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特性变化的鱼糜动态通电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74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特性变化的鱼糜动态通电加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鱼物理处理后得到的鱼糜放入带有平行极板的加热容器中,通电加热;实时检测温度和电参数变化数据,在预设的温度点和时间间隔点测定鱼糜的凝胶强度,并将数据发送到PC端进行处理,生成电参数变化数据与鱼糜凝胶过程关系的数学模型;将鱼糜放入上述加热容器中,采用从低到高的电压梯度对鱼糜进行加热,预设足够的凝胶时间,实时检测加热过程中电参数变化,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数学模型,得到凝胶强度变化数据,判断凝胶状态,基于凝胶状态实时调整电压大小和加热时间,直至最终加热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较低,鱼糜品质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特性变化的鱼糜动态通电加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技术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特性变化的鱼糜动态通电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淡水鱼资源愈加丰富,对于淡水鱼资源的优化利用,鱼糜及其制品加工是恰到好处的方式。鱼糜制品因其具有“四低一高”的优点,即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和低盐和高蛋白的营养,契合人们营养健康消费需求。鱼糜的凝胶强度是评价鱼糜品质的重要指标,鱼糜的凝胶形成过程主要分“凝胶化

凝胶劣化

鱼糕化”3个阶段,鱼糜的凝胶化指的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分子在50℃前形成一个比较松散的网状结构,由溶胶变成凝胶;凝胶劣化指的是在50℃~70℃,凝胶将形成破碎的网状结构,内源性组织蛋白酶类活性增强引起的肌球蛋白分解,导致凝胶强度下降;鱼糕化处于75℃以上的温度带,在此状态下,鱼糜凝胶已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此时达到了最佳的凝胶状态。但鱼糜凝胶形成特性受鱼种、年龄、季节、鲜度以及加工工艺影响,因此依靠温度判断凝胶状态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而且依靠人工经验,利用温度参数对鱼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特性变化的鱼糜动态通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数学模型:将鱼物理处理后得到的鱼糜放入带有平行极板的加热容器中,通电加热;实时检测温度和电参数变化数据,在预设的温度点和时间间隔点测定鱼糜的凝胶强度,并将数据发送到PC端进行处理,生成电参数变化数据与鱼糜凝胶过程关系的数学模型;(2)通电加热:将鱼糜放入上述加热容器中,采用从低到高的电压梯度对鱼糜进行加热,预设足够的凝胶时间,使鱼糜中肌原纤维蛋白充分展开,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实时检测加热过程中电参数变化,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数学模型,得到凝胶强度变化数据,判断凝胶状态,基于凝胶状态实时调整电压大小和加热时间,直至最终加热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特性变化的鱼糜动态通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采用由PVC板组成的无盖正方体,并在内部切割两个槽,平行放置极板,为加热鱼糜提供一个基本均匀的电场,所述极板为食品级304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冉冉牟景莹袁春红于莲双刘佩牛乐宝张文娟李烁陈怡卓刘雨萌翟雨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