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86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电池模组,安装于壳体内,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芯单元,电芯单元包括相电连接的第一圆柱电芯和第二圆柱电芯,第二圆柱电芯的外径小于第一圆柱电芯的外径,且插塞在相邻两个第一圆柱电芯的空隙内;换热结构,第一圆柱电芯中间设有中空的换热通道,换热结构包括穿设在多个电芯单元的第一圆柱电芯的换热通道内的换热管路,适于通过向换热管路内通入换热介质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加热或冷却。通过采用上述设计,能够充分利用圆柱电芯的无用间隙空间,提高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和总电量,并且通过换热管路穿设在第一圆柱电芯中间的中空换热通道的方式实现换热,二者接触面积更大,换热效率更高。率更高。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电动车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在有限的电池包空间内追求更好的续航里程和更高的电量需求,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现有的圆柱电芯组装成的电池包的方案中,相邻的圆柱电芯之间形成有较大的空隙,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浪费,成组效率低,不利于实现电池包的大容量设计,并且目前圆柱电芯的冷却一般是都通过水冷管或者液冷板与圆柱电芯的一个端面接触或者通过导热胶粘接的方式来实现冷却,圆柱电芯与水冷管或者液冷板的接触面积小,冷却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柱电芯之间的空隙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不利于实现电池包的大容量设计以及圆柱电芯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圆柱电芯之间的无用间隙空间,提高电池包的容量和换热效率的电池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
[0005]壳体;
[0006]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芯单元,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别包括相电连接的第一圆柱电芯和第二圆柱电芯,所述第二圆柱电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电芯的外径,且插塞在相邻两个电芯单元的两个第一圆柱电芯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换热结构,所述第一圆柱电芯中间设有中空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结构包括穿设在多个所述电芯单元的第一圆柱电芯的换热通道内的换热管路,适于通过向所述换热管路内通入换热介质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加热或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电芯单元的两第一圆柱电芯相靠近的两圆弧面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空隙;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别包括对应插塞在两个空隙中任一空隙内的一个第二圆柱电芯,或者每个所述电芯单元分别包括对应插塞在两个空隙内的两个所第二圆柱电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电芯和第二圆柱电芯均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圆柱电芯的中心轴线方向与第一圆柱电芯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二圆柱电芯外周壁不超过相邻两个第一圆柱电芯的公切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单元在所述壳体内成排且成列分布,所述第一圆柱电芯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电芯单元的成列分布方向相平行;在所述电芯单元的成列分布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圆柱电芯沿轴向首尾串联连接;在所述电芯单元的成排分布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圆柱电芯之间的空隙内插塞有所述第二圆柱电芯。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插塞支架,所述插塞支架设置在成排分布方向上的相邻两个电芯单元的两个第一圆柱电芯之间,所述插塞支架包括穿插部和安装部,所述穿插部由两个第一圆柱电芯的一侧空隙穿至另一侧空隙中,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穿插部的两端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二圆柱电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部为穿插板,所述安装部为沿所述穿插板的穿插方向固定设置在穿插板两端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阳赵亮曲凡多成传胜李祖院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