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宜机化经果林生态肥制作及培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94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宜机化经果林生态肥制作及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Ⅰ、“鲜牛粪+干菌渣+复合微生物菌”配比堆肥发酵;Ⅱ、整地开沟;Ⅲ、堆肥施用;Ⅳ、蚕豆种子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宜机化经果林生态肥制作及培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经果林土壤培肥领域,具体为一种宜机化经果林生态肥制作及培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宜机化经果林是指撂荒地宜机化土地整治后,种植发展经果林的丘陵山地。近年来,为了解决土地撂荒,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机械化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壮大社会化服务主体,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撂荒地宜机化土地整治工作。据统计,到2025年,重庆市宜机化土地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其中,经果林种植面积约占宜机化整治土地面积的30%左右。从全市调查情况来看,撂荒地主要集中在位置偏远、道路不通、机械化程度低的丘陵坡地,整坡未利用的耕地约占撂荒地面积的70%。撂荒地宜机化整治后,出现耕层熟土破坏,土层变薄、心土外露、砾石增多,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团粒结构等物理结构破坏;耕层主要养分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主要酶活性降低,耕地质量下降;土地零散,地块小、坡度大,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果林健康生长,降低经果林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创造宜机化经果林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条件,提高经果林土壤质量和有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优化土壤剖面质地构型,亟待加强宜机化经果林生态肥的研制,快速培肥土壤质量。
[0003]牛粪是我国最大的畜禽粪便和尿有机肥来源,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未经过发酵等无害化处理的牛粪,直接施用增加作物病虫害,造成环境污染。新鲜牛粪具有有机质、纤维素含量、含水量高等特点,直接发酵容易导致不透气,微生物不能产生发酵作用,同时导致大量氨挥发,降低堆肥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干湿分离是目前处理牛粪主要采用的一种方式,分离过程中,牛粪中大量的氮素随尿液带走,肥效降低,且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传统鲜牛粪与其它作物秸秆等混合发酵,由于选用堆肥菌剂单一或不当,导致发酵不充分,氨气挥发,肥效降低,堆肥质量下降。
[0004]菌渣是指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所产生的培养废料,据统计,2020年我国食用菌产生的废弃干菌渣高达2800万吨以上,如何实现菌渣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一直是学者们努力解决的一个难题,传统直接丢弃、燃烧等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直接施入农田,导致土壤杂菌基数增大,细菌繁殖增强,有害细菌增加,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植物生长及土壤生态环境,菌渣腐熟作有机肥原料是菌渣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菌渣自身水分含量低,C含量高,发酵效果不好,肥效低。因此,本方案针对新鲜牛粪水分含量高,氨气易挥发,菌渣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低等问题,优化鲜牛粪、菌渣配比结构,适宜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比结构,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促进有益微生物数量,制作高效、生态肥料,实现新鲜牛粪、菌渣环保高效循环再利用。
[0005]蚕豆是世界上第三大重要的冬季食用豆作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他命、钙和铁,通过固氮作用可以将自然界中分子态氮转化为氮素化合物,增加土壤氮素含量。重庆、四川、云南等地鲜食蚕豆常年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鲜食蚕豆作绿肥改良土壤具有以下优
势。1、蚕豆是重要的养地作物,可通过固氮作用提高土壤氮素养分含量;2、鲜食蚕豆收获时,蚕豆茎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低,油脂、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还田后易分解腐殖化,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量。3、蚕豆既可作为绿肥培肥土壤地力,也可通过收获鲜食蚕豆,提高经果林经济效益产出。4、蚕豆植株80cm左右,根系深度小于30cm,多集中0~20cm,不与经果林过度竞争光、温、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Ⅰ、“鲜牛粪+干菌渣+复合微生物菌”配比堆肥发酵。
[0007](1)场地及时间:选择开阔的水泥地,气温保持15℃以上最好,为了增温,冬天宜在室内进行或覆盖薄膜增温。
[0008](2)配比拌料:将新鲜牛粪与粉碎后的干菌渣按质量比例100:50~60进行配比,混合均匀。
[0009](3)复合微生物菌剂优化:作为优化,双岐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菌按1:2:2:4:1:1的比例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每立方米拌料施用60~70g复合菌剂(每g有益总菌数200亿CFU以上)。
[0010](4)建堆:为了便于控制发酵温度,采用条堆法,料堆宽1.5~2.0m、堆高1.0~1.5m,长度根据场地及需要而定;建堆完成后,四周拍实,呈梯形;每隔40~50cm,分别在堆顶部及两侧中间位置钻下直径5~10cm的气孔,深度达到料堆中心。
[0011](5)翻堆:建堆后,监测料温,当料温升至50~60℃后,维持4~6天,在温度达65~70℃时翻堆1次,再次按照相同方式进行建堆,翻倒2次即可完成发酵,发酵完成后将粪堆扒开降温,以备施用。
[0012]Ⅱ、整地开沟:于当年9月上中旬,用小型旋耕机进行旋耕整地,用开沟机在离经果林行一侧40~50cm处进行开沟,沟宽30~40cm,沟深20~30cm。
[0013]Ⅲ、堆肥施用:开沟完成后,施入制作好的生态肥,施用量为2000~2500kg/667m2,靶平,待播种。
[0014]Ⅳ、种子处理:选用抗病强、长势强的鲜食蚕豆品种,如:通蚕鲜8号、成胡22等;选择无病菌、正常的蚕豆种子,播种前1周,选晴天晒种;进行根瘤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根瘤菌剂20~25g。
[0015]Ⅴ
、播种: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蚕豆行距50cm,株距30cm,每穴留2~3苗,用种量10~15kg/667m2,蚕豆离经果林行40~50cm。
[0016]Ⅵ
、追肥及除草:根据不同生育期果树需肥特性,追施适量微肥,在蚕豆长至10~20cm时进行1次中耕除草。
[0017]Ⅶ
、鲜食蚕豆收获:于第二年4月初,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鲜食蚕豆。
[0018]Ⅷ
、翻压:用旋耕机对长势旺盛的地上部蚕豆秸秆进行翻压深埋还田。
[0019]Ⅸ
、第2年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培肥种植,开沟位置为经果林另外一侧。
[0020]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0021]1、与传统撂荒、施用除草剂及施用化肥模式相比,采用“牛粪+菌渣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鲜食蚕豆”模式可快速提高宜机化经果林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降低土壤容重,丰富土壤微生物含量和生物多样性,改善经果林土壤生态环境,增加经果林生物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稳定性。
[0022]2、创新鲜牛粪、菌渣等废弃物轻简高效利用新途径,通过优化两者适宜配比结构,研究有益微生物复合菌功能及其配比结构,实现废弃物的循环高效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0023]3、与传统撂荒、施用除草剂及施用化肥模式相比,该专利技术可促进经果林快速生长,显著提高经果林产量和品质。
[0024]4、该专利技术通过施用研制生态肥,可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理化性质,减轻蚕豆赤斑病发病率,牛粪和菌渣经复合微生物菌剂堆肥产生的酚酸类物质缓解蚕豆等豆科作物连作障碍。
[0025]5、行间间作固氮作物蚕豆对土壤养分消耗量小,且每亩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宜机化经果林生态肥制作及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Ⅰ、“鲜牛粪+干菌渣+复合微生物菌”配比堆肥发酵:(1)场地及时间:选择开阔的水泥地,气温保持15℃以上最好,为了增温,冬天宜在室内进行或覆盖薄膜增温;(2)配比拌料:将新鲜牛粪与粉碎后的干菌渣按质量比例100:50~60进行配比,混合均匀;(3)复合微生物菌剂优化:作为优化,双岐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菌按1:2:2:4:1:1的比例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每立方米拌料施用60~70g复合菌剂(每g有益总菌数200亿CFU以上);(4)建堆:为了便于控制发酵温度,采用条堆法,料堆宽1.5~2.0m、堆高1.0~1.5m,长度根据场地及需要而定;建堆完成后,四周拍实,呈梯形;每隔40~50cm,分别在堆顶部及两侧中间位置钻下直径5~10cm的气孔,深度达到料堆中心;(5)翻堆:建堆后,监测料温,当料温升至50~60℃后,维持4~6天,在温度达65℃~70℃时翻堆1次,再次按照相同方式进行建堆,翻倒2次即可完成发酵,发酵完成后将粪堆扒开降温,以备施用;Ⅱ、整地开沟:于当年9月上中旬,用小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灵樊仕勇鲁远源代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慧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