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06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包括如下研究步骤:根据研究资料,汇总当前环境评价研究指标,基于NL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行道环境研究
,具体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城市交通开始以机动车为主要导向,在此过程中,交通拥堵、人车争道、空气污染、噪声干扰等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城市独有的“城市病”,公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步行出行意愿不断降低,因此,改善城市建成环境,找准城市发展与公众利益的平衡点,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所需关注的重点;
[0003]但是目前对于城市人行道环境的评价,指标较少,且分类不够细致,只是概括性的评价,对于城市人行道环境的评价不够精准,难以对人行道环境提出合理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对于城市人行道环境的评价,指标较少,且分类不够细致,只是概括性的评价,对于城市人行道环境的评价不够精准,难以对人行道环境提出合理建议的问题。r/>[00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研究步骤:S1、根据研究资料,汇总当前环境评价研究指标,基于NLP

文本相似度分析,对指标归类分析,提出一级指标;S2、选取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数据,基于情感分析

二分聚类法,将指标初步聚类后再合并筛选二级指标,将选定的二级指标归类进一级指标中;S3、根据计算二级指标评价一级指标,进而评价城市人行道环境;S4、利用GIS平台将评价结果叠加形成可视化图形;S5、选取研究样本对其基础数据进行分析;S6、根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研究样本进行人行道环境评价;S7、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人行道环境优化建议;所述S1中,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所列举的人行道环境的影响因素,搭建人行道环境特征词库,将特征词库分解成若干个词群,然后利用TF

IDF(词频

逆向文件频率)算法,将影响因子词群转化为词向量,并计算特征词词值,计算方式如下:计算方式如下:TF

IDF(种子特征词权重)=TF*IDF;根据计算的词向量,通过欧式距离文本相似度分析法对人行道环境影响因素的文本数据进行归类,将0.5<D(X,Y)<1的指标判定为是相似的,归为一类,欧氏距离相似度:D(X,Y)=||X

Y||2ꢀꢀꢀꢀ
(3);而后利用Gensim得到相似度分析矩阵,从而根据相似性,对影响因子(种子)进行初步筛选,构建简洁、有效且词义相对独立的特征词库,最后,对特征词库进行权值分析,利用公式:计算种子特征词的权重,选取权值大于0.7的种子特征词作为影响人行道环境的种子特征;通过删选和权重的可视化展示,确定四个一级指标:舒适性、安全性、通达性和便捷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集六个国内一线、新一线城市基础数据,并建立基础数据库,分析提取特征词,即二级指标;将以上采集数据采用均值填充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处理,填充公式:再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是标准化处理:
采用相关系数模型来表示特征与人行道环境的关联度,相关系数矩阵计算方法如下:式(7)中:ρ是相关性系数,COV(X,Y)为X,Y的协方差,为X的标准差,X为均值;建立情感判断标准,对人行道环境特征进行情感分析及情感命名,去掉完全无影响的情感类别,进行主要因子提取,筛选33个独立的特征,进行二分思想的kmeans++聚类,先以二分聚类为基础,随机选取两个初始的类别中心,计算其余样本到两个类别中心之间的距离,按最近距离进行聚类,距离计算公式如下:计算两个类别的类别中心点,计算公式如下: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类别中心不会改变停止;二级指标的选取与一级指标相互对应,初步聚类将二级指标聚类成类别A、类别B、类别C和类别D;最终,再将二级指标重新归类进一级指标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人行道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人行道环境舒适性指标包括绿视率、天空可视域、界面围合度和环境多样性;将类别A中建成区绿地率指标转化为人行道环境的绿视率指标,绿视率计算公式为:Rate(绿视率)=S(植物)/1(10);式(10)中,S代表街景照片中所有植物所占的像素之和,1代表街景照片的总像素面积;将类别A中热岛强度、空气质量指数、噪声指数指标转化为天空可视域指标,天空可视域计算公式为:Rate(天空可视域)=S(天空)/1
ꢀꢀꢀꢀ
(11);式(11)中,S代表街景照片中天空所占像素之和,1代表街景照片的总像素面积;将类别A中行走界面指标转化为界面围合度、环境多样性两项可定量计算的指标,界面围合度计算公式为:Rate(界面围合度)=[S(墙体)+S(建筑)]/1
ꢀꢀꢀꢀ
(12);式(12)中,[S(墙体)+S(建筑)]代表街景照片中墙体、建筑所占像素之和,1代表街景照片的总像素面积;环境多样性计算公式为:Rate(环境多样性)=N(要素种类)/1
ꢀꢀꢀꢀ
(13);式(13)中,N代表街景照片中各要素种类之和,1代表街景照片的总像素面积;人行道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自然监视度、路灯完善、机动车干扰度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度;
将类别B中治安犯罪率指标转化为自然监视度指标,自然监视度计算公式为:Rate(自然监视度)=S(行人)/1
ꢀꢀꢀꢀ
(14);式(14)中,S代表街景照片中行人所占的像素,1代表总像素面积;将类别B中道路照明设施指标转化为路灯完善度指标,路灯完善度计算公式为:Rate(路灯完善度)=S(路灯)/1
ꢀꢀꢀꢀ
(15);式(15)中,S代表街景照片中路灯所占的像素,1代表街景照片的总像素面积;将类别B中汽车拥有量、环境噪音、SO2、烟尘指标转化为机动车干扰度指标,机动车干扰度计算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皆谊高雪谭虎历珍珠陈志林苗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