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术后检测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常见疾病如近视等原因所致的各种类型的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常常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手术,临床上俯卧位是硅油或气体填充患者术后最常用的体位,在术后,需要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实时测,因此,需要患者保持固定姿势,俯卧位是把病人置于俯卧式体位,可因重力作用促进气管内分泌物引流,减少心脏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使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增加通气量,俯卧位通气可以显著改善肺氧合且有降低病死率的优势。
[0003]现有技术中的俯卧体位辅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如果需要观测时需要患者起身到指定的位置进行观测,在患者起卧的过程中,容易影响患者休息,且不便于根据患者头部大尺寸进行调整,患者在检测时,往往需要对头部进行固定,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不便于活动,大大影响了患者的舒适感。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通过伸展组件、稳定立柱和侧支撑柱的相互传动,便于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整,且调节方便,硅胶垫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对患者面部造成损害,从而可以使患者有轻微的活动,同时能够防患者产生大幅度的晃动,影响患者的体征检测,本装置可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包括用于供患者进行俯卧的俯卧床体(1)、用于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和支撑的辅助组件(2),以及对患者眼部进行检测的检测组件(70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2)连接在俯卧床体(1)的一端,所述检测组件(703)安装于辅助组件(2)的内部,所述俯卧床体(1)的端部开设有空槽(101),所述空槽(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2),所述固定块(102)的端部铰接有转动块(103),所述转动块(103)的端部设置有转轴(104),所述转轴(104)的另一端与辅助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组件(2)包括位于辅助组件(2)内部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于辅助组件(2)靠近俯卧床体(1)一侧内壁的主支撑梁(3)和与主支撑梁(3)相对的副支撑梁(302),所述主支撑梁(3)和副支撑梁(302)传动连接,所述主支撑梁(3)和副支撑梁(30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306);用于连接主支撑梁(3)和副支撑梁(302)的伸展组件(4),所述伸展组件(4)用于带动主支撑梁(3)和副支撑梁(302)进行稳定伸展和收缩,且所述伸展组件(4)包括铰接件和滑动件,铰接件的内部设置有上铰接块和下铰接块(406);位于辅助组件(2)内部且与辅助组件(2)滑动连接的检测底座(7),所述检测底座(7)用于对检测组件(703)进行支撑;用于连接检测底座(7)和伸展组件(4)的稳定立柱(5),所述稳定立柱(5)用于使检测底座(7)保持在主支撑梁(3)和主支撑梁(3)之间;位于检测底座(7)顶部且与稳定立柱(5)传动连接的侧支撑柱(6),所述侧支撑柱(6)用于对患者面部侧面进行支撑;所述伸展组件(4)、稳定立柱(5)、侧支撑柱(6)和固定立柱(8)均关于辅助组件(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为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01),所述底板(20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2),所述检测底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02)相对应的滑块(7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梁(3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3),所述辅助组件(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303)相对应的限位槽(203),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203)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缸(204),所述液压缸(204)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限位块(30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梁(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立柱(8),所述固定立柱(8)的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固定立柱(8)的端部安装有电动推杆(804),所述电动推杆(8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803),所述转动槽(8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珠(802),所述转动珠(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支撑块(8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俯卧体位监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与连接杆(306)铰接,所述铰接件包括上铰接条(404)和下铰接条(405),所述上铰接条(404)包括两个铰接的上转动杆,其中一个所述上转动杆与主支撑梁(3)内部的连接杆(306)铰接,另一个所述上转动杆与副支撑梁(302)内部的连接杆(306)铰接,所述上铰接块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上转动杆的连接处,下铰接条(405)包括两个铰接的下转动杆,其中一
个所述下转动杆与主支撑梁(3)内部的连接杆(306)铰接,另一个所述下转动杆与副支撑梁(302)内部的连接杆(306)铰接,所述下铰接块(406)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下转动杆的连接处,所述滑动件包括固定在主支撑梁(3)上的主动滑条(401),所述主动滑条(401)的内部开设有主滑动槽(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惠,吕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