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海洋磁力的近底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地磁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海洋磁力的近底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基于移动载体的地磁三分量测量技术的确立将推动我国海洋地磁测量技术的升级,海洋地磁场基础成果数据实现从总场向分量和张量的更新,并带动地磁数据的处理解释实现从总场异常到分量异常和梯度张量的提升。
[0004]地磁总场及异常不能区分磁源体的感磁和剩磁,也不能探测垂直地磁总场方向的磁异常,在近赤道的大洋区域内,甚至存在总场异常反而比磁场的某个分量更弱的现象。进行地磁三分量及梯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可以全面展示磁异常的信息,分离磁源体的感磁和剩磁,以达到对磁源体构造信息的准确把握。即使进行单条或有限测线的剖面测量,地磁分量也能可靠分辨磁源体的走向、边界和磁化强度等更精细信息,可以克服传统总场测量需要大面积覆盖的缺陷。搭载于航空飞行器或近海底运载器的地磁三分量测量,同样可以发挥地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海洋磁力的近底探测装置,包括:探测组件(100);球形舱体(101),所述球形舱体(101)内部设置有探测组件(100),所述球形舱体(101)两相对侧对称间隔连接有第一基板(200),所述第一基板(200)底部连接位移组件(400),两所述第一基板(200)相对侧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第一驱动件(201),两所述第一基板(200)底部通过连接杆(20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200)两侧分别布设防撞组件(300),所述防撞组件(300)包括防撞光柱(301),所述防撞光柱(301)外侧滑动设置有滑移柱套(310),所述滑移柱套(310)上下均设有浮移柱套(320),所述浮移柱套(320)套接在防撞光柱(301)上,所述浮移柱套(320)与滑移柱套(310)通过弹簧件(321)连接,所述浮移柱套(320)外环绕有多个浮体(322);所述滑移柱套(310)外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流板(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精度海洋磁力的近底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板(330)外侧通过连接销(331)连接有第二导流板(332),所述第二导流板(332)与第一导流板(330)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导流板(332)上平行设置多个分隔板(333),分隔板(333)垂直于第二导流板(332)设置,所述分隔板(333)连接连接销(3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精度海洋磁力的近底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柱套(310)中空设置,所述滑移柱套(310)内两端均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橡胶环(311),所述滑移柱套(310)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弹簧(312),所述第一弹簧(312)抵接住滑移柱套(310)两端的橡胶环(311);所述滑移柱套(310)两端部侧方均设有插接槽(3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精度海洋磁力的近底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2)具有多个,所述连接杆(202)在两第一基板(200)之间阵列排布构成结构底面,所述结构底面远离球形舱体(101)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水平调整组件(210);所述水平调整组件(210)包括安装盒体(220),所述安装盒体(220)顶部连接结构底面,所述安装盒体(220)底部设有缓冲套体(230),所述缓冲套体(230)底部开设盲孔,所述缓冲套体(230)内滑动套设缓冲块(231),所述缓冲块(231)底部设有充气柱体(232),所述充气柱体(232)底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杆(233);所述缓冲块(231)顶部设置有缓冲杆(234),所述缓冲杆(234)贯穿缓冲套体(230)顶部,所述安装盒体(220)内设有第二电机(221),所述第二电机(221)输出端连接齿轮(222),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招才,韩喜球,吴自银,王叶剑,邱中炎,唐勇,赵荻能,许明炬,李赫,张家岭,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