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10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包括:顶座、翻抛结构、机架板和行走结构;所述顶座安装在机架板的正上方,且顶座上左右两部均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下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翻抛结构套置在机架板中部所开设的通孔内,且翻抛结构活动连接在四组第一丝杆上,所述机架板的左部设置有左固定板,且机架板的右部设置有右固定板,并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下均安装有两组行走结构;所述顶座的下端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一组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机架板上,且顶座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护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行走移动活动,可移动在不同的发酵池内进行翻抛,而且可通过翻转铲进行边铲动肥料,边不断翻转,翻转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


[0001]本技术涉及翻抛机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肥料的发酵过程中,翻堆是不可或缺的工序。在前期发酵过程中,通过翻堆可对正在进行发酵的物料起到疏理、通氧和搅拌的作用,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通过翻堆可对正在进行发酵的物料起到散热、促进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一般地,翻堆机广泛应用于粘稠性物料:污泥、垃圾发酵,畜禽粪便;松散性物料,蘑菇渣、中药渣以及木薯渣,啤酒糟、豆渣;缠绕性物料:桔杆、长稻草、麦秸等有机物料的发酵处理工艺。在对比文件“CN207405101U一种大型发酵池全自动循环翻抛机”的说明书中提及“所述的翻抛臂(1032)包括固定杆(10321)、旋转臂(10322)、翻抛主体臂(10323)和翻抛刀片(10324),所述的翻抛主体臂(10323)上开设有固定翻抛刀片(10324)的连接槽(10325),翻抛刀片(10324)通过连接槽(10325)可活动调节翻抛刀片(10324)的长度,所述的旋转臂(10322)内设有旋转气缸”;对比文件中翻抛机移动活动区间比较受限,并不方便移动到其他区域操作,而且翻抛臂设置比较细长,翻抛过程并不容易带起肥料,容易滑落开,翻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以解决对比文件中翻抛机移动活动区间比较受限,并不方便移动到其他区域操作,而且翻抛臂设置比较细长,翻抛过程并不容易带起肥料,容易滑落开,翻抛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包括:顶座、翻抛结构、机架板和行走结构;所述顶座安装在机架板的正上方,且顶座上左右两部均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下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翻抛结构套置在机架板中部所开设的通孔内,且翻抛结构活动连接在四组第一丝杆上,所述机架板的左部设置有左固定板,且机架板的右部设置有右固定板,并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下均安装有两组行走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顶座的下端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一组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机架板上,且顶座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护罩,并且第一丝杆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四组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并且四组第一电机的下部均位于防护罩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机架板上端面左右两部均设置有两组手柄,且左固定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前后两部安装有第二丝杆,并且第二丝杆为转动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的外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前后两组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且第二丝杆的外端头设置有转盘,并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关于顶座的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右固定板与左固定板的结构设置一致。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行走结构的中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气缸,且液压伸缩气缸的上端固定有滑块,每组滑块均活动连接在同侧相对应的第二丝杆上,并且液压伸缩气缸的下端固
定有下安装板,且下安装板下安装有滚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翻抛结构的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一组活动套,且活动套均活动连接在一组第一丝杆上,并且翻抛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升降活动,且上固定板的下端面左部固定有两组左吊架,上固定板的下端面右部固定有两组右吊架,并且左右对齐的左吊架和右吊架之间安装有翻转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辊套置在转轴外,且转轴的左端头转动连接在左吊架的下部内,并且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电机的前端,且第二电机固定在右吊架的下部内,同时翻转辊的外环面上环设有多组翻转杆,且翻转杆的上端设置有翻转铲。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技术中翻抛结构套置在机架板中部所开设的通孔中,同时翻抛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升降活动,方便调整翻抛结构的翻抛高度,以便适用于不同深入有机肥发酵池,更方便实用。
[0013]2.本技术中行走结构上端的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丝杆上,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二丝杆则带动行走结构笔直左移,而逆时针转动第二丝杆则带动行走结构笔直右移,以便调整两边的两组行走结构的水平位移,同时液压伸缩气缸方便伸缩活动,使得本设备的两边的行走结构可位于有机肥发酵池外围的左右两侧,无需在有机肥发酵池内行走移动,使得本设备移动更轻松便利。
[0014]3.本技术中上固定板上所设置的活动套活动连接在第一丝杆上,方便顺时针转动同步带起翻抛结构上移,在逆时针转动同步带动翻抛结构下移,升降翻抛结构操作简单快速。
[0015]4.本技术中翻转辊外环面所盒子的翻转杆采用实心铸铁杆结构,翻转杆上所焊接的翻转铲内设置有凹槽,方便翻挖有机肥发酵池内的肥料,方便带动池底的肥料,同时上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两组翻转辊,同步翻转前后翻转,翻转肥料更全面彻底,有助于提高整体翻抛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翻抛结构效果图。
[0021]图中:1、顶座;10、防护罩;11、第一皮带;12、第一电机;13、第一皮带轮;14、第一丝杆;15、上支撑架;2、翻抛结构;20、活动套;21、左吊架;22、右吊架;23、第二电机;24、翻转辊;25、转轴;26、翻转杆;27、翻转铲;28、上固定板;3、机架板;30、通孔;31、左固定板;32、手柄;33、安装槽;34、第二丝杆;35、第二皮带轮;36、转盘;37、第二皮带;38、右固定板;4、行走结构;40、滑块;41、液压伸缩气缸;42、下安装板;4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提出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涉及的隧道工程作为地下结构物,作用环境复杂,安全保障要求高,长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其在运营期间可能会出现结构裂损、变形、错台、空洞、渗漏水等病害。以上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开发隧道服役安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探究隧道实际工作状态,有效感知隧道结构病害并及时预警。
[0024]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1)、翻抛结构(2)、机架板(3)和行走结构(4);所述顶座(1)安装在机架板(3)的正上方,且顶座(1)上左右两部均安装有两组第一电机(12),并且第一电机(12)下安装有第一丝杆(14),所述翻抛结构(2)套置在机架板(3)中部所开设的通孔(30)内,且翻抛结构(2)活动连接在四组第一丝杆(14)上,所述机架板(3)的左部设置有左固定板(31),且机架板(3)的右部设置有右固定板(38),并且左固定板(31)和右固定板(38)下均安装有两组行走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的下端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一组上支撑架(15),上支撑架(15)的下端固定在机架板(3)上,且顶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防护罩(10),并且第一丝杆(14)的上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3),四组第一皮带轮(1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1),并且四组第一电机(12)的下部均位于防护罩(1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板(3)上端面左右两部均设置有两组手柄(32),且左固定板(31)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内前后两部安装有第二丝杆(34),并且第二丝杆(34)为转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肥发酵池用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34)的外端安装有第二皮带轮(35),前后两组第二皮带轮(35)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