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噪功能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90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结构加湿器,更详细地,涉及包括降噪功能的双重结构漂浮式加湿器。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包括:水槽,用于在内部收容流体;漂浮体,漂浮在水槽的内部的流体,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超声波模块执行加湿工作;送风扇,使得外部空气流入到上述水槽及上述漂浮体的内部或向外部排出上述漂浮体的内部的空气;以及水槽外壳,与水槽隔开规定距离并包围上述水槽的外部周围,在一侧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上述空气吸入口与上述送风扇相连通并降低从上述水槽的内部生成的噪音。音。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降噪功能的双重结构加湿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重结构加湿器,更详细地,涉及具有降噪功能的双重结构漂浮式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加湿器作为代表性的季节性家用电器,主要多用于干燥的冬季。但是,随着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最近也在微尘较多的春季及秋季使用,即使在使用空调的夏季也会使用加湿器来防止因空调的冷却水而导致室内湿度过度下降。
[0003]因此,加湿器已成为四季使用的代表性家电产品。然而,在加湿器内部将产生多种噪音,例如,在加湿器生成微细水珠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送风扇旋转产生的噪音、微振引起的噪音等。
[0004]通常,加湿器不仅放在客厅使用,也会放在卧室使用,以便获得舒适的睡眠。因此,为了预防压力性失眠等,需要一种用于降低加湿器所生成的噪音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即,可通过水槽及水槽外壳的双重结构来降低水槽的内部生成的噪音。
[0007]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即,可通过多种形状的空气吸入口调节降噪程度。
[0008]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即,可通过设置在水槽与水槽外壳之间的降噪部件有效降低噪音。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的目的,可通过以下说明理解未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及优点,从而进一步明确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可通过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所表示的实施方式及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0010]技术方案
[0011]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包括:水槽,用于在内部收容流体;漂浮体,漂浮在上述水槽的内部的流体,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超声波模块执行加湿工作;送风扇,使得外部空气流入到上述水槽及上述漂浮体的内部或向外部排出上述漂浮体的内部的空气;以及水槽外壳,与水槽隔开规定距离并包围上述水槽的外部周围,在一侧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上述空气吸入口与上述送风扇相连通并降低从上述水槽的内部生成的噪音。
[0012]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吸入口以水槽的底部面为基准形成在低于上述水槽的顶部的高度。
[0013]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吸入口沿着上述水槽外壳的周围方向穿孔形成有多个,水槽外壳形成为封闭结构,上述水槽外壳的下部朝向上述水槽方向弯曲并与上述水槽的下部相连接。
[0014]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吸入口形成为多个穿孔、开放面及开放线中的一种形状。
[0015]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还包括降噪部件,设置在水槽外壳与上述水槽之间的空间,用于减少上述水槽外壳的移动并防止上述水槽外壳与上述水槽产生碰撞。
[0016]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还包括流体粒子排放杆,与漂浮体的上部相结合,用于引导通过上述加湿工作生成的流体粒子向上排放到外部。
[0017]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还包括水槽盖,与水槽外壳的上部相结合,形成与上述水槽外壳相对应的形状。
[0018]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流体粒子排放杆与水槽盖及上述水槽外壳形成为一体。
[0019]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水槽与水槽外壳形成为一体。
[0020]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还包括底座,与水槽的底面实现面接触,上述底座包括:照明装置;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上述加湿工作。
[002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2]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可通过水槽及水槽外壳的双重结构来降低从水槽的内部生成的噪音。
[0023]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可通过多种形状的空气吸入口调节降噪程度。
[0024]并且,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可通过设置在水槽与水槽外壳之间的降噪部件有效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的漂浮式加湿器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的侧面剖视图。
[0027]图3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漂浮体的内部立体图。
[0028]图4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的分离图。
[0029]图5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中去除水槽外壳的立体图。
[0030]图6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的立体图。
[0031]图7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的侧视图。
[0032]图8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的背面立体图。
[0033]图9为本说明书中的另一实施例的双重结构加湿器的立体图。
[0034]图10为示出本说明书中的一实施例的利用噪音测定器的噪音测定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可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变更,而且,本专利技术可具有多个实施例,因此,将基于所示出的附图并通过具体说明针对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应理解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等同技术方案及代替技术方案。在说明附图的过程中,对于相似的结构要素赋予了相似的附图标记。
[0036]“第一”、“第二”、“A”、“B”等术语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但是,上述结构要素并不限定于上述术语。这种术语仅用于对一个结构要素和其他结构要素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结构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结构要素,类似地,第二结构要素也可被命名为第一结构要素。术语“和/或”包括多个相关记载项目的组合或多个相关记载项目中的某个项目。
[0037]当提及某结构要素与另一结构要素“相连接”或“相联接”时,虽然这种表达可表示某结构要素可以与另一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但应当理解的是,也可意味着在中间还可存在其他结构要素。相反,当提及某结构要素与另一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时,应将其理解为在中间并不存在其他结构要素。
[0038]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除非在文脉上明确表示其他含义,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的是,“包括”或“具有”等术语仅用于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工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组合的存在,并不预先排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工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0039]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以相关技术的文脉上所具备的相同含义加以解释,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以理想表达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加以解释。
[0040]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41]图1为现有的漂浮式加湿器的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结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用于在内部收容流体;漂浮体,漂浮在上述水槽的内部的流体,通过设置在内部的超声波模块执行加湿工作;送风扇,使得外部空气流入到上述水槽及上述漂浮体的内部或向外部排出上述漂浮体的内部的空气;以及水槽外壳,与水槽隔开规定距离并包围上述水槽的外部周围,在一侧形成有空气吸入口,上述空气吸入口与上述送风扇相连通并降低从上述水槽的内部生成的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吸入口以上述水槽的底部面为基准形成在低于上述水槽的顶部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吸入口沿着上述水槽外壳的周围方向穿孔形成有多个,上述水槽外壳为封闭结构,上述水槽外壳的下部朝向上述水槽方向弯曲并与上述水槽的下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吸入口形成为多个上述穿孔、开放面及开放线中的一种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结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噪部件,设置在上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禛吴龙柱金民锡
申请(专利权)人:美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