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牛粪静态发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筒状设置的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为同心设置,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之间形成用于防止粪便混合物的放置空间,所述内通风层为中空设置,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均匀的连通有多个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均匀的开设有打孔,所述通风管贯穿放置空间;在上述设置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之间形成用于防止粪便混合物的放置空间,该结构形成的放置空间能够相比于现有的V型槽堆池能够极大的增加粪便混合物的表面通风效果,设置的底板用于起到对粪便混合物进行支撑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牛粪静态发酵
,具体为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农业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占全国污染物总排量的50%以上。而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排放。
[0003]好氧堆肥就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对有机质进行快速分解的过程。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将有机物氧化成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CO2、H2O和能量。
[0004]静态堆肥是将原料混合物堆放在用小木块、碎稻草或其他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做成的通气层上,通气层中铺设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与风机相连向堆体供风完成的堆肥工艺,堆肥过程中有专门的通风系统和风机为堆体强制供氧,能更有效地确保堆体达到高温和病原菌灭活,缩短发酵周期;静态堆肥由于不需要扰动堆体结构,可以减少机械能的消耗,还可以减少以铵态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的挥发,提高堆肥肥效。
[0005]自然状态下静态堆肥的堆体中温度分布不均一,堆肥过程中会出现堆体表面温度低的现象,导致表层堆肥效果不佳,堆体温度较低时,高温防线均会停止生长,同时的,通过风机强制长时间通风的方式会加速堆体温度的释放;
[0006]另外的,在一些日较差较大的地区,夜间的低温环境会进一步增加表层的堆肥效果。
[0007]通风管道上设置有打孔,粪便在初始投放阶段会有部分粪便通过打孔进入到通风管道内,会影响通风管道的通风性。
[0008]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
专利技术内容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自然状态下静态堆肥的堆体中温度分布不均一,堆肥过程中会出现堆体表面温度低的现象,导致表层堆肥效果不佳和通风管道上设置有打孔,粪便在初始投放阶段会有部分粪便通过打孔进入到通风管道内影响通风管道的通风性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筒状设置的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为同心设置,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之间形成用于防止粪便混合物的放置空间,所述内通风层为中空设置,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均匀的连通有多个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均匀的开设有打孔,所述通风管贯穿放置空间;
[0012]在上述设置下,本专利技术设置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之间形成用于防止粪便混合物的放置空间,该结构形成的放置空间能够相比于现有的V型槽堆池能
够极大的增加粪便混合物的表面通风效果,设置的底板用于起到对粪便混合物进行支撑的作用,贯穿设置的通风管进一步增加粪便混合物内部的通风效果;
[0013]所述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上均设置有用于增大通风面积的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放置空间;
[0014]在上述设置下,设置的凹槽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外通风层和内通风层的表面通风面积,从而进一步起到增加通风效果的作用;
[0015]所述通风管上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分散设置在通风管外侧0
°
,90
°
,180
°
,270
°
的方位处,并逐渐向上延伸形成;
[0016]在上述设置下,为了实现粪便混合物更加均匀的发酵和通风,本专利技术在通风管上设置有旁通管,使通风管发散在粪便混合物的内侧,进一步增加粪便混合物的发酵均匀性和通风效果;
[0017]所述底板上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通风管内空气的流通方向为由深堆到浅堆,所述进风管的进口处连通有用于强制供氧的风机筒。
[0018]在上述设置下,本专利技术中的通风管内的空气的流通方向为由深堆到浅堆,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空气首先经过深堆后在经过浅堆,这种设置使得深堆内部产生的高温能够均散到浅堆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浅堆的温度,减少浅堆与深堆的外内温差,增加发酵的均匀性;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管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连接孔。
[0020]在上述设置下,本专利技术在通风管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连接孔,连接孔的向下倾斜能够有效的通过逆流防止粪便掉落到通风管的内侧,从而避免掉落的粪便将通风管堵塞,影响通风管的通风效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加连接孔空气流动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靠近通风管的一侧朝通风管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倾斜。
[0022]在上述设置下,为了防止向下倾斜的连接孔内侧存在空气的流动死角,增加连接孔内空气的流动性,本专利技术在连接孔处设置引流板,引流板靠近通风管的一侧朝通风管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倾斜,当流动的空气经过此处时,倾斜设置的引流板能够将流动的空气引入到连接孔的内侧,增加连接孔内侧的空气流动性,从而在防止粪便掉落的同时,保证粪便内部与外部空气的气体交换;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管的底端进风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球,所述堵球向下运动时能够将通风管的底端堵住。
[0024]在上述设置下,本专利技术能够增加多个通风管内空气流量的同步性,防止多个通风管内流量的差距,造成不同通风管处通风效果的不同,空气进入底板之后,在堵球的堵塞作用下,压力会积蓄,当底板内的压力能够克服拉簧的阻力使堵球向上运动,通风管打开时,多个通风管能够同步同压的稳定进行空气的流通,减缓了底板上多个通风管流量的不均现象,进一步增加空气流通的稳定性;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的
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与转盘之间存在阻尼力,所述底板与转盘上均设置有上下相对应的通风孔,位于上侧的所述通风孔和位于下侧的所述通风孔能够错开或重合,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外筒与外通风层之间存在保温间隔。
[0026]在上述设置下,在一些日较差较大的地区,不限于日较差较大的地区,只要温度较低都可以进行使用,减短了高纬地区的堆肥时间,为了避免堆体表面的温度在夜间过低,本专利技术在外通风层的外侧设置了外筒,外筒的设置使得外筒与外通风层之间存在保温间隔,保温间隔可以通过位于上侧通风孔下侧的通风孔错开或重合来实现关闭和打开,保温间隔打开时,可以用来通风,保温间隔关闭时,可以用于保温;因为堆体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堆积在保温间隔内产生保温效果,保温过程中,可以增加通风管内的流量来保证堆肥时的供氧,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通风管的顶端连通有连通管,该装置还包括换热筒,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筒状设置的外通风层(1)和内通风层(2),所述外通风层(1)和内通风层(2)为同心设置,所述外通风层(1)和内通风层(2)之间形成用于防止粪便混合物的放置空间(5),所述内通风层(2)为中空设置,所述外通风层(1)和内通风层(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顶端均匀的连通有多个通风管(4),所述通风管(4)上均匀的开设有打孔,所述通风管(4)贯穿放置空间(5);所述外通风层(1)和内通风层(2)上均设置有用于增大通风面积的凹槽(7),所述凹槽(7)朝向放置空间(5);所述通风管(4)上设置有旁通管(31),所述旁通管(31)分散设置在通风管(4)外侧0
°
,90
°
,180
°
,270
°
的方位处,并逐渐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底板(6)上连通有进风管(3),所述通风管(4)内空气的流通方向为由深堆到浅堆,所述进风管(3)的进口处连通有用于强制供氧的风机筒(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4)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连接孔(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加连接孔(8)空气流动的引流板(9),所述引流板(9)靠近通风管(4)的一侧朝通风管(4)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4)的底端进风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簧(11),所述拉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球(10),所述堵球(10)向下运动时能够将通风管(4)的底端堵住。5.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牛粪静态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所述底板(6)与转盘(14)之间存在阻尼力,所述底板(6)与转盘(14)上均设置有上下相对应的通风孔(16),位于上侧的所述通风孔(16)和位于下侧的所述通风孔(16)能够错开或重合,所述底板(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筒(13),所述外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和,何茂昌,杨军祥,郭海龙,顾玲荣,桑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