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31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包括架体、通过光线的透光位、遮蔽所述透光位的挡光件、升降所述挡光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限制第一升降机构旋转的锁止装置;所述透光位开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内;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解决了现有的幕墙门窗框架没有遮阳结构,需要在幕墙门窗内侧安装外置的遮阳结构,某些斜向外开启的门窗安装外置遮阳结构后遮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想的问题。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由镜面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隔层充入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两层和三层之分,两层中空玻璃由两层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三层玻璃则是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热、防结霜、防潮、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为了保证室内通风良好,进在幕墙处设计门窗,但是并不具备良好的遮光效果。
[0003]现有的幕墙门窗具备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的玻璃。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的幕墙门窗框架没有遮阳结构,需要在幕墙门窗内侧安装外置的遮阳结构,某些斜向外开启的门窗安装外置遮阳结构后遮阳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解决了现有的幕墙门窗框架没有遮阳结构,需要在幕墙门窗内侧安装外置的遮阳结构,某些斜向外开启的门窗安装外置遮阳结构后遮阳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
[0009]包括架体、通过光线的透光位、遮蔽所述透光位的挡光件、升降所述挡光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限制第一升降机构旋转的锁止装置;所述透光位开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内;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架体包括第二管体、容纳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第一管体和支撑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上。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凸起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管体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一端的第四通孔和容纳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另一端的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五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上。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轴体、第三旋转件、第一齿形、第二齿形、第二筒体、支撑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二轴体、连接所述挡光件的第一筒体、带动所
述第一筒体旋转的第二旋转件、带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的第一旋转件、带动所述第一旋转件旋转的第一绳体、拉动所述挡光件移动的第二绳体和拉动所述挡光件移动的第三绳体;所述第一绳体一端连接并绕设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上;所述第二轴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体上;所述第二绳体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件上,所述第二绳体另一端绕设所述第二筒体并连接在所述挡光件上;所述第三绳体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旋转件上,所述第三绳体另一端绕设所述第二筒体并连接在所述挡光件上;所述第一齿形与所述第二齿形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轴体贯穿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上,所述第三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上。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还包括转动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第二弹性装置、推动所述第一旋转件的第一弹性装置和转动所述第三旋转件的第三弹性装置;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上,所述第三弹性装置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体上,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一端接触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另一端接触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三弹性装置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旋转件上,所述第三弹性装置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限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旋转的限位件、推动所述限位件的第四弹性装置和容纳所述第四弹性装置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限位件贯穿所述第三筒体。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四齿形;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开设有第三齿形;所述第四齿形和所述第三齿形相互啮合。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架体还包括遮蔽所述架体和挡光件之间空隙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所述挡光件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板体之间穿过。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还包括升降所述挡光件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四轴体、第五筒体、第五旋转件、支撑所述第五筒体的第五轴体、连接所述挡光件的第四筒体、驱动所述第四筒体旋转的第四旋转件、驱动所述第四旋转件旋转的驱动装置、拉动所述挡光件移动的第四绳体和拉动所述挡光件移动的第五绳体;所述第五轴体设置在所述架体内,所述第五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五轴体上;所述第四绳体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旋转件上,所述第四绳体另一端绕设所述第五筒体并连接在所述挡光件上;所述第五绳体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五旋转件上,所述第五绳体另一端绕设所述第五筒体并连接在所述挡光件上;所述第四轴体贯穿所述第四筒体;所述第四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筒体上,所述第五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筒体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到所述第四旋转件上。
[001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0]一、因为采用了设置在架体内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旋转带动挡光件向上移动,挡光件向上移动遮蔽透光位,所以实现了门窗框架的遮阳。
[0021]二、因为采用了由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组成的架体,所以实现了架体内部的第一升降机构的安装,方便了架体的组装,降低生产成本。
[0022]三、因为采用了设置在第一管体内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长度可以加工成不同的长度,第一升降机构的左端抵靠第二凸起,第一升降机构的右端抵
靠第一凸起,所以实现了对第一升降机构的位置居中的调整。
[0023]四、因为采用了开设在第一凸起上的第四通孔和开设在第二凸起上的第五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将第一升降机构架设在第一管体内,所以实现了第一升降机构在第一管体内位置的固定。
[0024]五、因为采用了拉动第一绳体向后移动,第一绳体带动第一旋转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一旋转件带动第二旋转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二旋转件带动第一筒体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一筒体带动第三旋转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二旋转件带动第二绳体移动,第三旋转件带动第三绳体移动,第二绳体和第三绳体带动挡光件移动,所以实现了挡光件的上升,直至挡光件遮蔽透光位。
[0025]六、因为采用了第一弹性装置推动第一旋转件始终抵靠第二旋转件,第二弹性装置扭动第一弹性装置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第三弹性装置扭动第三旋转件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第三旋转件带动第一筒体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通过光线的透光位、遮蔽所述透光位的挡光件、升降所述挡光件的第一升降机构和限制第一升降机构旋转的锁止装置;所述透光位开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内;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第二管体、容纳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第一管体和支撑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固定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位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凸起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一端的第四通孔和容纳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另一端的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五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轴体、第三旋转件、第一齿形、第二齿形、第二筒体、支撑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二轴体、连接所述挡光件的第一筒体、带动所述第一筒体旋转的第二旋转件、带动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的第一旋转件、带动所述第一旋转件旋转的第一绳体、拉动所述挡光件移动的第二绳体和拉动所述挡光件移动的第三绳体;所述第一绳体一端连接并绕设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上;所述第二轴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内,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二轴体上;所述第二绳体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旋转件上,所述第二绳体另一端绕设所述第二筒体并连接在所述挡光件上;所述第三绳体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旋转件上,所述第三绳体另一端绕设所述第二筒体并连接在所述挡光件上;所述第一齿形与所述第二齿形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轴体贯穿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上,所述第三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遮阳装置的幕墙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勤峰袁富军张心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