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63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包括承载台、桶体、转动机构、进料管和管道,通过进料管的进料口将菌料注入桶体内,通过管道与外部蒸汽设备连接,使高温蒸汽依次流经管道、进料管、连接管注入桶体内,从而对菌料高温灭菌,通过管道连接外部真空冷却设备,使桶体内处于真空负压状态,靠物料自身水分蒸发吸热来使桶体及内部菌料快速均匀降温冷却,通过管道连接外部液体菌种接种设备,使液体菌种注入桶体,通过转动桶体,使液体菌种与冷却的无菌菌料充分混合,从而实现菌种接种,本设备,整个菌料灭菌、冷却和接种环节均在桶体内全自动完成,不但处理效率高,还完全无外界杂菌污染,极大提高食用菌的出菌率。极大提高食用菌的出菌率。极大提高食用菌的出菌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0003]食用菌种植过程包括:配置培养料、菌料灭菌、菌料冷却、菌种接种、发菌期管理、搔菌、催蕾、出菇管理以及采收,其中,菌料灭菌、冷却和菌种接种是食用菌种植过程中三个关键工艺步骤。
[0004]现有的食用菌栽培设备,菌料灭菌、冷却以及菌种接种需要多个设备配合完成,整套设备占地空间大,成本高,并且,在栽培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复杂,栽培耗时长,效率低,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还可能被外界杂菌污染,进而降低出菌率,为此,特提出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本装置整个菌料灭菌、冷却和接种环节均在同一设备内全自动完成,不但栽培效率高,整个过程还完全无外界杂菌污染,可极大提高食用菌的出菌率,其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栽培设备,操作复杂,栽培耗时长,效率低,并且容易被外界杂菌污染,导致出菌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其包括承载台、桶体、转动机构、进料管和管道;
[0008]所述桶体固设于所述承载台上,且所述桶体可绕中轴转动,所述桶体上设有物料入口,所述物料入口上可拆卸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物料入口相连通,所述转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桶体转动,所述进料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中部设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由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所述进料口的开启或封闭,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依次贯穿所述进料管和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桶体的内腔中,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料管油封密封,所述管道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蒸汽设备,或用于连接外部真空冷却设备,再或者用于连接外部液体菌种接种设备,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一阀体。
[000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一体化设备还包括真空冷却机构,所述真空冷却机构包括真空管路、水环真空泵和第二阀体;
[0010]所述真空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真空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环真空泵的吸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所述真空管路上。
[001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一体化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真空冷却机构相配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介质管路、节能换热板换、保温水桶、出水管路、连接管路、循环水泵和回水管路;
[0012]所述节能换热板换具有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所述热介质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水环真空泵的排气液端相连通,所述热介质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节能换热板换的热介质进口相连通;
[0013]所述保温水桶具有排水口、进水口和连接口,所述出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保温水桶的排水口,所述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节能换热板换的冷源进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节能换热板换的冷源出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吸水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排水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水桶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保温水桶的连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蒸汽设备。
[0014]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桶体上设有与所述物料入口相对的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所述承载台上设有与所述物料出口相配合的出口自动开关组件,所述出口自动开关组件包括固定架、伸缩杆和密封件;
[0015]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伸缩杆的轴线与所述桶体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密封件具有连接面和密封面,所述密封件的连接面通过平面轴承与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密封件的密封面与所述物料出口的外壁相贴合,以使所述物料出口完全封闭。
[001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桶体的内壁设有翻滚流道,所述翻滚流道为螺旋流道,所述翻滚流道的一端起始于所述物料入口处,所述翻滚流道的另一端终止于所述物料出口的外端。
[0017]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桶体的外壁设有多个轴承,所述承载台上设有多个固定座,多个所述固定座与多个所述轴承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轴承的外环均与相对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多个外齿环、转轴和多个齿轮;
[0019]多个所述外齿环均套接于所述桶体的外壁,且与所述桶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多个所述齿轮均固设于所述转轴上,多个所述齿轮与多个所述外齿环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齿轮均与相对所述外齿环相啮合。
[00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进料管和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螺旋上料机构,所述螺旋上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进料管和所述连接管内的菌料输送至所述桶体内。
[002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桶体或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仪表。
[002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桶体的外壁设有保温组件。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通过进料管的进料口将菌料注入桶体内,通过管道与外部蒸汽设备连接,使高温蒸汽依次流经管道、进料管、连接管注入桶体内,从而对菌料高温灭菌;
[0025]通过管道连接外部真空冷却设备,或通过真空冷却机构,抽出桶体高温蒸汽,使桶体内处于真空负压状态,从而使桶体及内部菌料快速均匀冷却降温;
[0026]通过管道连接外部液体菌种接种设备,使液体菌种菌料注入桶体,通过转动桶体,使液体菌种与冷却的无菌菌料充分混合,从而实现菌种接种;
[0027]本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相比于现有的由多个设备组成的栽培设备,占地空间小,成本低,并且,整个菌料灭菌、冷却和接种环节均在桶体内全自动完成,不但栽培效率高,整个过程还完全无外界杂菌污染,可极大提高食用菌的出菌率,其解决了现有的食用菌栽培设备,操作复杂,栽培耗时长,效率低,并且容易被外界杂菌污染,导致出菌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30]图3为图2中桶体及其连接结构的流道图;
[0031]图4为图2中部分放大图;
[0032]图5为图2中桶体的侧视剖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承载台;200;桶体;300:转动机构;400:进料管;500:管道;600:真空冷却机构;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100);桶体(200),所述桶体(200)固设于所述承载台(100)上,且所述桶体(200)可绕中轴转动,所述桶体(200)上设有物料入口(210),所述物料入口(210)上可拆卸设有连接管(220),所述连接管(220)的第一端与所述物料入口(210)相连通;转动机构(300),所述转动机构(300)固定于所述承载台(100)上,所述转动机构(300)用于驱动所述桶体(200)转动;进料管(400),所述进料管(400)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2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管(400)上设有进料口(410),所述进料口(410)的中部设有进料板(420),所述进料板(420)由驱动装置驱动,以实现所述进料口(410)的开启或封闭;管道(500);所述管道(500)的第一端依次贯穿所述进料管(400)和所述连接管(220),延伸至所述桶体(200)的内腔中,所述管道(500)与所述进料管(400)油封密封,所述管道(5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蒸汽设备,或用于连接外部真空冷却设备,再或者用于连接外部液体菌种接种设备,所述管道(500)上设有第一阀体(5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还包括真空冷却机构(600),所述真空冷却机构(600)包括真空管路(610)、水环真空泵(620)和第二阀体(630);所述真空管路(610)的一端与所述管道(500)相连通,所述真空管路(610)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环真空泵(620)的吸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阀体(630)设置于所述真空管路(6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料灭菌、冷却、接种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真空冷却机构(600)相配合的余热回收系统(700),所述余热回收系统(700)包括热介质管路(710)、节能换热板换(720)、保温水桶(730)、出水管路(740)、连接管路(750)、循环水泵(760)和回水管路(770);所述节能换热板换(720)具有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冷源进口和冷源出口,所述热介质管路(710)的一端与所述水环真空泵(620)的排气液端相连通,所述热介质管路(710)的另一端与所述节能换热板换(720)的热介质进口相连通;所述保温水桶(730)具有排水口、进水口和连接口,所述出水管路(740)的一端与所述保温水桶(730)的排水口,所述出水管路(740)的另一端与所述节能换热板换(720)的冷源进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750)的一端与所述节能换热板换(720)的冷源出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750)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760)的吸水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路(770)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760)的排水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路(770)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水桶(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朝庆杨鲁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美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