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92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包括呈环形结构的造瘘底板以及锥状管,锥状管的小口端朝向皮肤一侧延伸,所述造瘘底板上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部,锥状管的小口端绕其外周边缘一体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在造瘘底板上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卡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锥状管的大口端外缘设置的连接环,连接环与卡装部卡装配合。上述防造口脱出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连接部的卡装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环卡装配合,不仅结构简单,且相对于丝线来说,安装和拆卸方便,并能够在消毒后进行重复使用,从而节约成本。从而节约成本。从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肠造口术是外科手术中,为了给患者做一个人造膀胱,医护人员在患者的腹部造一个小口,将肠道部分拉出,然后缝合于腹壁之上,最终形成一个在腹部有开口的肠通道,在医学上这种肠通道的开口被称为造口。而当腹内压力增高时,易造成造口内靠外侧位置的回肠脱出造口之外,从而引发造口溃疡、外突性肠套叠,甚至造口坏死,而为了处理这些情况,需要重建造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0003]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号为“CN209790147U”公开了一种“肠造瘘术后防肠管脱出装置”(以下称为“该专利”),该专利包括呈环形结构的造瘘袋底板、安装在造瘘袋底板上端的奶嘴和安装在造瘘袋底板底端的造瘘袋,所述奶嘴内设有排泄口,奶嘴和造瘘袋底板通过医用细线进行连接。该专利通过奶嘴向造口内挤压从而起到防止造口脱垂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4]然而,该专利的奶嘴与造瘘袋底板之间通过开孔并用医用丝线连接的方式,在需要对奶嘴和造瘘袋底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医用丝线进行打结,对此,不仅需要医护人员静心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丝线过短,会出现难以打结的可能,且丝线打结之后不稳定,易断裂,且每次安装之后都需要使用新的丝线,比较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并拆装方便的防造口脱出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包括呈环形结构的且朝向皮肤的一侧面能够粘贴在皮肤上的造瘘底板以及用于防造口脱出的锥状管,锥状管的小口端朝向皮肤一侧延伸,以向造口内侧延伸从而堵住造口,防止造口以及造口内的回肠等发生脱垂现象,所述锥状管的大口端与所述造瘘底板的内周沿连接;所述造瘘底板的另一侧面上绕所述造瘘底板的内周沿一体形成有第一连接部,锥状管的大口端绕其周沿一体形成有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从而实现锥状管与造瘘底板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以便于锥状管的清洗和二次回收利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绕所述造瘘底板内周沿设置的连接管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管上的卡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锥状管的大口端外缘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卡装部卡装配合,而卡装配合的方式不仅简单方便,且操作便捷,降低医护人员的安装或拆卸负担。
[0007]所述造瘘底板朝向皮肤的一侧面为粘贴面,所述造瘘底板的另一侧面为光滑面,造口位于造瘘底板的内侧,医护人员能够通过造瘘底板的内侧向造口内穿插引流管等,粘贴面上覆盖有用于挡住粘贴面的塑料膜,从而防止造瘘底板在未使用时粘贴面粘上灰尘而降低甚至失去粘性。
[0008]所述连接管设置在光滑面上并与造瘘底板同轴分布,所述卡装部包括若干个设置在连接管内壁上并等距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卡装配合的卡块,通过第一卡槽和卡块之间的配合,实现锥状管与造瘘底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具有供所述卡块沿所述连接管轴向装入的装入槽以及与所述装入槽连通的卡装槽,所述装入槽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方向向内贯通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且向所述粘贴面方向贯通所述连接管;所述卡装槽的一端与所述装入槽连通,另一端沿所述连接管的内壁横向分布,从而使得卡块移动至卡装槽处,卡装槽限制卡块在造瘘底板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0009]所述连接管、连接环以及卡块均由硬质材质制成,以使连接管、连接环以及卡块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0010]所述卡装槽的内壁上嵌设有磁块,卡块与磁块磁吸配合,从而限定卡块在连接管轴向的方向上移动,进一步提升连接稳定性。
[0011]所述连接管包括设置在光滑面上并沿造瘘底板内周沿设置的第一连接圈和铰接于第一连接圈并能够与第一连接圈扣合的第二连接圈,第一连接圈与造瘘底板同轴设置;所述卡装部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圈背离造瘘底板的一端上的用以收纳连接环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设置在造瘘底板上用于在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扣合后锁住第二连接圈的锁定组件,从而将连接环压在第二卡槽内,使得连接环被卡在第二卡槽内以被限制在造瘘底板上。
[0012]所述第一连接圈和第二连接圈均由硬质材质制成,如塑料等,从而不会发生形变,从而能够更好的将连接环限定在第二卡槽内。
[0013]所述第二连接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挂杆;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光滑面上的扭簧和连接于扭簧第一扭臂的用于钩住挂杆的挂钩,扭簧的第二扭臂连接于光滑面,挂钩在扭簧的挤压下钩住挂钩,从而防止第二连接圈打开,且使用简单。
[0014]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铰接在光滑面上并连接于第一扭臂的压片,压片位于挂杆与扭簧之间,挂钩设置在压片面向挂杆的一侧上,从而增大按压面积,能够更方便的通过按压改变挂钩的位置,降低操作难度。
[0015]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造瘘袋的连接件,从而便于安装造瘘袋以装取排泄物等。
[0016]所述第二卡槽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限位孔,从而防止锥状管在轴向方向上移动或牵扯时,连接环随着锥状管的形变而脱出第二卡槽内。
[0017]本技术的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连接部的卡装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环卡装配合,不仅结构简单,且相对于丝线来说,安装和拆卸方便,并能够在消毒后进行重复使用,从而使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防造口脱出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防造口脱出装置的爆炸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造瘘底板的正面剖视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防造口脱出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0023]图6为图5所示造瘘底板的正面剖视图;
[0024]图7为图5所示锁定组件的配合左视图。
[0025]附图标记:造瘘底板1、光滑面11、塑料膜12、锥状管2、第一连接部3、连接管31、第一连接圈311、第二连接圈312、挂杆3121、第一卡槽32、装入槽321、卡装槽322、磁块33、第二卡槽34、锁定组件35、扭簧351、第一扭臂3511、第二扭臂3512、挂钩353、压片354、第二连接部4、连接环41、卡块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防造口脱出装置包括造瘘底板1、锥状管2、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造瘘底板1呈片状结构,并由塑料制成,如聚乙烯等。造瘘底板1具有两个面,其中一个面为光滑面11,另一个面为粘贴面,粘贴面能够粘贴在皮肤上,粘贴面在未使用时覆盖有塑料膜12,从而防止造瘘底板1在运输、拿持等过程中粘贴于其他物品上,避免降低粘贴面的粘性。造瘘底板1的中点处扩张形成有通孔,造瘘底板1在使用时,通孔对准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包括呈环形结构且朝向皮肤的一侧面能够粘贴在皮肤上的造瘘底板(1)以及用于防造口脱出的锥状管(2),所述锥状管(2)的小口端朝向皮肤延伸,所述锥状管(2)的大口端与所述造瘘底板(1)的内周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瘘底板(1)的另一侧面上绕所述造瘘底板(1)的内周沿一体形成有第一连接部(3),锥状管(2)的大口端绕其周沿一体形成有与第一连接部(3)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绕所述造瘘底板(1)内周沿设置的连接管(31)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管(31)上的卡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4)包括形成于所述锥状管(2)的大口端外缘的连接环(41),所述连接环(41)与卡装部卡装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瘘底板(1)朝向皮肤的一侧面为粘贴面,所述造瘘底板(1)的另一侧面为光滑面,粘贴面上覆盖有用于挡住粘贴面的塑料膜(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1)设置在光滑面(11)上并与造瘘底板(1)同轴分布,所述卡装部包括若干个设置在连接管(31)内壁上并等距分布的第一卡槽(32);所述连接环(4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32)卡装配合的卡块(42);所述第一卡槽(32)具有供所述卡块(42)沿所述连接管(31)轴向装入的装入槽(321)以及与所述装入槽(321)连通的卡装槽(322),所述装入槽(321)沿所述连接管(31)的径向向内贯通所述连接管(31)的内壁,且向所述粘贴面方向贯通所述连接管(31);所述卡装槽(322)的一端与所述装入槽(321)连通,另一端沿所述连接管(31)的内壁横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造口脱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1)、连接环(41)以及卡块(42)均由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芳朱景振冯欢赵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