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32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柔性水管包括外管;形变管,所述形变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形变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形变管能够随着所述流道内的压力变化而进行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利用形变管的形变对流道内的水锤现象进行缓冲消除,克服现有技术中水锤现象严重打击水路系统的问题,有效的保证热水机组的可靠性,增大水箱的换热能力,实现整机的舒适性运行,同时形变管产生形变时会积蓄一定的压力,当流道内的压力不足时,形变管可以恢复原状并释放压力,从而对流道内进行补压,避免机组内部水流不足的而影响整个水路系统,可以直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膨胀罐,提高热水机组的能效。提高热水机组的能效。提高热水机组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大冷量多功能热水机组应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它与小冷量多功能热水机组这两者区别在于小冷量的多功能热水机组由于冷量小的缘故可以灵活配置与欧洲各类居家别墅,具体就是一机一用,水系统相对独立,可以灵活配置模式;而大冷量则要考虑一机多用的情况,水系统相对就会变得复杂,特别是在多用户使用时,热水机组的水箱容量基本上为500L或1000L两种规格,实际使用中水流量会非常的大,因而对应的水泵扬程也会非常的大,在实际模式切换中,会存在水锤现象,严重打击水路系统,造成热水机组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锤现象造成热水机组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水管,包括:
[0005]外管;
[0006]形变管,所述形变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形变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流道;
[0007]所述形变管能够随着所述流道内的压力变化而进行形变。
[0008]所述柔性水管还包括:
[0009]内管,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形变管内,且所述内管和所述形变管之间具有间距;
[0010]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间距内,且所述支撑结构能够随所述形变管的形变而进行形变。
[0011]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部分侧壁抵接于所述形变管的内壁上,所述气囊的部分侧壁抵接于所述内管的外壁上。
[0012]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管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环,每个所述支撑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气囊。
[0013]所述柔性水管还包括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管的内部连通。
[0014]所述连通支管上设置有通断机构。
[0015]所述内管内设置有除垢剂和/或消毒剂。
[0016]所述形变管上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与所述通断机构电连接。
[0017]所述外管上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与所述通断机构电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水机组,包括上述的柔性水管。
[0019]本专利技术的柔性水管及热水机组,利用形变管的形变对流道内的水锤现象进行缓冲消除,克服现有技术中水锤现象严重打击水路系统的问题,有效的保证热水机组的可靠性,
增大水箱的换热能力,实现整机的舒适性运行,同时形变管产生形变时会积蓄一定的压力,当流道内的压力不足时,形变管可以恢复原状并释放压力,从而对流道内进行补压,避免机组内部水流不足的而影响整个水路系统,可以直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膨胀罐,简化热水机组内部空间,优化热水机组内部流场,提高热水机组的能效。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1、外管;2、形变管;3、内管;4、气囊;5、连通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水管,包括:外管1;形变管2,所述形变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1内,且所述形变管2与所述外管1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形变管2能够随着所述流道内的压力变化而进行形变。利用形变管2的形变对流道内的水锤现象进行缓冲消除,克服现有技术中水锤现象严重打击水路系统的问题,有效的保证热水机组的可靠性,增大水箱的换热能力,实现整机的舒适性运行,同时形变管2产生形变时会积蓄一定的压力,当流道内的压力不足时,形变管2可以恢复原状并释放压力,从而对流道内进行补压,避免机组内部水流不足的而影响整个水路系统,可以直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膨胀罐,简化热水机组内部空间,优化热水机组内部流场,提高热水机组的能效。
[0024]具体的,所述柔性水管还包括:内管3,所述内管3设置于所述形变管2内,且所述内管3和所述形变管2之间具有间距;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间距内,且所述支撑结构能够随所述形变管2的形变而进行形变。利用内管3和支撑结构对形变管2进行支撑,保证形变管2可以可靠地设置在外管1内,同时支撑结构可以随着形变管2的形变进行形变,进一步增加形变管2的形变能力以及形变管2所能够积蓄的压力,提高形变管2对压力的缓冲及补压效果。
[0025]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气囊4,所述气囊4的部分侧壁抵接于所述形变管2的内壁上,所述气囊4的部分侧壁抵接于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气囊4能够在形变管2产生形变时被挤压而产生形变,而当形变管2开始恢复原状时,气囊4也随着进行恢复原状。
[0026]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管3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环,每个所述支撑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气囊4。利用呈环形布置的气囊4,不论形变管2在任意方向被压力挤压,均能够得到气囊4的支撑,从而可以在气囊4及自身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保证形变管2的可靠性。
[0027]为了提高柔性水管的连通效果,所述柔性水管还包括连通支管5,所述连通支管5的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管3的内部连通。流道和内管3之间可以相互连通,流道内的部分流体可以流入内管3进行流动,增加柔性水管的流通面积。
[0028]所述连通支管5上设置有通断机构。通断机构能够控制连通支管5的通断,从而控制流道与内管3之间的连通状态。
[0029]所述内管3内设置有除垢剂和/或消毒剂。当内管3与流道连通时,内管3内的除垢剂和/或消毒剂可以进入流道内,对流道内的流体进行除垢或者消毒,从而保证流道内的流
体质量。
[0030]其中,所述形变管上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与所述通断机构电连接。
[0031]或者,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水质检测机构,所述水质检测机构与所述通断机构电连接。
[0032]以判断流道内污垢指数为例:
[0033]通过水质检测机构获取流道内的流体的实时污垢指数,当实时污垢指数高于预设污垢指数时,表明此时流道内需进行除垢,此时通断机构打开,内管3内的除垢剂进入流道内进行除垢即可。
[0034]其中内管3内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内管3内除垢剂的检测机构,当检测机构判断内管3内的除垢剂量较低时,则热水机组可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003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水机组,包括上述的柔性水管。
[0036]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形变管(2),所述形变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1)内,且所述形变管(2)与所述外管(1)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形变管(2)能够随着所述流道内的压力变化而进行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水管还包括:内管(3),所述内管(3)设置于所述形变管(2)内,且所述内管(3)和所述形变管(2)之间具有间距;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间距内,且所述支撑结构能够随所述形变管(2)的形变而进行形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气囊(4),所述气囊(4)的部分侧壁抵接于所述形变管(2)的内壁上,所述气囊(4)的部分侧壁抵接于所述内管(3)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邓琳山陈必奎崔润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