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49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8
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包括管身、气囊、声门下吸引管、气囊充气管、冲水管路以及清洁刷头,管身的下端外表面上包裹固定设有气囊,气囊与气囊充气管的前端连接,气囊充气管的后端设有充气接口,管身的侧壁上设有吸引口,吸引口位于气囊的上方,吸引口与声门下吸引管的后端连接,声门下吸引管的前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头,吸引口的上方围绕着管身的外表面设有清洁刷头,清洁刷头的上方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冲水管路的后端连接,冲水管路的管体嵌于管身的侧壁内表面上,冲水管路的前端设有注水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气管插管管身上设冲水管路以及清洁刷头,可以对误吸的食物或者痰液进行自动清洗,从而有效预防隐性误吸。从而有效预防隐性误吸。从而有效预防隐性误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


[0001]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尤其涉及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食物或者痰液误吸进气道,会造成反复的肺部感染,并具有较高窒息死亡或继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风险。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部肿瘤术后、颈椎疾病术后等导致口腔、咽部、食道的结构、功能异常的疾病都易出现这一风险极高的并发症。误吸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显性误吸表现较为直观,发生时患者会出现咳嗽、哽咽、作呕等一系列明显症状,临床易于诊断。但发生率更高的隐性误吸由于患者在伴随症状不典型,一般难以直观察觉,常因难以诊断而被遗漏。
[0003]目前临床所用的气管插管多存在如下缺陷:难以通过气管插管的插入情况去判断是否气管内存在隐性误吸状态;并且,吸附在气囊上的食物或者痰液无法很好的清理干净;同时声门下吸引管在吸附痰液等异物时,可能会出现声门下吸引管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能够通过检测气管内的PH值发现是否存在隐性误吸,且同时能够及时清理吸附在气囊上的食物或者痰液,有效解决声门下吸引管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手术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包括管身、气囊、声门下吸引管、气囊充气管、冲水管路以及清洁刷头,所述管身的下端外表面上包裹固定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气囊充气管的前端连接,所述气囊充气管的后端设有充气接口,所述管身的侧壁上设有吸引口,所述吸引口位于气囊的上方,所述吸引口与声门下吸引管的后端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管的前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头,所述吸引口的上方围绕着管身的外表面设有清洁刷头,所述清洁刷头的上方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冲水管路的后端连接,所述冲水管路的管体嵌于管身的侧壁内表面上,冲水管路的前端设有注水接头。
[0006]进一步,所述气囊充气管的管体均嵌于管身的下侧壁内表面上,所述声门下吸引管的管体均嵌于管身的上侧壁内表面上。
[0007]进一步,所述管身为弧形管,管身的弯曲度和长度与人体口腔解剖结构特征相对应,管身的下端出口为斜切面端口。
[0008]进一步,所述管身的外表面上设有PH探头,所述PH探头设于气囊的下方或吸引口和气囊的间隙间,PH探头通过埋入管身内的导线与外部感应器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管身上设置有复数个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用以固定气管内窥镜。
[0010]进一步,所述清洁刷头由软硅胶材质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通过在气管插管管身上设冲水管路以及清洁刷头,可以对误吸的食
物或者痰液进行自动清洗,如此可避免痰液无意中流入食道和进入气管和肺,提前预防隐性误吸。
[0013]2、本技术通过PH探头来检测气道内PH值的情况,通过PH值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隐性误吸的可能,进而提升气管插管的功能性。
[0014]3、本技术通过在气管插管管体的外表面设置连接扣,利用连接扣实现气管内窥镜在气管插管上的连接,实现气管内环境的可视化,具有易用性、便携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管身、2.气囊、3.声门下吸引管、4.气囊充气管、5.冲水管路、6.清洁刷头、7.PH探头、8.吸引口、9.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包括管身1、气囊2、声门下吸引管3、气囊充气管4、冲水管路5以及清洁刷头6,管身1的下端外表面上包裹固定设有气囊2,气囊2与气囊充气管4的前端连接,气囊充气管4的后端设有充气接口,使得气囊2能够通过气囊充气管4进行充气;管身1的侧壁上设有吸引口8,吸引口8位于气囊2的上方,吸引口8与声门下吸引管3的后端连接,声门下吸引管3的前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头,使得气管内的异物可以直接通过吸引口8顺着声门下吸引管3吸附出来;吸引口8的上方围绕着管身1的外表面设有清洁刷头6,清洁刷头6的上方设有出水口9,出水口9与冲水管路5的后端连接,冲水管路5的管体嵌于管身1的侧壁内表面上,冲水管路5的前端设有注水接头;当管身1插入气管时,首先通过管身1外表面上的清洁刷头6对气管内壁进行清理,之后气囊充气管4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得气囊2抵住气管内壁,之后通过冲水管路5对清洁刷头6进行清理,由于气囊2气管阻隔,从而避免水以及异物进入气管中,之后通过声门下吸引管3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对误吸的食物或者痰液的自动清洗的同时也可保障气囊的洁净,有效避免痰液无意中流入食道和进入气管和肺,从而导致的患者呼吸困难等问题。
[0019]气囊充气管4的管体均嵌于管身1的下侧壁内表面上,声门下吸引管3的管体均嵌于管身1的上侧壁内表面上,通过将管体置于管身1的内壁,从而避免气囊充气管4和声门下吸引管3的管体对治疗的影响,保障气管插管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0020]管身1为弧形管,管身1的弯曲度和长度与人体口腔解剖结构特征相对应,管身1的下端出口为斜切面端口,可以更容易的插入到气管中,便于气管插管手术的顺利进行。
[0021]管身1的外表面上设有PH探头7,PH探头7设于气囊2的下方,PH探头7通过埋入管身1内的导线与外部感应器连接,通过PH探头7对气管内的PH值进行检测,人体气管呈中性,食物呈酸性,体液呈弱碱性,插入正确后,通过气囊充气管向气囊充气,密闭气管、固定气管插管,气管内PH值异常时,判定是否存在隐性误吸,提升气管插管的功能性。
[0022]管身1上设置有复数个连接卡扣,连接卡扣用以固定气管内窥镜;当需要对气管内环境进行观察时,直接通过卡扣将气管内窥镜规定在气管插管管体上,易用便捷。
[0023]为了避免清洁刷头6的刷头材质过硬损伤气管内壁,本实施中清洁刷头6由软硅胶
材质制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预防隐性误吸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1)、气囊(2)、声门下吸引管(3)、气囊充气管(4)、冲水管路(5)以及清洁刷头(6),所述管身(1)的下端外表面上包裹固定设有气囊(2),所述气囊(2)与气囊充气管(4)的前端连接,所述气囊充气管(4)的后端设有充气接口,所述管身(1)的侧壁上设有吸引口(8),所述吸引口(8)位于气囊(2)的上方,所述吸引口(8)与声门下吸引管(3)的后端连接,所述声门下吸引管(3)的前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头,所述吸引口(8)的上方围绕着管身(1)的外表面设有清洁刷头(6),所述清洁刷头(6)的上方设有出水口(9),所述出水口(9)与冲水管路(5)的后端连接,所述冲水管路(5)的管体嵌于管身(1)的侧壁内表面上,冲水管路(5)的前端设有注水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霞李九红胡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