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江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及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研究
,具体是一种江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是我国当前和未来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其根本目标是改善水环境质量,而重要手段则是控制污染源,理清污染源输入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现有研究中,以非点源模型、水动力水质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型体系,是当前进行陆源输入
‑
水质响应关系研究的重要工具,但是现有的水动力水质模型相互独立,缺乏能够彼此交互、无缝集成的可信度更高的综合性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江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及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江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及构建方法,模型构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建立陆源解析以及SWAT模型,采用清单分析法与扩散模型结合的方式进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江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构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陆源解析以及SWAT模型,采用清单分析法与扩散模型结合的方式进行陆源解析,以污染源解析得到的点源和非点源,判断其是否直接进入水体模型,将非直接进入水体模型的污染源作为非点源输入SWAT模型,通过计算SWAT模型,得到陆源输入;步骤二: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以步骤一中的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为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来流和边界条件,以典型区下游水位为边界条件,以区域内水库闸站控制为控制条件,构建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步骤三:建立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初值条件以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的结果,通过反距离权重法插值确定;边界条件包括上游来流、下游水位和旁侧入汇边界,其中上游来流和下游水位以一维模型模拟的结果为条件,旁侧入汇以SWAT模拟结果和直接入江点源为条件;步骤四:构建“陆水”一体化耦合模型,基于上述三套模型,构建包含基于可执行程序的耦合模型库,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GUI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江河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陆源解析以及SWAT模型需要的输入数据包括气象数据、点源数据以及非点源数据;其中点源数据包括有工业点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源以及污水处理厂;非点源数据包括城镇生活源、第三产业源、农村生活源、农业种植源、畜禽养殖源、水产养殖源。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峣,佟洪金,刘晓聪,蒋厦,廖瑞雪,许冠东,邓利群,张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