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94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保温隔声层模具;在模具中浇筑保温隔声轻质混凝土,形成带有若干连接槽的保温隔声层;在保温隔声层上侧面铺设钢筋网片及桁架钢筋,钢筋网片中的底部钢筋伸入若干连接槽内;预埋线盒;在保温隔声层上侧面安装叠合板层模具,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板层,叠合板层下侧面带有凹槽,凹槽将保温隔声层嵌设在内;最后进行养护并脱模,叠合楼板制作完成。采用本方案,将保温隔声层嵌设在凹槽内,并通过将钢筋伸入连接槽,浇筑混凝土,使叠合板层与保温隔声层连接为一体,既避免了因拉结件原因造成的隔热性能影响,又保证了楼板层高使用空间,符合目前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式建筑发展趋势。式建筑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板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四川地区装配式叠合楼板大量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底板,其保温隔声则是沿用传统的浮筑式保温隔声做法,即在保温板之上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但该方法会减少居室空间净高、增加楼板自重,未与《实施方案》所提出的目标相一致;同时,由于保温板现场带水切割拼缝铺贴等湿作业,有悖于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绿色建造方式,也难以控制楼板施工质量,因楼板保温隔声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而引起的群众投诉事件屡见不鲜。由此可知,目前的装配式楼板由于设计与施工均未做到楼板保温隔声与结构一体化,影响了住宅宜居品质,阻碍了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发展。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14922330A公开的一种保温隔声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叠合楼板,包括保温隔声层分别设置上、下部聚合物砂浆面层,并在聚合物砂浆面层上设置增强网,叠合板钢筋桁架与网片通过保温隔声模板上的连接件柔性连接,最后浇筑混凝土使桁架钢筋与保温板形成一体化的装配式楼板。上述专利中的保温隔声系统需要在原有叠合板下通过连接件铺贴保温板以满足保温隔声要求,增加了整块叠合楼板的厚度,进而降低了楼层可使用高度;并且,由于增设了连接件需额外在保温板上安装固定板及锚栓柱,因此其制造工艺复杂,不能有效利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另外,现有保温隔声一体化板结构中,因保温隔声层均为多孔材质,虽具有良好的保温隔声性,但其材质强度低,产品运输与安装过程中需在产品底部设置垫放与支撑作为受力作用点,因此现有保温隔声产品成型后无法进行运输与安装;且现有产品均未考虑叠合板预留线盒问题,而实际工程中,叠合板其表面常预留线盒,因此现有保温隔声叠合板产品安装后仍需要进行开孔作业以实现管线穿管。
[0004]本项专利技术在保证产品保温隔声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解决了现有产品无法运输安装及预留线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采用本方案,通过将保温隔声层嵌设在凹槽内,并通过将钢筋伸入连接槽,浇筑混凝土,使叠合板层与保温隔声层连接为一体,既避免了因拉结件原因造成的隔热性能影响,又保证了楼板层高使用空间,符合目前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保温隔声层模具,并在模具上安装若干槽型工装;S2:在模具中浇筑保温隔声轻质混凝土,形成带有若干连接槽的保温隔声层,所述
连接槽位于所述保温隔声层上侧面,并沿所述保温隔声层宽度方向设置;S3:养护并拆除槽型工装;S4:在保温隔声层上侧面铺设钢筋网片及桁架钢筋,所述钢筋网片中的底部钢筋伸入若干所述连接槽内;S5:在保温隔声层上侧面预埋线盒;S6:随后在保温隔声层上侧面安装叠合板层模具,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板层,所述叠合板层下侧面带有凹槽,所述凹槽将所述保温隔声层嵌设在内,所述叠合板层下侧面和所述保温隔声层下侧面齐平;S7:最后进行养护并脱模,叠合楼板制作完成。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保温隔声系统需要在原有叠合板下通过连接件铺贴保温板以满足保温隔声要求,增加了整块叠合楼板的厚度,进而降低了楼层可使用高度;并且,由于增设了连接件需额外在保温板上安装固定板及锚栓柱,因此其制造工艺复杂,不能有效利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的优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具体方案中,首先浇筑保温隔声轻质混凝土,形成保温隔声层,在保温隔声层的上侧面带有若干由槽型工装完成若干连接槽,其中连接槽可为凹型、燕尾形、拱形等其他结构形式均可;随后铺设钢筋网片及桁架钢筋,并将钢筋网片中的底部钢筋伸入若干连接槽内,此时浇筑叠合板层时,浇筑的混凝土便可进入连接槽内,从而在成型后,使叠合板层与保温隔声层连接为一体;其次,浇筑叠合板层时,需保证叠合板层下侧面将保温隔声层嵌设在内,从而使叠合板层和保温隔声层的下侧面齐平,从而保证了楼板层高使用空间。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安装保温隔声层模具前,需在模台上预埋若干垫方,所述垫方位于所述保温隔声层内,所述垫方底部和所述保温隔声层下侧面齐平。
[0009]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安装保温隔声层模具前,需根据预埋线盒的位置及数量,在模台上固定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保温隔声层内,所述定位块底部和所述保温隔声层下侧面齐平,所述定位块顶部和所述保温隔声层上侧面齐平或伸出所述保温隔声层上侧面。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块从顶部到底部方向,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块通过螺栓和所述线盒连接。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将底部钢筋伸入若干所述连接槽内后,使底部钢筋中的上层钢筋伸出所述连接槽两端,所述连接槽沿所述保温隔声层宽度方向贯通。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叠合板层横截面端部的上下角均带有倒角。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7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叠合楼板制作完成后,将若干所述叠合楼板运输到现场,两个所述叠合楼板连接时,将两个叠合楼板的端部拼缝,并在上部拼缝倒角处浇筑混凝土,下部倒角拼缝处嵌填抗裂砂浆。
[0015]进一步优化,在将两个叠合楼板的端部拼缝时,需在两个叠合楼板之间设置搭接钢筋,所述搭接钢筋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叠合楼板的上侧面。
[0016]进一步优化,在所述叠合楼板安装完成后,通过拧取工装将若干所述定位块拉出;
所述定位块从顶部到底部方向带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拧取工装呈T型,所述拧取工装的长杆部分上带有和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采用本方案所制得预制楼板的重量较轻,预制构件自重降低50%以上;与现有保温隔声层做法相比,因保温隔声板镶嵌于叠合板中,使楼层使用空间提高3—5cm。因未使用拉结件等辅助工具,从而降低结构造价;楼板钢筋网片、桁架钢筋绑扎后可整体吊装进行安装,不存在再连接等工序;楼板拼接采用密拼结构形式,有效提升了构件安装的效率。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在穿线孔内设置尺寸相适配的定位块,从而避免叠合楼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保温隔声层作为底层,因材质强度不足无法运输安装的问题;另外,定位块还能起到定位线盒的作用,从而保证线盒的快速安装。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通过在保温隔声层内预制垫方,从而便于保温隔声产品成型后进行运输与安装。
[002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保温隔声叠合板产品安装后,需根据预埋线盒位置现场开孔挖洞的作业工序。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保温隔声层(2)模具,并在模具上安装若干槽型工装;S2:在模具中浇筑保温隔声轻质混凝土,形成带有若干连接槽的保温隔声层(2),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保温隔声层(2)上侧面,并沿所述保温隔声层(2)宽度方向设置;S3:养护并拆除槽型工装;S4:在保温隔声层(2)上侧面铺设钢筋网片及桁架钢筋(4),所述钢筋网片中的底部钢筋(3)伸入若干所述连接槽内;S5:在保温隔声层(2)上侧面预埋线盒(9);S6:随后在保温隔声层(2)上侧面安装叠合板层(1)模具,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叠合板层(1),所述叠合板层(1)下侧面带有凹槽,所述凹槽将所述保温隔声层(2)嵌设在内,所述叠合板层(1)下侧面和所述保温隔声层(2)下侧面齐平;S7:最后进行养护并脱模,叠合楼板制作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安装保温隔声层(2)模具前,需在模台上预埋若干垫方(8),所述垫方(8)位于所述保温隔声层(2)内,所述垫方(8)底部和所述保温隔声层(2)下侧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声一体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安装保温隔声层(2)模具前,需根据预埋线盒(9)的位置及数量,在模台上固定若干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位于所述保温隔声层(2)内,所述定位块(10)底部和所述保温隔声层(2)下侧面齐平,所述定位块(10)顶部和所述保温隔声层(2)上侧面齐平或伸出所述保温隔声层(2)上侧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赖力杨伟景雪于春梅商佑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