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映玲专利>正文

吸水引流贴、引流贴合组件及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86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水引流贴,用于与造口底盘配合以将出口凹陷于造口底盘内的造口的渗液引流至造口袋内,吸水引流贴的一端贴合于造口底盘内用于容置造口的空腔内,吸水引流贴的另一端位于造口袋内;吸水引流贴包括贴附层及吸水引流层,吸水引流层设置于贴附层上,贴附层用于贴附于造口底盘和/或造口袋上,吸水引流层包括挤压部和吸水部,挤压部的厚度大于吸水部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流贴合组件。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水引流贴、引流贴合组件及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吸水引流贴、引流贴合组件及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造口有结肠造口、回肠造口和尿道造口。造口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要使伤口干净卫生以杜绝感染,造口的护理需要使用到造口护理用品。
[0003]目前的造口护理用品包括: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及造口袋套件;造口护肤粉;防漏膏等。除了正常造口外,因手术技术问题及造口时间问题,会出现有些造口呈凹陷性造口或凸出不明显。在一些情况中,例如粪便排出时,造口处的渗透液排至造口袋时,会因为造口出口凹陷,位置低于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从而导致粪便水聚集在底盘口,渗液会渗透进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与造口周围皮肤间隙,导致发生局部皮肤炎性反应。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吸水引流,以保持伤口干净卫生的吸水引流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水引流,以保持伤口干净卫生的吸水引流贴。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水引流的引流贴合组件。
[0007]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水引流的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水引流贴,用于与造口底盘配合以将出口凹陷于造口底盘内的造口的渗液引流至造口袋内,吸水引流贴的一端贴合于造口底盘内用于容置造口的空腔内,吸水引流贴的另一端位于造口袋内;吸水引流贴包括贴附层及吸水引流层,吸水引流层设置于贴附层上,贴附层用于贴附于造口底盘和/或造口袋上,吸水引流层包括挤压部和吸水部,挤压部的厚度大于吸水部的厚度。
[0009]较佳地,吸水引流层包括吸水段和隔水段,吸水段的一端位于造口底盘内用于容置造口的空腔内,以用于吸附渗液;隔水段设置于吸水引流层上远离造口底盘的一端,借由隔水段以能隔绝渗液,隔水段远离造口底盘的端部设置有供渗液流出的开口部。
[0010]较佳地,吸水引流层内设有第一引流通道,第一引流通道沿吸水引流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引流通道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进液端用于进液,出液端用于出液。
[0011]较佳地,第一引流通道用于出水的端部还设置有负压引流球组件,负压引流球组件包括连通于出液端的负压腔,负压腔远离第一引流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排液的排液孔。
[0012]较佳地,负压引流球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弹性负压球体、弹性连接部和弹性套,弹性负压球体、弹性连接部和弹性套构成负压腔;弹性套临近出液端设置,排液孔开设于弹性负压球体远离造口底盘的端部上。
[0013]较佳地,负压引流球组件位于所述挤压部内。
[0014]较佳地,吸水引流层为吸水海绵,或吸水引流层呈PVA吸水材料制成的结构。
[0015]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贴合组件,适用于与造口底盘和造口袋配合以能吸水引流,造口底盘具有用于贴敷于皮肤上的第一粘合部,引流贴合组件包括贴合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吸水引流贴,贴合件粘贴于第一粘合部与皮肤之间,吸水引流贴的一端连接于贴合件,且吸水引流贴靠近造口底部边缘。
[0016]较佳地,贴合件和吸水引流贴一体设置,或贴合件和吸水引流贴分体设置。
[0017]为实现上述的又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包括造口底盘、贴合件、造口袋以及如上所述的吸水引流贴,造口袋可拆卸安装于造口底盘上,造口底盘靠近皮肤的端面上设有用于粘附于皮肤上的第一粘合部,贴合件粘附于第一粘合部和皮肤之间;吸水引流贴的一端伸入至造口底盘的空腔内连接贴合件,并靠近造口的底部边缘;吸水引流贴的另一端伸入至造口袋内并粘贴于造口袋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包括造口底盘、造口袋以及吸水引流贴或引流贴合组件,用于造口的护理。吸水引流贴,用于与造口底盘配合以将出口凹陷于造口底盘内的造口渗液引流至造口袋内。吸水引流贴的一端贴合于造口底盘内用于容置造口的空腔内,吸水引流贴的另一端位于造口袋内。吸水引流贴包括贴附层及吸水引流层,吸水引流层设置于贴附层上。贴附层用于贴附于造口底盘和/或造口袋上,吸水引流层包括挤压部和吸水部,挤压部的厚度大于吸水部的厚度。吸水引流贴贴附于底盘与造口袋配合的面上,造口袋安装于底盘且吸水引流贴位于造口袋内。通过吸水引流贴能够在渗液较多时将渗液引流进造口袋内,以免大量的渗液渗透底盘与造口周围的皮肤。设置有挤压部,当吸水引流层吸水饱和导致引流效果变弱后,可通过手隔着造口袋挤压吸水引流层的挤压部,将挤压部内的水挤出,增强吸水引流层的吸水引流能力。使用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引流贴合组件包括贴合件和吸水引流贴,贴合件可以为水胶体,水胶体可以将无胶面黏合在第一粘合部上,然后另一面黏合在皮肤上。水胶体能够吸收创面的少量渗液,避免渗液渗进造口周围的皮肤,以保持造口周围干净卫生。本技术的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包括能适用于现有造口底盘的吸水引流贴或引流贴合组件,吸水引流贴吸收渗液的效果好,在更换造口袋时可以同时更换吸水引流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的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的结构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的结构图。
[0023]图4是图1中吸水引流贴的结构图。
[0024]图5是图4中吸水引流贴与贴合件配合的引流贴合组件的结构图。
[0025]图6是图2中吸水引流贴的结构图。
[0026]图7是图6中吸水引流贴与贴合件配合的引流贴合组件的结构图。
[0027]图8是图3中吸水引流贴的结构图。
[0028]图9是图8中吸水引流贴与贴合件配合的引流贴合组件的结构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件与吸水引流贴配合的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0、吸水引流造口护理结构;101、身体造口;102、引流贴合组件;10、造口底盘;11、空腔;12、第一粘合部;20、贴合件;21、避位部;30、吸水引流贴;31、贴附层;32、吸水引流层;321、配合部;322、吸水部;323、挤压部;324、开口部;325、第一引流通道;326、第二引流通道;33、隔水层;34、负压引流球组件;340、负压腔;341、弹性负压球体;342、弹性连接部;343、弹性套;344、排液孔;35、引流部;40、造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水引流贴,用于与造口底盘配合以将出口凹陷于所述造口底盘内的造口的渗液引流至造口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引流贴的一端贴合于所述造口底盘内用于容置造口的空腔内,所述吸水引流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造口袋内;所述吸水引流贴包括贴附层及吸水引流层,所述吸水引流层设置于所述贴附层上,所述贴附层用于贴附于所述造口底盘和/或所述造口袋上,所述吸水引流层包括挤压部和吸水部,所述挤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吸水部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引流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引流层包括吸水段和隔水段,所述吸水段的一端位于所述造口底盘内用于容置造口的空腔内,以用于吸附渗液;所述隔水段设置于所述吸水引流层上远离所述造口底盘的一端,借由所述隔水段以能隔绝渗液,所述隔水段远离所述造口底盘的端部设置有供渗液流出的开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引流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引流层内设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通道沿所述吸水引流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用于进液,所述出液端用于出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水引流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用于出水的端部还设置有负压引流球组件,所述负压引流球组件包括连通于所述出液端的负压腔,所述负压腔远离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排液的排液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水引流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球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弹性负压球体、弹性连接部和弹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映玲彭美芳潘连金
申请(专利权)人:谢映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