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699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涉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漂浮板和水体修复筒,水体修复筒设置在漂浮板的底部,漂浮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十字桨板,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大齿轮,安装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潜水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设置的驱动潜水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转动通过与大齿轮啮合配合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两个十字桨板转动进行拨水,便于推动漂浮板在水中进行移动,便于调节工作位置,提高了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态修复处理系统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态修复处理系统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属于湿地生态修复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出来的类似与沼泽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的投入到人工湿地上,利用湿地内的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处理,植物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强水体的活性,水体中的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在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在使用时存在着不具备对导入的液体进行粉碎,不使用时不方便拆卸维修,不具备对电机起到良好的散热功能,对电机的防护差和不方便带动曝气叶轮转动的问题,因此,现市场上具有便于使用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也随之推广使用;
[0003]其中申请号为“CN202010776691.X”所公开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横向架,浮块,驱动电机,供电撒热护架结构,上侧输料管,输料固定套管,输料杆,上侧绞龙叶,固定螺栓,下端法兰盘,便拆导料架结构,传动架结构,粉碎架结构,横向导出管和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包括漂浮板(1)和水体修复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修复筒(12)设置在漂浮板(1)的底部,所述漂浮板(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两端均固定套设有十字桨板(5),所述转轴(4)的中部固定套设有大齿轮(7),所述安装槽(2)内壁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潜水电机(9),所述驱动潜水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与大齿轮(7)啮合连接的小齿轮(10),所述漂浮板(1)的顶端固定设有由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支撑罩(11),所述防水透气支撑罩(11)顶端的一侧设有转向组件(3),所述水体修复筒(12)与漂浮板(1)之间设有引水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3)包括第一正反转潜水电机(31),所述第一正反转潜水电机(31)固定设置在防水透气支撑罩(11)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正反转潜水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底端固定设有导向浆板(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组件(6)包括U型板(61)和绞龙叶片(63),所述U型板(61)固定设置在水体修复筒(12)与漂浮板(1)之间,所述水体修复筒(12)的中部通过两个轴承转动穿插设有绞龙轴(13),所述U型板(61)内壁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倒置潜水电机(62),所述倒置潜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学敏甘俊梁燕许晶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中煤地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