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憩室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憩室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憩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有症状的气管憩室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支气管感染,需要进行治疗。采用电刀、激光灼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电刀或激光设备,其设备昂贵,同时对术者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过度损伤气管或支气管黏膜,术后出现气管水肿、感染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憩室治疗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憩室治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的接触端用于与憩室接触;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包括远红外线发射结构,所述远红外线发射结构设置于所述接触结构的内部,所述红外线发射结构能够开闭,所述远红外线发射结构能够对憩室产生加热作用。
[0005]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气管憩室治疗装置还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接触结构的外壁上,所述接触结构上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处于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憩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接触结构(101),所述接触结构(101)的接触端用于与憩室接触;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包括远红外线发射结构(201),所述远红外线发射结构(201)设置于所述接触结构(101)的内部,所述红外线发射结构(201)能够开闭,所述远红外线发射结构(201)能够对憩室产生加热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憩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管憩室治疗装置还包括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气囊(301),所述气囊(301)设置于所述接触结构(101)的外壁上,所述接触结构(101)上设置有第一管道(102),所述第一管道(102)的末端处于所述接触结构(101)内部,所述第一管道(102)上设置有进气孔(103),所述第一管道(102)与所述气囊(30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憩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01)由能够阻隔红外线的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管憩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还包括第二管道(302),所述第二管道(302)处于所述接触结构(101)内部,所述第二管道(302)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哲,肖志刚,张松,施婷婷,张东伟,伍卉芬,徐宏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