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及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76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牙科X射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及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该固定结构包括:外壳、罩壳和束线筒,其中,束线筒具有内螺纹的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束线筒上套设有弹性体,束线筒安装到位时,弹性体与罩壳弹性接触,以减少连接管与束线筒之间的螺纹间隙;束线筒朝向外壳的端面上还具有轴向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外壳的侧壁上具有与第二限位部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部,束线筒安装到位时,第二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接触,以控制弹性体的压缩量,防止束线筒的连接过紧或过松。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弹性体消除了螺纹间隙,并使得弹性体的压缩量稳定可控,降低了对螺纹制造的精度需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的使用可靠性。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及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科X射线机
,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及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

技术介绍

[0002]牙科X射线机是用于捕获患者牙齿结构的设备,为了提高拍摄的便捷性,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例如公告号为CN205885453U的中国技术专利于2017年1月18日公开的一种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X射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规定上述手持式牙科X射线的射线发生器必须与患者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为此,大多数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使用长筒型的束线筒来满足这一规定;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施上述方案时发现,上述束线筒多通过螺纹与产品外壳进行连接,然而使用螺纹连接的结构对螺纹的精确度要求较高,若螺纹间隙过大,则会导致束线筒松动,不利于准确拍摄,现有技术中多通过将螺纹间隙设计的更小,将螺牙设置的更细,从而可以防止晃动,然而上述设计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安装的繁琐,还容易导致滑丝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及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采用结构改进以提高束线筒的连接稳固性。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 ,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具有朝向远离该侧壁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外螺纹的连接管;罩壳,所述罩壳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罩壳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并且所述罩壳的内端与所述侧壁贴合;束线筒,所述束线筒一端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连接管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束线筒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并且伸入至所述罩壳内部;其中,所述束线筒具有内螺纹的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束线筒上套设有弹性体,所述束线筒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罩壳弹性接触;所述束线筒朝向所述外壳的端面上还具有轴向凸起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部,所述束线筒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接触,以控制所述弹性体的压缩量,防止所述束线筒的连接过紧或过松。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朝向所述外壳侧壁的一端上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部。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呈缩口状结构,并且所述罩壳远离侧壁的一端与所述束线筒的外壁间隙配合。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远离侧壁的一端内壁上具有环形台阶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环形台阶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构成所述弹性体的变形空间。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为弹性圈、弹簧或者金属弹性片。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为沿所述侧壁凸起的凸块,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凸块接触。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为沿所述侧壁凹陷的卡槽,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卡槽接触。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束线筒内在远离所述内螺纹的一侧还粘接有射线屏蔽层,所述射线屏蔽层为胶皮材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具有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 。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束线筒上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体和罩壳的配合,实现束线筒拧紧后,其内螺纹在弹性体作用下与连接管的外螺纹贴紧,减少了螺纹间隙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在束线筒端面上设置的第二限位部与设置在外壳侧壁上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部的配合,避免了束线筒过度旋紧压坏罩壳和外壳的情况,并使得弹性体的压缩量稳定可控,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对螺纹制造的精度需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束线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弹性体与束线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束线筒与外壳的安装结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壳与罩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手持式牙科X射线机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6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9]如图1至图9所示的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 ,包括:外壳1、罩壳2和束线筒3,其中:如图1中所示,外壳1的一侧壁11上具有朝向远离该侧壁11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外螺纹的连接管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壳1用于承载和保护内部电器元件,X射线通过连接管12射出;对于X射线机内部的元件例如X射线发生器、显示器以及电源这里不再进行赘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侧壁11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的侧壁11,也可以是在上下或者其他方位;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罩壳2两端开口设置,罩壳2可拆卸地套设在连接管12上,并且罩壳2的内端与侧壁11贴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罩壳2两端开口,一端的形状与外壳1的安装面外缘一致,另一端的开口为圆形,直径比束线筒3的外径略大,通过罩壳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部分连接管12的作用,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对连接后的束线筒3进行扶持的作用。
[0020]如图3中所示,束线筒3一端的内壁上具有与连接管12匹配的内螺纹,束线筒3与连接管12螺纹连接,并且伸入至罩壳2内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束线筒3的内螺纹与连接管12的外螺纹在螺接时螺纹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制造和安装;通过在安装时将束线筒3伸入罩壳2内部的设置,束线筒3与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具有朝向远离该侧壁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外螺纹的连接管;罩壳,所述罩壳两端开口设置,所述罩壳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并且所述罩壳的内端与所述侧壁贴合;束线筒,所述束线筒一端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连接管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束线筒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并且伸入至所述罩壳内部;其中,所述束线筒具有内螺纹的一端的外壁上具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束线筒上套设有弹性体,所述束线筒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罩壳弹性接触;所述束线筒朝向所述外壳的端面上还具有轴向凸起的第二限位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部,所述束线筒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接触,以控制所述弹性体的压缩量,防止所述束线筒的连接过紧或过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朝向所述外壳侧壁的一端上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机束线筒固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灿吴云峰王豪俊张立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赛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