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制电话交换机局号电子译码器是对局号译码器的改进,采用对只读储存器芯片编程写入路由信息和类别信息,再加上辅助译码电路及输出、输入接口等,实现以集成电路代替继电器,克服了已有技术的庞大、复杂等缺点,特别在电话号码的升位工程或三位局号的机电制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上更具显著的优点。(*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电制电话交换机的局号译码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机电制电话交换机的局号电子译码器。在机电制电话交换机中,局号译码设备十分庞大,不论是纵横制式或是旋转制式交换机,其局号译码设备都是采用继电器和相应的“跳接场”构成的译码器。对于三位局号的译码器必须由100多只继电器和其他辅助设备构成,工程庞大而复杂。因此,每新增加一个局号或改变一个局号的跳接方向,整个电话网络中的每台电话交换机的局号译码装置都必须重新修改,修改工程面广量大,使机房维修人员深感不便。特别在电话号码升位工程中,例如将六位电话号码改为七位电话号码,六位号码时,拨号的前两位号码代表局号,电话网络中可有100个局号,当升为七位号码时,拨号前三位号码代表局号,三位局号表示允许设1000个局号。且不用说由一百多只继电器组成译码网络的复杂性,就是庞大的六、七位割接设备也令人望而生畏。另外,电话网从六位编号升至七位编号,要求几十万门容量的网络几乎是在一个瞬间同时完成,这就要求六位和七位编号的特性在一段时期内同时并存。按已有技术解决方案,用继电器组成的译码装置来实现这个功能,是非常困难的。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机电制电话交换机局号电子译码装置,使新增局号的修改工作或电话号码升位工程易于实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可擦、可编程只读储存器芯片代替已有的继电器译码部件,再加上接口部件,构成本技术的主体。即本技术包括输入接口部件〔1〕,已编程的电子译码部件〔2〕、输出接口部件〔3〕和电源〔4〕。部件〔1〕主要解决接口电平的转换问题,机电制电话交换机中央控制器CC送来的逻辑电平是0伏代表“1”,-60伏或-48伏代表“0”,而部件〔2〕所用的芯片,则以0伏代表“0”,“1”时的电平为≤2.4伏,芯片工作电源为+5伏;同时,为了维护的方便,部件〔1〕中还提供了CC送来的信号显示,即局号显示,路由选择显示和局号核对信号显示等。部件〔2〕实际上是路由信息和类别信息编程固化的译码器,它包括已编程的只读存储器和辅助译码器。部件〔3〕主要是解决译码信号如何去驱动电话交换机中的继电器电路的问题,从逻辑关系及其电平上来说,是输入接口部件〔1〕的还原,它包括驱动放大器和译码信息显示。电源〔4〕是一个将+24伏直流电源稳压为+5伏的电源,它向构成本技术的部件〔1〕、〔2〕和〔3〕分别供电,部件〔1〕、〔2〕、〔3〕顺次以电路相联结。本技术与电话交换机之间的联结通过插头插座来实现。本技术的优点是1.体积小,译码信息量大,能将六、七位电话号码的全部局号译码信息记忆在只读存储器中,为六、七位电话号码并存性能提供了很大方便;2.译码信息稳定、可靠。工作时,不论是断电或是外电路的强电干扰脉冲都不会破坏只读存储器中所记忆的译码信息;3.生产安装方便。本技术的只读存储器采用可擦、可编程的EPROM芯片,所写入的信息,只须用简单机器语言就能在微机上对EPROM芯片进行编程,写操作时间只约26秒钟,安装时只须将已编程的芯片插入座板上的插座即行;4.管理、维护方便。由于在面板上装有输入接口部件〔1〕的输入信号指示灯和输出接口部件〔3〕的译码信息指示灯,给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此外,若要新增设局号或对原局号进行修改跳接方向,只需将装在本技术上的EPROM芯片取出,在微机上用简单的人机命令修改EPROM的内容,而不必作大量的跳线修改工程。本技术可根据下面附图加以实施。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输入接口部件〔1〕中的单元电路示意图。图3和图4是已编程电子译码部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输出接口部件〔3〕中的单元电路示意图。图6是电源〔4〕的一种实施例电路图。下面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例1.根据图1~3、5~6、给出用于旋转制用户记发机的电子译码器。由于旋转制电话交换机的局号译码只需提供18个译码点;另外,送出的局号是分层的,即三位局号R、P、Q以串行方式发送,来自电话交换机中央控制器CC的信号除局号R、P、Q外,还有序轮机停片信号ST1、ST2和ST3(即局号选向信号),局号核对信号STA及记发机送来的计数脉冲控制信号OS,因此,电子译码部件〔2〕由图3构成。它包括只读存储器〔301〕、〔302〕、反相器〔303〕、4-16译码器〔304〕、〔305〕和选通信号逻辑电路〔306〕。芯片〔301〕、〔302〕用EPROM2764,〔303〕用74LS04,〔304〕、〔305〕用74LS154、〔306〕为74LS00和2CKX二极管。局号R、P、Q经输入接口部件〔1〕后作只读存储器〔301〕、〔302〕的地址线A0~A11,局号核对信号经部件〔1〕转接后作为〔302〕的读信号,〔302〕的输出经〔303〕倒相后提供8个信息译码点(输出端)。电话交换机中的序轮机第三次局号选向信号ST3作为路由选择,经部件〔1〕转换后作为〔301〕地址线A12。ST1、ST2、ST3三个局号选向信号分别作为〔301〕的读信号,由〔306〕中的三只二极管构成的或门来实施。〔301〕的高四位和低四位输出经〔304〕和〔305〕4-16译码后,提供10个信息译码点输出,〔304〕和〔305〕的选通信号由〔306〕逻辑电路对局号选向信号ST1、ST2、ST3和计数脉冲控制信号OS的逻辑组合来提供。只读存储器〔301〕提供10个路由译码点,〔302〕提供8个类别信息译码点,18个信息译码点分别与输出接口部件〔3〕的18个输入端相连接。要提出的是如何进行人工转换地址码和将路由、类别信息、写入EPROM芯片。写EPROM时,是先将邮电管理部门所规定的译码信息列成表格,以16进制代码写入EPROM中,要指出的是由于三位局号R、P、Q的码制由7、4、2、1转为8、4、2、1系采用人工转换,所以在写EPROM时,凡局号数字为1~6时,两种码制的代码相同,而遇到等于7或大于7的数字,即局号数字为7、8、9时分别改为8、9、A,遇到O时则改为C。例如局号为371,则改EPROM地址为3381;若局号为509,则相应的EPROM地址为5CA。按照图2给出的单元电路结构组合成输入接口部件〔1〕,所说的单元电路包括光耦合管〔201〕、电阻〔202〕、〔203〕和〔204〕、发光二极管〔205〕。发光二极管〔205〕的正极与电话交换机中央控制器CC的相应输出信号线相联结,负极接光耦合管〔201〕的正输入端,电阻〔204〕跨接于光耦合管〔201〕的负输入端和电话交换机电源的负极。光耦合管〔201〕选用GO203型光耦合管。光耦合管的三极管集电极经电阻〔202〕与电源〔4〕相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为输出端,经电阻〔203〕接地,这样当交换机中央控制器输出信号为“1”时,发光二极管〔205〕亮,光耦合管〔201〕输“1”,达到逻辑关系对应和逻辑电平的转换。图5给出的输出接口部件〔3〕的一个电路单元,它输入端与部件〔2〕的一个译码输出端相接,输出端与电话交换机中相应的继电电路单元相联结。输出接口部件〔3〕的一个单元电路包括三极管〔501〕、〔502〕、二极管〔503〕、〔504〕、发光二极管〔505〕、电阻〔506〕、〔507〕和〔508〕,部件〔2〕的输出端与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译码器,用于机电制电话交换机局号译码,包括电源[4]、局号译码器和输入、输出转换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还有输入接口部件[1]、输出接口部件[3];a)所说的输入接口部件[1]由相同的电路单元构成,单元数与机电制电话交换机的输入信号 数相等;b)所说的输出接口部件[3]由相同的电路单元构成,单元数与部件[2]的译码点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译码器,用于机电制电话交换机局号译码,包括电源[4]、局号译码器和输入、输出转换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还有输入接口部件[1]、输出接口部件[3];a)所说的输入接口部件[1]由相同的电路单元构成,单元数与机电制电话交换机的输入信号数相等;b)所说的输出接口部件[3]由相同的电路单元构成,单元数与部件[2]的译码点数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译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部件〔1〕的电路单元由光电耦合管〔201〕、电阻〔202〕、〔203〕、〔204〕和发光二极管〔205〕组成;电阻〔202〕和〔203〕分别接于光电耦合管〔201〕的输出端,电阻〔204〕和发光二极管〔205〕分别接于〔201〕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译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输出接口部件〔3〕的电路单元包括由三极管〔501〕、〔502〕、电阻〔507〕、〔5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锡章,张家华,周和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市内电话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