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79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印版辊及搅拌杆,还包括传动杆和搅拌桶,传动杆和搅拌杆经传动齿轮相啮合,位于油墨槽内的传动杆外周的橡胶层与印版辊外表面接触,所述油墨槽内的搅拌杆外周设有第一刷毛,所述油墨槽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输送管和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伸进搅拌桶上端内,所述搅拌桶的桶盖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伸进桶身内并连接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将搅拌桶内的油墨不间断的搅拌、过滤并经输送管泵送到油墨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连接方便,易于清洗的印刷机供墨装置,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机的供墨装置主要采用印版辊直接浸入墨槽或通过递墨辊浸入墨槽递墨方式,然后印版辊与印刷材料进行接触印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墨槽中的油墨会有少量的沉淀产生,并且在油墨的表面会有结皮的形象发生,影响到油墨的质量,这种现象在油墨中有珠光粉或闪粉材料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在后续的印刷过程中,印版辊上的油墨容易发生堆积,造成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在印刷到印刷材料上时,出现所印图文不清晰、有黑斑、脏点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供墨装置使得油墨能够均匀的附着在印版辊表面。
[0003]申请号为 201920333228.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印版辊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于油墨槽内,所述搅拌杆两端均与油墨槽可转动连接,所述印版辊设置于搅拌杆上方,所述印版辊两端均与油墨槽可转动连接,所述印版辊与搅拌杆通过传动装置可传动连接,所述印版辊与搅拌杆之间设有布片,所述布片贴附与印版辊底部,所述油墨槽一侧设有刮墨板,所述刮墨板成倾斜设置,所述刮墨板一端与印版辊表面相接触。
[0004]上述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油墨中有结皮的状态,但是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在于设置布片后油墨槽不易清洗,另一方面在于搅拌杆需要与印版辊连接,在更换油墨、更换印版辊、等操作时都需要将对连接部位进行拆卸,重新连接后还需要对连接张紧程度进行调节,增加了更换油墨或印版辊的困难程度和操作时间,减慢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易于清洗的印刷机供墨装置,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印版辊及搅拌杆,所述印版辊设置于搅拌杆上方,印版辊转动连接在印刷机上,印版辊下部位于油墨槽内,还包括传动杆和搅拌桶;所述传动杆和搅拌杆均设置于油墨槽下部内、与油墨槽转动连接,传动杆和搅拌杆的一端伸出油墨槽外、并分别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杆上的传动齿轮和搅拌杆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位于油墨槽内的传动杆外周壁上固定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印版辊外表面接触,搅拌杆与印版辊之间有间距,所述油墨槽内的搅拌杆外周设有第一刷毛,所述油墨槽的两个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对应印版辊两侧的进料孔和出料孔,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输送管和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下端伸进搅拌桶上端内;所述搅拌桶包括桶身和桶盖,所述桶盖的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调速电机,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伸进桶身内并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和输送管下端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将搅拌桶
内的油墨搅拌、过滤并经输送管泵送到油墨槽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壳、过滤网、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搅拌桨,外壳是由侧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板和下板的相对表面,构成的上下两端封闭、侧面开口的圆筒体,上板与桶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套在输出轴外的连接管,外壳的侧面开口内设有过滤网,主动齿轮位于外壳内的中心,主动齿轮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下端面均与上板和下板相对的表面滑动接触,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内部均设有转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轴均与上板和下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上端连接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连接位于外壳外的搅拌桨,所述从动齿轮靠近侧板一端的内侧壁,所述从动齿轮与相靠近的侧板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块,主动齿轮与侧板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分隔块,输送管的下端贯穿上板连通第一分隔块与第二分隔块之间的空间,所述从动齿轮滑动接触第一分隔块朝向从动齿轮的侧面,主动齿轮滑动接触第二分隔块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均为块状体,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朝向侧板的一侧面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隔块朝向从动齿轮的一侧面为和从动齿轮的齿顶圆相配应的弧形,第二分隔块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面为和主动齿轮的齿顶圆相配应的弧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块朝向从动齿轮的一侧面和第二分隔块朝向主动齿轮的一侧面的弧长均大于主动齿轮的两个齿距。
[00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包括桨体和桨叶,所述桨体为条形板体弯曲呈“凵”形构成,桨体的水平段中心固定连接主动齿轮的转轴下端、竖直段外侧面均连接桨叶,所述桨叶为长方形板弯曲呈弧形构成的弧形板体,桨体的竖直段内侧面上均布有与外壳外周壁接触的第二刷毛。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刷毛的长度大于搅拌杆外周壁与印版辊外周壁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传动杆的第一刷毛外端与传动杆上的橡胶层相接触,朝向油墨槽内壁的第一刷毛外端与油墨槽内壁接触。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上的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大于搅拌杆上的传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一刷毛的外端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传动杆的橡胶层外壁所在圆的直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刷毛是由一丛刷毛沿搅拌杆外壁呈连续的螺旋状排列构成,一丛刷毛呈放射状分布。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油墨槽上端铰接有两个翻转板,两个翻转板呈打开状态。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孔直径大于进料孔直径。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只需要传动杆与印版辊接触传动,不需要与印版辊连接,减少了连接上的步骤,可以快速完成安装,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外壳、第一分隔块和第二分隔块构成齿轮泵,同时,主动齿轮位于外壳中心,主动齿轮的转轴带动搅拌桨旋转,输送装置可以同时完成搅拌、过滤和泵送动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杆不仅能够对油墨进行搅拌,还能够在生产中对印版辊进行刷洗,去除印版辊表面携带的气泡或结皮等杂质,使印版辊与油墨充分接触,传动杆上的橡胶层
将油墨压入印版辊的凹陷内,印版辊转过传动杆后继续接触油墨,使印版辊上充分携带油墨,满足印刷要求。
[0019]本专利技术易于清洗,在印刷结束后可以更换清洗液后快速进行清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工人手动清洗,就可以完成对印版辊和搅拌桶的清洗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左视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的剖视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杆的主视图。
[0021]附图中标号为:1、油墨槽;2、印版辊;3、搅拌杆;4、传动杆;5、搅拌桶;6、第一刷毛;7、输送管;8、排料管;9、桶身;10、桶盖;11、调速电机;12、输出轴;13、连接管;14、外壳;15、过滤网;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搅拌桨;19、上板;20、下板;21、侧板;22、第一分隔块;23、第二分隔块;24、桨体;25、桨叶;26、第二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槽(1)、印版辊(2)及搅拌杆(3),所述印版辊(2)设置于搅拌杆(3)上方,印版辊(2)转动连接在印刷机上,印版辊(2)下部位于油墨槽(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杆(4)和搅拌桶(5);所述传动杆(4)和搅拌杆(3)均设置于油墨槽(1)下部内、与油墨槽(1)转动连接,传动杆(4)和搅拌杆(3)的一端伸出油墨槽(1)外、并分别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杆(4)上的传动齿轮和搅拌杆(3)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位于油墨槽(1)内的传动杆(4)外周壁上固定有橡胶层(28),所述橡胶层(28)与印版辊(2)外表面接触,搅拌杆(3)与印版辊(2)之间有间距,所述油墨槽(1)内的搅拌杆(3)外周设有第一刷毛(6),所述油墨槽(1)的两个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对应印版辊(2)两侧的进料孔和出料孔,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输送管(7)和排料管(8),所述排料管(8)的下端伸进搅拌桶(5)上端内;所述搅拌桶(5)包括桶身(9)和桶盖(10),所述桶盖(10)的上表面中心连接有调速电机(11),调速电机(11)的输出轴(12)伸进桶身(9)内并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和输送管(7)下端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将搅拌桶(5)内的油墨搅拌、过滤并经输送管(7)泵送到油墨槽(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4)、过滤网(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和搅拌桨(18),外壳(14)是由侧板(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板(19)和下板(20)的相对表面,构成的上下两端封闭、侧面开口的圆筒体,上板(19)与桶盖(10)之间固定连接有套在输出轴(12)外的连接管(13),外壳(14)的侧面开口内设有过滤网(15),主动齿轮(16)位于外壳(14)内的中心,主动齿轮(16)一侧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7),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上下端面均与上板(19)和下板(20)相对的表面滑动接触,所述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内部均设有转轴,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的转轴均与上板(19)和下板(20)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6)的转轴上端连接调速电机(11)的输出轴(12)、下端连接位于外壳(14)外的搅拌桨(18),所述从动齿轮(17)靠近侧板(21)一端的内侧壁,所述从动齿轮(17)与相靠近的侧板(21)一端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块(22),主动齿轮(16)与侧板(21)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分隔块(23),输送管(7)的下端贯穿上板(19)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则宝张祖江李园杰杨炳海许韶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桐裕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