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824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结构包括抗拔桩排、加固体和抗浮板;在位于规划河道范围内的隧道盾构区土体设置有加固体,且加固体上设置有抗浮板;其中,位于隧道盾构区两侧的加固体的外边线超出隧道盾构区土体的外边线;该抗拔桩排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抗拔桩,该隧道的两侧及位于两个隧道盾构线之间的加固体内均设置有一抗拔桩排,且抗拔桩排的多个抗拔桩均与抗浮板固定连接。通过抗浮桩+加固体+抗浮板的体系,利用抗浮桩的摩擦力、加固体的加固作用以及抗浮板的抗浮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河道土方开挖卸载后盾构位移或上浮。浮。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道路体系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伴随着轨道交通体系和水域的发展,新建道路过程中面临着隧道 (例如地铁隧道)上桥梁道路的施工及现有河道改造施工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受浅埋隧道盾构的影响,河道开挖时土方卸载很容易造成隧道盾构上浮或者渗水、开裂等质量问题,隧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害段也会越来越多,倘若施工不当对隧道盾构主体造成破坏,隧道维修成本费用极高,若造成隧道停用,其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更是不可预测。
[0003]目前,建筑工程领域并没有针对隧道盾构上的土方卸载(开挖河道)进行保护的施工方法和体系,且伴随着技术的成熟,隧道方(地铁隧道方)对施工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找到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于隧道盾构上开挖河道导致隧道盾构上浮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所述隧道包括两个隧道盾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包括:抗拔桩排、加固体和抗浮板;在位于规划河道范围内的隧道盾构区土体设置有加固体,且所述加固体上设置有抗浮板;其中,位于隧道盾构区两侧的加固体的外边线超出所述隧道盾构区土体的外边线;所述抗拔桩排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抗拔桩,所述隧道的两侧及两个所述隧道盾构线之间的加固体内均设置有一所述抗拔桩排,且所述抗拔桩排的多个抗拔桩均与所述抗浮板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规划河道范围内且位于原河道范围内的所述加固体为MJS加固体,位于所述规划河道范围内且不位于原河道范围内的所述加固体为三轴搅拌桩加固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隧道盾构线上方的加固体的下表面与所述隧道盾构线的顶部之间的间距为1

2m,位于所述隧道盾构线两侧的加固体的下表面低于所述隧道盾构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隧道盾构线两侧的加固体的下表面与所述隧道盾构线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3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为地铁隧道。6.一种隧道上方河道抗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围堰对位于抗浮施工范围的原河道进行截流并抽水;S2,将所述抗浮施工范围沿所述隧道的中部分成两个施工区域,所述隧道包括两个隧道盾构线;S3,根据规划河道范围对隧道盾构区土体进行加固以形成加固体;其中,位于隧道盾构区两侧的加固体的外边线超出所述隧道盾构区土体的外边线;S4,于位于所述隧道两侧及两个隧道盾构线之间的加固体处均进行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明李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