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0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吸附腔体,吸附腔体为轴线水平设置的封闭式圆筒结构,内部还设有转轮,转轮包括转轴和绕设在转轴外部的若干放置槽,放置槽为沿转轴径向设置的封闭式矩形槽体,将吸附腔体内部分隔为多个相互隔断的区域,放置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放置槽,让气体从不同方向穿过放置槽,从而让放置槽两侧的活性炭分别先与气体接触,从而避免了其中一侧活性炭先吸附至饱和并失效,此时活性炭的整体吸附程度大致接近,当出现吸附饱和时,全部活性炭均不再具有吸附能力,在更换时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更换时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更换时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塔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塔。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吸附塔是处理有机废气、臭味处理效果最好的净化设备。可以有效的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臭味、部分可溶解性有机物以及部分小颗粒污染物质。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炔等能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空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净化工艺,经常用于废水的末级处理,也可用于长产用水、生活用水的纯化处理。
[0003]介于活性炭的上述性质,在化工生产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的过程中,也使用活性炭吸附塔处理有机废气,使其达到工业排放标准。工业废气在排放过程中,由风机提供动力,正压或负压进入塔体,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污染物质从而被吸附。
[0004]现有的活性炭吸附塔一般是在封闭式壳体内部采用多层活性炭滤层,让污染气体依次穿过多层滤层从而获得充分的吸附除杂效果。但是这种结构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活性炭吸附是一种物理吸附原理,杂质被过滤后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当杂质吸附趋于饱和时,活性炭会逐步丧失吸附能力。而现有技术中气体穿过活性炭滤层是单向的,那么靠近气体进入方向的活性炭先与气体接触,不可避免的会先出现失效的情况,此时活性炭厚度不足,吸附能力变差,因此需要更换,但是实际上后与气体接触的一层活性炭还具有吸附能力,因此就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体单向穿过活性炭滤层,导致先与气体接触的活性炭更早失效,从而在更换滤层时出现浪费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吸附腔体,所述吸附腔体为轴线水平设置的封闭式圆筒结构,吸附腔体顶部和底部的圆弧面上分别连接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附腔体内部还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转轴和绕设在转轴外部的若干放置槽,其中放置槽围绕转轴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与吸附腔体同轴设置,转轴一端贯穿至吸附腔体外部并与电机连接;
[0007]所述放置槽为沿转轴径向设置的封闭式矩形槽体,放置槽的长度配合转轴与吸附腔体之间的间距,放置槽的宽度配合吸附腔体的厚度,且放置槽与吸附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使得放置槽将吸附腔体内部分隔为多个相互隔断的区域,所述放置槽垂直于吸附腔体竖直面的侧面上设有镂空,以供气体通过,所述放置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0008]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使用圆筒结构的吸附腔体,然后在吸附腔体内部设置
转轮,通过转轮上的放置槽将吸附腔体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当气体从进气口通入吸附腔体时,需要分别从从侧依次穿过多层放置槽以及内部的活性炭才能抵达出气口,从而完成气体的净化吸附。因放置槽可以通过转动进行旋转,因此可以让气体从不同方向穿过放置槽,从而让放置槽两侧的活性炭分别先与气体接触,从而避免了其中一侧活性炭先吸附至饱和并失效,此时活性炭的整体吸附程度大致接近,当出现吸附饱和时,全部活性炭均不再具有吸附能力,在更换时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为竖直设置的管道,吸附腔体顶端和底端对应设有开口并与进气口和出气口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的,相邻放置槽在靠近吸附腔体内壁一端的端头间距大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吸附腔体连接处的开口大小。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内部还活动设有活性炭收纳盒,所述活性炭收纳盒配合放置槽内部大小的网格笼状结构,活性炭放置盒内侧面设有滤膜,所述活性炭填充在滤膜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靠近吸附腔体内壁的一端端面敞开,所述活性炭放置盒从敞开部位对应插入设置在放置槽内部,所述活性炭放置盒外侧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提手,所述提手完全埋设在凹槽内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腔体弧形外壁上设有换料口以及封闭换料口的拉门,所述换料口大小可容纳活性炭放置盒通过。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在放置槽内部设置活性炭收纳盒,可以整体更换放置槽内部的活性炭,并且在吸附腔体上对应设有拉门,从而在不需要拆开吸附腔体的基础上,简单便捷的进行活性炭的更换工作;
[0016]2、活性炭收纳盒在对应放置槽开口一侧的端部设有凹槽,并在凹槽内设有提手,因提手埋设在凹槽内部,因此不会与吸附腔体的内壁触碰,妨碍放置槽的旋转或者破坏放置槽之间的气密性,同时增加了取出活性炭收纳盒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放置槽和活性炭收纳盒的端头部分示意图。
[0019]上述附图中:1、支架;2、吸附腔体;3、转轴;4、放置槽;5、活性炭收纳盒;21、进气口;22、出气口;23、拉门;51、凹槽;52、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吸附腔体2,所述吸附腔体2为轴线水平设置的封闭式圆筒结构,本实施例中吸附腔体2的轴向厚度不大于圆形侧面的直径。支架1包括四条竖直杆,并对称设置在吸附腔体2的侧面底部。从而将吸附腔体2架设在控制。
[0022]本实施例中,吸附腔体2顶部和底部的圆弧面上分别连接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
所述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分别为竖直设置的管道,吸附腔体2顶端和底端对应设有开口并与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密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均为圆形管。所述吸附腔体2内部还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转轴3和绕设在转轴3外部的若干放置槽4,其中放置槽4围绕转轴3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3与吸附腔体2同轴转动设置,转轴3一端贯穿至吸附腔体2外部并与电机连接。
[0023]所述放置槽4为沿转轴3径向设置的封闭式矩形槽体,放置槽4的长度配合转轴3与吸附腔体2之间的间距,放置槽4的宽度配合吸附腔体2的厚度,且放置槽4与吸附腔体2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使得放置槽4将吸附腔体2内部分隔为多个相互隔断的区域,所述放置槽4垂直于吸附腔体2竖直面的侧面上设有镂空,以供气体通过,所述放置槽4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置有六个放置槽4,相邻放置槽4之间间隔60
°
,且相邻放置槽4在靠近吸附腔体2内壁一端的端头间距大于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与吸附腔体2连接处的开口大小。
[00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放置槽4靠近吸附腔体2内壁的一端端面敞开,放置槽4内部还活动设有活性炭收纳盒5,所述活性炭收纳盒5配合放置槽4内部大小的网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吸附腔体,所述吸附腔体为轴线水平设置的封闭式圆筒结构,吸附腔体顶部和底部的圆弧面上分别连接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附腔体内部还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包括转轴和绕设在转轴外部的若干放置槽,其中放置槽围绕转轴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与吸附腔体同轴设置,转轴一端贯穿至吸附腔体外部并与电机连接;所述放置槽为沿转轴径向设置的封闭式矩形槽体,放置槽的长度配合转轴与吸附腔体之间的间距,放置槽的宽度配合吸附腔体的厚度,且放置槽与吸附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使得放置槽将吸附腔体内部分隔为多个相互隔断的区域,所述放置槽垂直于吸附腔体竖直面的侧面上设有镂空,以供气体通过,所述放置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为竖直设置的管道,吸附腔体顶端和底端对应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肖永笛肖方国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金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