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的二氧化碳压缩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67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的二氧化碳压缩装置及工艺,涉及二氧化碳压缩液化技术领域,解决了二氧化碳压缩工艺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利用分流器将低温甲醇洗工艺得到的冷介质CO2分流至一、二级换热器,冷介质CO2在换热器中分别与经压缩的热气流CO2换热,两级压缩后经过充分降温的CO2气流进入第三级压缩,经冷却后进入CO2提纯塔得到浓度99.9%以上的液态CO2,冷介质CO2经过换热器利用其冷量后,经混合器汇合后再进入压缩装置进行压缩。充分利用了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中的冷流股,将其分流后与压缩装置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具有换热合理且能耗较低的特点,实现了能量高效回收再利用。实现了能量高效回收再利用。实现了能量高效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的二氧化碳压缩装置及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二氧化碳压缩液化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的二氧化碳压缩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煤化工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随着世界各国对于气候变暖问题的关切,如何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我国拥有大量的煤化工厂,其中有些已经进行了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的安装,但是捕集完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工艺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
[0003]目前关于二氧化碳的压缩主要有低温低压压缩和常温高压压缩。低温低压压缩所需要的温度较低,常规的制冷器无法满足,需要专门的制冷系统,且流程中需要的装置复杂,导致造价较高、能耗较大。常温高压压缩后的二氧化碳处于高压状态,后续的储存和输送成为问题。两种压缩方式对于碳捕集系统而言相对独立,无法与碳捕集系统进行耦合。
[0004]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工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能耗较高且无法与碳捕集热网耦合,这主要是因为每级压缩机压缩完后,二氧化碳的温度处于较高的水平,在进入下一级压缩前需要冷却至较低温度,而低温甲醇洗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温甲醇洗碳捕集工艺的二氧化碳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态CO2输送管道、脱水塔(1)、预冷器(2)、CO2缓冲罐(3)、分流器(4)、混合器(5)、第一压缩机(6)、第一冷却器(7)、一级换热器(8)、第二压缩机(9)、第二冷却器(10)、二级换热器(11)、第三压缩机(12)、蒸发器(13)、过滤器(14)、CO2提纯塔(15)、CO2储存罐(18)、泵(19)及液态CO2输送管道;其中,气态CO2输送管道的出口与脱水塔(1)的入口连通,脱水塔(1)的出口与预冷器(2)的入口连通,预冷器(2)的出口与CO2缓冲罐(3)的入口连通,CO2缓冲罐(3)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6)的入口连通,第一压缩机(6)的出口依次经第一冷却器(7)、一级换热器(8)与第二压缩机(9)的入口连通,第二压缩机(9)的出口再经第二冷却器(10)、二级换热器(11)与第三压缩机(12)的入口连通,第三压缩机(12)的出口与蒸发器(13)的入口连通,蒸发器(13)的出口与过滤器(14)的入口连通,过滤器(14)的出口与CO2提纯塔(15)的入口连通,CO2提纯塔(15)的出口与CO2储存罐(18)的入口连通,CO2储存罐(18)的出口与泵(19)的入口连通,泵(19)的出口与液态CO2输送管道的入口连通;分流器(4)的出口与一级换热器(8)和二级换热器(11)的入口均连通,一级换热器(8)和二级换热器(11)的出口与混合器(5)的入口均连通,混合器(5)的出口与脱水塔(1)的入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节流装置(16)、制冷系统压缩机(17)和冷凝器(20),所述蒸发器(13)、节流装置(16)、制冷系统压缩机(17)和冷凝器(20)构成制冷系统,第三压缩机(12)压缩完后的二氧化碳依次经蒸发器(13)、节流装置(16)、制冷系统压缩机(17)和冷凝器(20)进行冷凝液化再进入到过滤器(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的制冷剂为R127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器(7)和所述第二冷却器(10)均为管壳式冷却器,其管程入口与热介质CO2连通,壳程入口与市政管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军张习文吕超金理健汪静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