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57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催化燃烧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箱体和双级热量回收组件,箱体用于存放有机废气,双级热量回收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双级热量回收组件包括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第四分隔板、第一电加热管、配电箱、第二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双级热量回收组件,使得有机废气通过各个分隔板设置风道分别通过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以及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实现双重催化燃烧的效果,使得本装置解决了传统催化燃烧装置单级热量回收转换率低的问题。收转换率低的问题。收转换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催化燃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催化燃烧装置由于其高效的处理效率,被大量应用于有机废气的活性炭处理系统的在线以及离线的脱附再生。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起燃温度低,无明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voc催化燃烧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2901553U),该专利技术虽然通过对两个陶瓷蓄热块位置的转换,实现利用自身热量对初始气体进行预热处理,达到节能的效率,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处可优化点,即上述专利技术只是通过单级热量回收进行催化,相比较双级热量回收来说,单级热量回收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热量回收率较低且对有机气体催化燃烧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此,故提出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从而解决单级热量回收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热量回收率较低且对有机气体催化燃烧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和双级热量回收组件,所述箱体用于存放有机废气,所述双级热量回收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
[0006]所述双级热量回收组件包括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第四分隔板、第一电加热管、配电箱、第二电加热管;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双级热量回收组件,使得有机废气通过各个分隔板设置风道分别通过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以及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实现双重催化燃烧的效果,使得本装置解决了传统催化燃烧装置单级热量回收转换率低的问题。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输送气体用的连接管,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相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和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从而达到双重催化燃烧效果,通过使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和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相连接便于更好的使有机气体在其内部进行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远离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的外侧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对
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的外侧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分隔板;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置各个隔板之间位置,从而利用各个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进行分割形成风道,并将各个空腔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和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相通,从而使有机气体可以在箱体内部按照设计好的风道进行运动,从而达到预期的催化燃烧流程。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所述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的一侧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的上方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分隔板,所述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管;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便于更好的对有机气体进行催化燃烧,通过设置第一电加热管便于更好的对有机气体进行加热催化。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且位于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一侧且位于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一侧且位于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配电箱,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的一侧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加热管,所述箱体远离第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各个电偶温度传感器便于更好的对箱体内部不同的腔体温度进行检测,通过设置配电箱便于更好的为各个电器零件提供电力。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第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靠近箱体的一端均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均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个电器零件与配电箱进行电性连接,从而使得配电箱可以更好的控制与其相连接的电器零件。
[001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且位于第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箱体远离出气管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阻火器,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检修门;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气管和阻火器便于更好的将有机气体吸入或排出,而通过设置支腿则可以为箱体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装置属于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装置由于其高效的处理效率,被大量应用于有机废气的活性炭处理系统的在线以及离线的脱附再生。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通过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双级热量回收组件,使得有机废气通过各个分隔板设置风道分别通过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以及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实现双重催化燃烧的效果,使得本装置解决了传统催化燃烧装置单级热量回收转换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的俯视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箱体;2、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3、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4、第一分隔板;5、第二分隔板;6、第三分隔板;7、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8、第四分隔板;9、第一电加热管;10、第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1、第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2、第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3、配电箱;14、第二电加热管;15、第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6、出气管;17、阻火器;18、支腿;19、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箱体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箱体(1)和双级热量回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用于存放有机废气,所述双级热量回收组件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双级热量回收组件包括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第一分隔板(4)、第二分隔板(5)、第三分隔板(6)、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7)、第四分隔板(8)、第一电加热管(9)、配电箱(13)、第二电加热管(14),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输送气体用的连接管,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相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远离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4),所述第一薄板式热交换器(2)的外侧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5),所述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的外侧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分隔板(6),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7),所述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7)的一侧与第二薄板式热交换器(3)的上方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分隔板(8),所述贵金属催化剂填料层(7)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加热管(9),所述箱体(1)的一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周现涛李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睿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