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41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定子冷却结构,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外周,所述轴套上设置有进流道和出流道,所述进流道设置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的位置,且所述进流道能从所述轴套的外部引入冷却流体进入所述进流道中,所述出流道位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的位置,且所述出流道能将所述轴套内部的冷却流体导出,所述轴套的内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还设置有环状流道,所述环状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流道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在冷却套外部开设冷却流道导致冷却套外径与壳体配合关系不足而使得冷却效率降低的情况,提高了对电机定子的冷却效果。提高了对电机定子的冷却效果。提高了对电机定子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主轴
,具体涉及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

技术介绍

[0002]电主轴进行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电机定子线圈发热现象较为明显,当电机定子温升过高后,严重影响电机定子性能,降低其功率及扭矩;产生的热量传递到主轴其余零部件,导致电主轴零件受到热变形作用,影响主轴加工精度。常见的主轴电机定子冷却流道采用螺旋式或在冷却套表面设置矩形槽结构,存在着冷却路径短,冷却效率低,且零件上的冷却结构加工难度较高。
[0003]电机定子冷却方案多见于专利方案中,经统计分析,冷却结构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
[0004]第一种类型是在冷却套外部设置螺旋槽结构,通过凹槽与外壳围成的空腔形成冷却通道,比如专利号CN109865848A,这种结构由于外壳壁厚较薄,当外壳5与冷却套配合关系不足时,易造成冷却液沿着冷却套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流动,冷却效果较差,且螺旋槽加工难度高。
[0005]第二种类型是沿着轴向平行设置平行水道,后各个平行水道串联形成完整的冷却水道,这种结构与上述方案存在相同问题,在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当冷却套外径配合关系不足时,冷却液不一定按照冷却流道单向移动,导致冷却效率降低,且这种结构加工难度更大。
[0006]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主轴定子的冷却方案采用冷却套的方式,但是存在冷却套外径与壳体配合关系不足时导致冷却效率降低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主轴定子采用冷却套的方式存在冷却套外径与壳体配合关系不足时导致冷却效率降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其包括:
[0009]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外周,所述轴套上设置有进流道和出流道,所述进流道设置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的位置,且所述进流道能从所述轴套的外部引入冷却流体进入所述进流道中,所述出流道位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的位置,且所述出流道能将所述轴套内部的冷却流体导出,所述轴套的内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还设置有环状流道,所述环状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流道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流道沿着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轴套的轴向一端处开设有冷却进口,所述冷却进口一端与所述进流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轴套的
外部;所述出流道也沿着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轴套的轴向另一端处开设有冷却出口,所述冷却出口一端与所述出流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包括轴套主体和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连接于所述轴套主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上,所述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径;所述冷却出口开设于所述法兰盘上并沿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冷却出口的径向内端与所述出流道连通、径向外端延伸至所述法兰盘的外周面。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流道与所述出流道间隔设置,形成为所述环状流道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为所述环状流道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不连通的位置。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流道包括第一直通道、第二直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三直通道;所述第一直通道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周壁、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位置,所述进流道与所述第一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流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周壁,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能够将所述第一直通道与所述第二直通道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通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和所述第二直通道沿着所述轴套的周向方向依次连通布置,所述第一直通道与所述第二直通道不连通,流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直通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和所述第二直通道,或者流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和所述第一直通道。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直通道包括第三直通道一、第三直通道二、第三直通道三和第三直通道四,所述第三直通道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通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周壁,所述第三直通道二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通道一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周壁,所述第三直通道三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通道二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周壁,所述第三直通道四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通道三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的外周壁,所述第一直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直通道四连通;使得所述第一直通道、所述第三直通道四、所述第三直通道三、所述第三直通道二、所述第三直通道一和第二直通道沿着所述轴套的周向依次连通;
[0016]流体依次流经所述第一直通道、所述第三直通道四、所述第三直通道三、所述第三直通道二、所述第三直通道一和所述第二直通道,或者流体依次流经所述第二直通道、所述第三直通道一、所述第三直通道二、所述第三直通道三、所述第三直通道四和所述第一直通道。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流道为多个,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流体依次流经所述进流道、上游的环状流道、所述出流道、下游的环状流道、所述进流道
……
和所述出流道而形成串联连通的结构。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进流道中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置于相邻两个环状流道之间,且所述第一堵头设置于位于流体流动方向上游的环状流道的进液口和位于流体流动方向下游的环状流道的出液口之间;
[0019]在所述出流道中设置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相邻两个环状流道之间,且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位于流体流动方向上游的环状流道的进液口和位于流体流动方向下游的环状流道的出液口之间。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且所述外壳的
内周壁上、所述轴套的外周壁上和所述外壳与所述轴套之间中的至少之一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件。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轴套的轴向一端与距离该轴向一端最近的环状流道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轴套的轴向另一端与距离该轴向另一端最近的环状流道之间的位置。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主轴,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还包括电机转子和转轴,所述电机转子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所述电机定子位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周,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外周。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机定子外周的轴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的进流道、出流道以及环状流道,能够使得冷却流体通过进流道进入轴套的内外壁之间的实体内部,并通过环状流道在周向上增强与电机定子的换热面积,然后再从出流道流出,有效地避免了在冷却套外部开设的冷却流道,避免了在冷却套外部开设冷却流道时导致冷却套外径与壳体配合关系不足而使得冷却效率降低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电机定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1),所述轴套(1)套设于电机定子(2)的外周,所述轴套(1)上设置有进流道(3)和出流道(4),所述进流道(3)设置于所述轴套(1)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的位置,且所述进流道(3)能从所述轴套(1)的外部引入冷却流体进入所述进流道(3)中,所述出流道(4)位于所述轴套(1)的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的位置,且所述出流道(4)能将所述轴套(1)内部的冷却流体导出,所述轴套(1)的内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还设置有环状流道(5),所述环状流道(5)的一端与所述进流道(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流道(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道(3)沿着所述轴套(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轴套(1)的轴向一端处开设有冷却进口(61),所述冷却进口(61)一端与所述进流道(3)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轴套(1)的外部;所述出流道(4)也沿着所述轴套(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轴套(1)的轴向另一端处开设有冷却出口(62),所述冷却出口(62)一端与所述出流道(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包括轴套主体(101)和法兰盘(102),所述法兰盘(102)连接于所述轴套主体(101)的轴向一侧端面上,所述法兰盘(102)的外径大于所述轴套主体(101)的外径;所述冷却出口(62)开设于所述法兰盘(102)上并沿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冷却出口(62)的径向内端与所述出流道(4)连通、径向外端延伸至所述法兰盘(102)的外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道(3)与所述出流道(4)间隔设置,形成为所述环状流道(5)的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为所述环状流道(5)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不连通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流道(5)包括第一直通道(51)、第二直通道(52)和至少一个第三直通道(53);所述第一直通道(51)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1)的外周壁、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位置,所述进流道(3)与所述第一直通道(51)连通,所述第二直通道(52)的一端与所述出流道(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轴套(1)的外周壁,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53)能够将所述第一直通道(51)与所述第二直通道(5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通道(51)、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53)和所述第二直通道(52)沿着所述轴套(1)的周向方向依次连通布置,所述第一直通道(51)与所述第二直通道(52)不连通,流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直通道(51)、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53)和所述第二直通道(52),或者流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直通道(52)、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直通道(53)和所述第一直通道(5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通道(53)包括第三直通道一(531)、第三直通道二(532)、第三直通道三(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中郭红辉肖学武耿继青邵启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