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7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包括底盘,底盘上安装有车厢,车厢下部安装有支腿,车厢前部设有中心回转机构,中心回转机构上方设有转台,转台上部铰接有臂架,臂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灯架,灯架上安装有多组照明灯,车厢上还设有用于照明车供电的发电机组和用于照明车操控的控制系统,灯架包括中间架、侧架、翻转架、俯仰伸缩机构和水平展开机构,侧架铰接于中间架上,并通过水平展开机构控制旋转,翻转架分别铰接于中间架及侧架上,并通过俯仰伸缩机构控制翻转,灯架的上平面还安装有风速仪和测距摄像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现有照明车车体大或照明能力弱或无法在大风条件下作业的问题,能够适应更多工况,实现作业光线最优化。最优化。最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专用车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自然环境突变导致的洪涝、地震、台风等灾害频发或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系统的线路、杆塔、小区配电房、道路改造、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或计划检修项目,均要求抢修的快速性,恶劣天气下的夜间抢修、抢建已成为常态,针对施工现场的应急照明设备成为抢修、抢险作业的必要条件。
[0003]夜间抢修作业多采用照明车,现有照明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小型货车或皮卡携带小功率便携式照明发电一体机,到达作业现场后先将照明发电一体机取下,再搬至合适的位置进行照明。此照明车优点是小巧,一般用于老旧小区等其它大型车辆不便驶入的狭小作业区域;缺点是照明灯功率小,升降高度低,往往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工况;另外照明发电一体机重量一般达到100kg,因此其上下车辆及移动照明发电一体机位置均非常繁琐,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0004]第二种照明车配置单组或多组照明灯和发电机组,固定安装在车体上,到达作业现场后开启发电机组,升高照明灯后开启照明灯,再通过云台调整灯的照射方向。此照明车优点是照明灯功率大、举升高度高,照明效果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照明需求。另外操作方便,适用于广场等较为宽阔的作业区域。现有照明灯均由多个灯头组成,照射方式以片状为主,伞状为辅。其中片状照射为所有灯头照射同一方向,在照射方向上亮度很大,但其他方向区域内的亮度很小。伞状照射也叫灯塔式照射,即多个灯头围成一圈斜向地面照射,照射范围广,但照射距离近,所以配置单组照明灯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配置多组照明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照明灯的增加,相应的机组、车体等一系列装置均需要增加,从而导致整车尺寸增大,通过性差,无法适用于老旧小区、窄道等狭小作业区域,另外设置多组照明灯还增加成本,并且操作繁琐。
[0005]由于应急照明作业具有突发性、作业环境差等特点,尤其是自然灾害后的现场照明,并不能保证照明作业现场无阴雨天气或突发大雨大风天气,照明车经常需要在大风中冒雨作业。第一种小型照明车由于灯杆升高后稳定性较差无法在大风条件下作业;第二种照明车为了保证作业稳定性,需要设置水平支腿增加跨度,因此又进一步加大了车体宽度或作业时所需空间加大。
[0006]另外,现有照明车均选用较大功率的灯头,保证照射幅度大,但部分作业现场由于场地等原因照明车停靠的与作业区域较近,即照明灯离作业区域较近,加之现有绝大多数照明灯灯头全部同时开启,导致作业区域亮度过高,反而影响作业,影响作业人员的视力健康,同时还增加能源的消耗。
[0007]综上所述,现有照明车均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开发一种车型较小、照射形式可调、亮度可调、大风中可安全作业的照明车尤为重要。适合的照明车,关键技术难点在于:
[0008]1)在不设置多组照明灯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照射形式切换;
[0009]2)如何保证照明车既小巧又能在大风条件下作业安全;
[0010]3)如何保证照明车的照射亮度更适合作业现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可有效解决现有照明车车体大或照明能力弱或无法在大风条件下作业的问题,能够适应更多工况,实现作业光线最优化。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后部大梁上固定安装有车厢,所述车厢下部安装有支腿,所述车厢前部设有中心回转机构,所述中心回转机构上方设有转台,所述转台上部铰接有臂架,所述臂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灯架,所述灯架上安装有多组照明灯,所述车厢上还设有用于照明车供电的发电机组和用于照明车操控的控制系统,所述灯架包括中间架、侧架、翻转架、俯仰伸缩机构和水平展开机构;
[0013]所述侧架有两组,分别铰接于中间架的两侧,所述水平展开机构一端连接中间架、另一端连接侧架,用于调节侧架旋转位置;
[0014]所述翻转架有三组,分别与中间架以及两组侧架铰接,所述俯仰伸缩机构一端连接翻转架,另一端连接侧架或中间架,用于调节翻转架的俯仰角度;
[0015]所述照明灯由多个灯头组成,与翻转架一一对应连接,同翻转架一起俯仰调节;
[0016]所述灯架的上平面还安装有风速仪和测距摄像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台上连接有变幅伸缩机构,所述变幅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臂架连接,用于控制臂架起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臂架包括多级伸缩臂和升降伸缩机构,所述升降伸缩机构连接控制伸缩臂的伸出和回收。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厢包括发电机仓和控制仓,所述发电机组下沉式安装于发电机仓内;
[0020]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箱、执行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程序,所述操作箱安装于控制仓内,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操作箱上,所述执行传感器安装于臂架上,用于检测臂架升起的高度。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程序包括风速自动模式、照度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0022]风速自动模式下,控制程序逻辑关系如下:
[0023]当“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1”时,所有工况均可工作;
[0024]当“系统风速设定值1<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2”时,系统控制照明灯作业高度≤系统高度设定值1,当照明灯高度高于系统高度设定值1时,臂架自动下降至系统高度设定值1;
[0025]当“系统风速设定值2<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3”时,系统控制照明灯作业高度≤系统高度设定值2,当照明灯高度高于系统高度设定值2时,臂架自动下降至系统高度设定值2;
[0026]当“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n”时,系统不允许工作;
[0027]其中系统风速设定值1<系统风速设定值2<系统风速设定值3<系统风速设定值
n;系统高度设定值1>系统高度设定值2>系统高度设定值n;
[0028]照度自动模式,控制程序逻辑关系如下:
[0029]采用测距摄像头测出照明灯与作业区域的距离,再对比控制程序预先设定好的符合人体最舒适的光线照度范围,通过照明灯功率、照度和距离的相互关系,控制程序判断此次作业需要开启几盏灯,实现作业光线最优化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0030]手动模式下:所有动作手动操作,当“系统风速设定值1<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2、照明灯高度>系统高度设定值1”时或当“系统风速设定值2<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3、照明灯高度>系统高度设定值2”时或当“风速>系统风速设定值n,照明灯升高工作”时,报警器3报警。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2]1)由于本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的灯架可展开俯仰调节,从而实现单组照明灯片状照射和伞状照射形式切换,在不增加照明灯、不加大整车尺寸的前提下适应更多工况;
[0033]2)由于本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设有控制程序,能够精准定位风速、照明灯作业高度和整车稳定性三者的关系,实现整车小型化的同时满足更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后部大梁上固定安装有车厢,所述车厢下部安装有支腿,所述车厢前部设有中心回转机构,所述中心回转机构上方设有转台,所述转台上部铰接有臂架,所述臂架的另一端连接有灯架,所述灯架上安装有多组照明灯,所述车厢上还设有用于照明车供电的发电机组和用于照明车操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包括中间架、侧架、翻转架、俯仰伸缩机构和水平展开机构;所述侧架有两组,分别铰接于中间架的两侧,所述水平展开机构一端连接中间架、另一端连接侧架,用于调节侧架旋转位置;所述翻转架有三组,分别与中间架以及两组侧架铰接,所述俯仰伸缩机构一端连接翻转架,另一端连接侧架或中间架,用于调节翻转架的俯仰角度;所述照明灯由多个灯头组成,与翻转架一一对应连接,同翻转架一起俯仰调节;所述灯架的上平面还安装有风速仪和测距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上连接有变幅伸缩机构,所述变幅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臂架连接,用于控制臂架起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包括多级伸缩臂和升降伸缩机构,所述升降伸缩机构连接控制伸缩臂的伸出和回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环境臂架式照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发电机仓和控制仓,所述发电机组下沉式安装于发电机仓内;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箱、执行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程序,所述操作箱安装于控制仓内,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操作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房涛张金帅陈允柯郭维于百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