖部(540),所述丝杆(53)远离锚杆(54)的一端端部连接有端面齿轮(56),所述套筒(50)的外表面设有转盘(57),所述转盘(57)底部通过贯穿至套筒(50)内的连接杆连接有与端面齿轮(56)相啮合的传动齿轮(58),所述连接杆与套筒(5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套筒(50)的底端还开始与锚杆(54)尺寸相适配的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0)的内壁还设有用于引导锚杆(54)沿套筒(50)轴向方向滑动的引导组件(59),所述引导组件(59)包括开设在套筒(50)内壁、且长度方向与套筒(50)轴向方向相平行的滑槽(590),以及安装在锚杆(54)外部、且一端延伸至滑槽(590)内并与其滑动适配的滑块(59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两根立柱(2)外侧的侧面支撑组件(6),任一所述侧面支撑组件(6)包括一端与立柱(2)相铰接、另一端沿远离立柱(2)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并连接有弓型板的撑杆(3121),位于撑杆(3121)与立柱(2)之间、一端与撑杆(3121)相铰接、另一端与立柱(2)相铰接的第二液压缸(62),所述第二液压缸(62)、撑杆(3121)和立柱(2)之间形成锐角三角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支撑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李庄威,夏松林,张梦婷,涂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