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涡流管凭借其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性能安全可靠、工质绿色环保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生物医学、精密仪器、航空航天、化学处理等各个领域。鉴于涡流管可实现自然工质明显的温度分离特性,因此,涡流管制冷的推广应用对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大意义。
[0003]目前涡流管的应用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及关键瓶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涡流管的制冷效率较低,例如在入口压力为800kPa,冷流比为0.7时,其制冷COP仅为0.3左右,大大制约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制冷效率的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包括涡流管和环路热管,涡流管包括热端管和涡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流管(2)和环路热管(3),所述涡流管(2)包括热端管(21)和涡流室(22),所述环路热管(3)包括蒸发器(1)、液体管路(31)和气体管路(32),所述热端管(21)中部位于所述蒸发器(1)内,所述热端管(21)一端露出在所述蒸发器(1)外,所述热端管(21)另一端露出在所述蒸发器(1)外并连接所述涡流室(22),所述热端管(21)与所述蒸发器(1)密封连接,所述液体管路(31)一端连接所述气体管路(32)一端,所述液体管路(31)内设有液相制冷工质(100),所述液体管路(31)另一端和所述气体管路(32)另一端均连接所述蒸发器(1),所述液相制冷工质(100)经所述液体管路(31)进入到所述蒸发器(1)中,位于所述蒸发器(1)内的所述热端管(21)位于所述液相制冷工质(100)中,所述蒸发器(1)中的所述液相制冷工质(100)与所述热端管(21)热交换后形成气相制冷工质(200),所述蒸发器(1)中的所述气相制冷工质(200)经所述气体管路(32)排出并在所述环路热管(3)中冷凝成液相制冷工质(100)完成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热管(3)还包括冷凝器(33),所述液体管路(31)一端和所述气体管路(32)一端通过所述冷凝器(3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管(21)一端连接有温度测量元件(4),所述液体管路(31)或所述气体管路(32)上连接有流量调节阀(5),所述流量调节阀(5)与所述温度测量元件(4)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环路热管强化涡流管效率的复叠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热管(3)还包括储液器(34),所述储液器(34)连接在所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普,黎念,陈光明,徐象国,周静怡,高能,郝新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教育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