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大环内酯(例如依维菌素或莫昔克丁)抑制个体的冠状病毒的用途,以治疗、预防或降低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预防或降低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病毒抑制
[0001]本技术涉及大环内酯抑制冠状病毒的用途。具体地,本技术涉及大环内酯(例如依维菌素和/或莫昔克丁)抑制冠状病毒的用途,或在有此需要的个体中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用途。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3月13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申请号2020900778)以及2020年5月14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申请号2020901549)的优先权。这些申请通过交叉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0004]截至2020年2月14日,全世界64000多人感染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
‑
CoV
‑
2)。截至2021年3月初,世界卫生组织的“COVID
‑
19每周流行病学更新”报告称,全球累计SARS
‑
CoV
‑
2感染人数超过110,000,000。SARS
‑
CoV
‑
2是2019年爆发的冠状病毒病(COVID
‑
19)的病原体,其死亡率约为2.4
‑
5%。COVID
‑
19引发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反应。由于没有批准的抗病毒药物或可用疫苗,反应仅限于对症治疗、监测和遏制/隔离感染患者。
[0005]依维菌素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大环内酯,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近年来已证明对广泛的病毒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活性。依维菌素最初被认为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1(HIV
‑
1)整合酶蛋白(IN)与负责IN核输入的输入蛋白(IMP)α/β1异质二聚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此后已被证实抑制IN核输入和HIV
‑
1复制。依维菌素的其他作用已被报道,但伊维菌酶已被证明抑制宿主和病毒蛋白的核输入,包括猴病毒SV40大肿瘤抗原(T
‑
ag)和登革热病毒非结构蛋白5(DENV NS5)。依维菌素被证明可以限制DENV、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和流感等病毒的感染,其机制被认为是由于RNA病毒在感染期间依赖IMPα/β1。
[0006]莫昔克丁是大环内酯的另一个例子。莫昔克丁是FDA批准的治疗人类盘尾丝虫病的药物。它还作为一种抗寄生虫药物用于动物身上,用于预防、治疗或控制蠕虫、外寄生虫、昆虫、螨虫和线虫感染和侵扰。它对控制牛和羊身上的虱子和蠕虫等寄生虫特别有用。莫昔克丁可通过多种方式施用于牲畜和其他动物,包括作为局部用药或“浸液”、皮下注射或口服药丸或片剂。莫昔克丁已被证明可以限制H9流感等病毒的感染。
[0007]许多冠状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位于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内,人们认为IMPα/β1在该蛋白的核输入中起作用。然而,SARS
‑
CoV的核衣壳蛋白(本质上与SARS
‑
CoV
‑
2的核衣壳蛋白相同)几乎完全位于细胞质中。此外,SARS
‑
CoV的ORF6蛋白结合IMPα/β1并将其隔离在细胞质中,并通过STAT1转录因子阻止感染的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反应,所述抗病毒反应需要IMPα/β1进入细胞核。因此,IMPα/β1抑制剂(如依维菌素)有望从ORF6释放IMPα/β1,但这也会抑制STAT1诱导的抗病毒反应,从而加剧感染。
[0008]与预期效果相反,专利技术人已确定依维菌素和莫昔克丁可抑制SARS
‑
CoV
‑
2,因此这
些大环内酯可用于治疗和预防SARS
‑
CoV
‑
2和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家族所有成员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剂,其包含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其用作个体中的冠状病毒的抑制剂。
[0010]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提供抑制个体中的冠状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11]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感染冠状病毒的个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12]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个体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13]在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个体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个体给药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14]在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个体中的抗体依赖性增强型(ADE)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其包括向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0015]在第二至第六方面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个体中的可检测冠状病毒的水平降低至少50%。例如,所述个体中的可检测冠状病毒的水平可降低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至少99.5%或至少99.9%。
[0016]在给药所述大环内酯后1、2、3天或更长时间以后,可检测冠状病毒的水平可以降低。
[00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约0.1mg/kg至约1.0mg/kg个体体重的剂量给药所述至少一种大环内酯。
[0018]在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9]在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制备用于降低获得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0]在第九方面,提供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在制备用于预防个体中的ADE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1]所述至少一种大环内酯可以是阿维菌素或米尔贝霉素。例如,所述阿维菌素可以选自阿巴美丁(abamectin)、地马待克丁(dimadectin)、多拉克丁(doramectin)、甲氨基阿维菌素(emamectin)、依立诺克丁(eprinomectin)、依维菌素(ivermectin)、拉替菌素(latidectin)、雷皮菌素(lepimectin)及司拉克丁(selamectin)。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阿维菌素是依维菌素。
[0023]所述米尔贝霉素可以选自弥拜菌素(milbemectin)、米尔贝霉素D(milbemy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剂,其包含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用作个体中的冠状病毒的抑制剂。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是阿维菌素、米尔贝霉素或两者都是。3.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阿维菌素选自阿巴美丁(amamectin)、地马待克丁(dimadectin)、多拉克丁、甲氨基阿维菌素、依立诺克丁、依维菌素、拉替菌素(latidectin)、雷皮菌素(lepimectin)及司拉克丁。4.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阿维菌素是依维菌素。5.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米尔贝霉素选自弥拜菌素、米尔贝霉素D、米尔贝霉素肟、莫昔克丁以及奈马克丁。6.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米尔贝霉素是莫昔克丁。7.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阿维菌素是依维菌素,并且所述米尔贝霉素是莫昔克丁。8.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个体是人。9.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SARS
‑
CoV、MERS
‑
CoV、SARS
‑
CoV
‑
2或其变体。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冠状病毒是SARS
‑
CoV
‑
2或其变体。11.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中所述个体是狗、猫、马、牛、羊、骆驼、鸡或猪。12.一种抑制个体中冠状病毒或治疗感染冠状病毒的个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13.一种预防或降低个体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14.一种预防个体中的抗体依赖性增强型(ADE)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个体给药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大环内酯或其盐、水合物、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15.权利要求12
‑
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中的可检测冠状病毒的水平降低至少50%。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个体中的可检测冠状病毒的水平降低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墨尔本健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