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23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地连墙,还包括:集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固设于所述地连墙周侧;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固设于所述地连墙的一侧,同时,反应池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管道的下端连通,用于使集水管中的水集中在反应池内;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固设于所述反应池的上端,用于输送催化剂;本申请集水管道的存在,使得渗漏的水可以进入管道,同时沿着管道流入反应池中,下料组件将催化剂投放入反应池中,通过反应将水去除,减少在地连墙施工时,接缝处夹泥夹砂,从而使得接缝不紧密,造成墙缝漏水等情况。墙缝漏水等情况。墙缝漏水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的工业化发展,超高层建筑因具有多功能等因素,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基槽开挖深度也在逐步加深,因此就需要地连墙进行支护。
[0003]相关的一种地连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基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
[0004]在浇筑过程中,当基槽的面积较大时,由于浇筑长度较长,施工槽端较多,各施工槽段存在的接缝较多,在施工槽端的接缝处难免会遇到夹泥夹砂等问题,从而造成墙缝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在地连墙施工时,接缝处夹泥夹砂,从而使得接缝不紧密,造成墙缝漏水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包括:集水管道,集水管道固设于地连墙周侧;反应池,反应池固设于地连墙的一侧,同时,反应池的一端与集水管道的下端连通,用于使集水管中的水集中在反应池内;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固设于反应池的上端,用于输送催化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管道的存在,使得渗漏的水可以进入管道,同时沿着管道流入反应池中,下料组件将催化剂投放入反应池中,通过反应将水去除,简单易操作。
[0008]可选的,集水管道包括:分支管道,分支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分支管道分别固设于地连墙的两侧,管道周侧间隔设置有进水孔;主管道,主管道设置于地连墙下端,且多个分支管道分别与主管道连通,主管道倾斜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孔的存在,使得渗入地连墙内的水可以通过进水孔进入分支管道内,然后由分支管道流入主管道中,主管道倾斜设置使水可以自然流入反应池中,简单便捷。
[0010]可选的,主管道与反应池的连接处设置有搅拌组件,主管道下端横向设置有安装
槽,搅拌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连接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槽,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弧面;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料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扇叶层,扇叶层转动连接于驱动杆置于反应池的一端;其中,第一弹簧驱使连接板复位。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经过连接板时,第一弹簧使连接板向安装槽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同时带动驱动杆上下移动,由于扇叶层和驱动杆转动连接,因此,扇叶层也上下运动,将催化剂分散撒入反应池中,同时扇叶上下移动,使催化剂在反应池内充分反应。
[0012]可选的,扇叶层包括:第一扇叶层,第一扇叶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杆的上端;第二扇叶层,第二扇叶层转动连接于驱动杆的上,且第二扇叶层位于第一扇叶层的下端;第三扇叶层,第三扇叶层转动连接于驱动杆的下端,且第三扇叶层位于第二扇叶层的下端;其中,第一扇叶层的扇叶长度与第三扇叶层的扇叶长度相等,第二扇叶层的扇叶长度大于第一扇叶层和第三扇叶层的长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叶层设置有三层增加催化剂落入反应池后与水流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满足在不同水位时,使催化剂和水流充分发应,简单易操作。
[0014]可选的,反应池底端设置有集光板,集光板为玻璃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板的设置可以将进入反应池中的光进行反射,从而使与催化剂发生光催化反应,将水反应形成氢气和氧气。
[0016]可选的,下料组件包括:置料桶,置料桶固设于反应池的上端,置料桶的上端与地面齐平,置料桶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反应池连通;密封盖,密封盖设置于开口的下端,用于闭合置料桶;密封圈,开口的周侧固设有密封圈;盖板,盖板设置于置料桶的上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上下运动,密封盖跟随驱动杆上下运动,从而密闭或开启开口,以此根据水流量来控制催化剂落入反应池内的多少,使得简单易操作。
[0018]可选的,下置料桶的外周侧设置有通光孔,通光孔上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反光板,反光板设置于置料桶的上端,反光板的一端与通光孔的周侧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反光板的下端设置有滑槽;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与反光板背离铰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端突出设置于地面;
滑杆,滑杆的下端设置于通光孔周侧、上端滑动连接于滑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杆、连接板依次铰接在反光孔内侧壁,同时将导向杆的一端连接在反光板的自由端,导向杆的另一端突出设置于地面,其中反光孔设置有网状盖板,闭合通光孔的同时使太阳光进入通光孔。
[0020]可选的,滑杆包括: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下端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于反光板的周侧;第二套杆,第二套杆的下端套设于第一套杆内,第二套杆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滑槽;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套杆的底端、另一端固设于第二套杆的下端;其中,第二弹簧驱使第二套杆在第一套杆内滑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的存在,使得第一套杆盖和第二套杆可以根据反光板移动距离调节自身的距离,从而将反光板固定在指定位置,简单易操作。
[0022]可选的,连接组件沿通光孔的周侧横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组件设置有多组增加进入反应池的光能,简单快捷。
[0024]可选的,一种基于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的施工工艺,包括:S1、准备工作,挖出基槽,并对产生的泥浆进行清理;S2、在基槽内放置支护钢管架,同时,将集水管道放置于支护钢管架上后,对基槽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具有集水管道的地连墙;S3、在地连墙一侧挖出放置槽,将反应池置入放置槽后,将搅拌组件放入反应池内,然后将连接组件放置于下料组件内;S4、将下料组件放置于反应池上端,最后在反应池和下料组件的外周侧设置支护板,并对放置槽进行浇筑。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挖基槽时对产生的泥浆进行清理,减少在灌注时泥浆对灌注造成影响,减少泥浆的产生使地连墙的接缝处产生缝隙,从而造成渗水的情况,在灌注时做支护是为了保证灌注的精度,同时,在地连墙一侧浇筑反应池,同时,将集水管道与地连墙一体浇筑,然后将搅拌组件放置于反应池内,增加地连墙与反应池的结构稳定性。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及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集水管道的存在,使得渗漏的水可以进入管道,同时沿着管道流入反应池中,下料组件将催化剂投放入反应池中,通过反应将水去除,减少在地连墙施工时,接缝处夹泥夹砂,从而使得接缝不紧密,造成墙缝漏水等情况。
[0027]2.反光板的存在,使得在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包括地连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管道(11),所述集水管道(11)固设于所述地连墙(1)周侧;反应池(15),所述反应池(15)固设于所述地连墙(1)的一侧,反应池(15)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管道(11)的下端连通,用于使集水管道(11)中的水集中在反应池(15)内;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固设于所述反应池(15)的上端,用于输送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道(11)包括:分支管道(12),所述分支管道(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支管道(12)分别固设于所述地连墙(1)的两侧,分支管道(12)周侧间隔设置有进水孔(14);主管道(13),所述主管道(13)设置于所述地连墙(1)下端,且多个所述分支管道(12)分别与所述主管道(13)连通,所述主管道(13)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3)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主管道(13)与所述反应池(15)的连接处设置有搅拌组件(2),所述主管道(13)下端横向设置有搅拌组件(2),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1)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1),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3)的两端均设置有弧面(25);驱动杆(24),所述驱动杆(2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料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扇叶层(26),所述扇叶层(26)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24)置于所述反应池(15)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弹簧(22)驱使所述连接板(23)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层(26)包括:第一扇叶层(27),所述第一扇叶层(2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24)的上端;第二扇叶层(28),所述第二扇叶层(28)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24)的上,且所述第二扇叶层(28)位于所述第一扇叶层(27)的下端;第三扇叶层(29),所述第三扇叶层(29)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24)的下端,且所述第三扇叶层(29)位于所述第二扇叶层(28)的下端;其中,所述第一扇叶层(27)的扇叶长度与所述第三扇叶层(29)的扇叶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扇叶层(28)的扇叶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扇叶层(27)和所述第三扇叶层(29)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地连墙接缝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5)底端设置有集光板(3),所述集光板(3)为玻璃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杰李祥岭王国新王春李颂周王春雨王宏宇史宏伟田汉儒余鸿喜马建新孙国毅刘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