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966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1
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痤疮治疗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主体壳,主体壳下侧壁上开设有通槽,主体壳后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竖槽,两个竖槽上端经一个横槽连通,主体壳前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后端开设有V形槽,横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前端设有滑柱,滑柱上设有夹持管,夹持管下端开设有铰接槽,铰接槽内铰接有夹持臂,主体壳右侧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左端设有容纳壳,容纳壳内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主体壳下侧壁上设有储水箱,主体壳内设有活塞筒,活塞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板,固定板上端滑动连接有承接块,承接块上开设有圆孔,主体壳内设有储棉管;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性强。使用性强。使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科临床器械
,特别是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若油脂不能及时排出而堵塞毛孔,则使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破坏表皮细胞而引发炎症反应。
[0003]在临床治疗囊肿性痤疮时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法,在进行注射治疗之前,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脸部的痤疮使用75%的乙醇进行清洁消毒,医护人员需要使用镊子夹取棉球,然后蘸取酒精进行对痤疮涂抹,但由于脸部痤疮往往大面积出现,数量较多,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反复夹取棉球并蘸取酒精操作,费时费力,操作繁琐,同时由于由于长时间用力夹持镊子,容易使医护人员手部出现劳累痉挛的情况,同时镊子尖端在擦拭中容易划伤患者脸部痤疮,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置,包括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主体壳(1)下侧壁上开设有通槽(2),主体壳(1)后侧壁上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竖槽(3),两个竖槽(3)上端经一个横槽(4)连通,左侧的竖槽(3)下端与横槽(4)之间的距离大于右侧的竖槽(3)下端与横槽(4)之间的距离,主体壳(1)前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板(5),滑板(5)后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V形槽(6),横槽(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前端设有前后轴向且插入V形槽(6)内的滑柱(8),滑柱(8)上设有上下轴向且可伸出通槽(2)的夹持管(9),夹持管(9)下端开设有三个上下方向且内外贯通的铰接槽,铰接槽内铰接有倒L形的夹持臂(10),夹持臂(10)可随夹持管(9)的滑动而摆动;所述的主体壳(1)右侧壁上设有位于夹持管(10)右方的固定板(11),固定板(11)左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开口朝上的容纳壳(12),夹持臂(10)可插入容纳壳(12)内,容纳壳(12)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出水孔(13),主体壳(1)下侧壁上设有位于夹持臂(10)下方的储水箱(14),主体壳(1)内设有位于容纳壳(12)下方且左右轴向的活塞筒(15),活塞筒(15)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6),活塞筒(15)左侧上端经进水管(17)与容纳壳(12)连通,活塞筒(15)左端经吸水管(18)与储水箱(14)连通,固定板(11)上端滑动连接有承接块(19),承接块(19)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可与容纳壳(12)连通的圆孔(20),主体壳(1)内设有位于承接块(19)上方且可与圆孔(20)连通的储棉管(21),活塞板(16)与承接块(19)可随滑柱(8)的滑动而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痤疮临床治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管(9)内同轴滑动连接有上大下小的提拉柱(22),提拉柱22)下端同轴设有可与夹持臂(10)接触的压块(23),夹持管(9)右侧壁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滑槽,提拉柱(22)右端设有伸出滑槽的压柱(24),储棉管(21)左端设有位于压柱(24)下方且可与压柱(24)接触的顶板(31),提拉柱(22)上端经压簧与滑柱(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景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