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41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属于折叠椅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折叠效果差。乘坐板与靠背绕第一转轴相向转动靠拢时,折叠支架折叠,当乘坐板与靠背绕第一转轴反向转动展开时,折叠支架展开,折叠支架包括设置于乘坐板两侧的折叠支撑机构,前轮支杆及后轮支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前轮支杆顶部、后轮支杆的顶部以及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靠背的一侧,前轮支杆的上部通过第三转轴与乘坐板一侧转动连接,后轮支杆的中部内侧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转轴,连接板两端分别与后轮支杆以及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乘坐板上还设置有锁定装置,当折叠支展开时,限位装置用于锁定乘坐板和靠背之间的角度。折叠体积小。折叠体积小。折叠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


[0001]本技术属于折叠椅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折叠式轮椅主要有两种:中心闭合式和连接机构的水平折叠式,其中,中心闭合类型是轮椅的宽度减少,使轮椅的总高度和长度,变化不明显,且在折叠时轮折叠椅子垫,靠垫,脚踏板和其他必要的组件拆除下来,操作麻烦,需要时间和人力;在连杆机构的水平折叠中,轮椅的高度在折叠前后变化很大,但折叠带来的长度变化较小,另外,在折叠的时候需要将踏板缩回,加大了操作的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坐板、靠背及折叠支架,所述靠背底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乘坐板转动连接,当所述乘坐板与所述靠背绕所述第一转轴相向转动靠拢时,所述折叠支架折叠,当所述乘坐板与所述靠背绕所述第一转轴反向转动展开时,所述折叠支架展开,所述折叠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乘坐板两侧的折叠支撑机构,所述折叠支撑机构包括前轮支杆、后轮支杆及连接杆,两个所述前轮支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两个所述后轮支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前轮支杆及后轮支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前轮支杆顶部、所述后轮支杆的顶部以及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的一侧,所述前轮支杆的上部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乘坐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杆的中部内侧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轮支杆以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乘坐板上还设置有锁定装置,当所述折叠支展开时,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锁定所述乘坐板和靠背之间的角度。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需要乘坐时,人扳动乘坐板和靠背让乘坐板和靠背背向转动,转动到设定角度后,通过锁定装置将乘坐板和靠背之间的角度进行锁定,在这个状态下,由前轮支杆和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便被锁定,无法再转动,同样的后轮支杆在连接杆的作用下绕第二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便不能够在转动,这样便完成本技术的展开可以供人乘坐了;需要折叠收纳时,人将锁定装置解锁,然后扳动乘坐板和靠背使得乘坐板和靠背相向转动直到靠拢,在乘坐板和靠背相向转动时,连接杆和前轮支杆会受到靠背和乘坐板的挤压,来带动第二转轴的位置向着乘坐板和靠背靠拢的夹角开口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后轮支杆沿第二转轴移动的方向移动,连接板在后轮支杆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直到乘坐板和靠背无法再靠拢,这样便完成了折叠收纳,这种状态下本技术无论长度还是高度均被压缩,方便携带,实用便捷。
[0006]在上述的新型轻便可折叠椅中,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第
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踏板。
[0007]在上述的新型轻便可折叠椅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乘坐板两侧的两个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上方,所述限位凸块的底部设置为斜面,当所述折叠支架展开时,所述限位凸块能够限定所述连接板的转动角度。
[0008]在上述的新型轻便可折叠椅中,所述靠背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用于供人放置手臂。
[0009]在上述的新型轻便可折叠椅中,所述扶手一端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
[0010]在上述的新型轻便可折叠椅中,所述前轮支杆底部的滚轮为可转向设置。
[0011]在上述的新型轻便可折叠椅中,所述前轮支杆底部的滚轮通过连接套套设在所述前轮支杆的底部,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前轮支杆为可转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折叠后体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展折叠支架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折叠支架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乘坐板;2、靠背;3、折叠支架;4、第一转轴;5、折叠支撑机构;6、前轮支杆;7、后轮支杆;8、连接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 11、滚轮;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连接板;15、锁定装置;16、连接架;17、脚踏板;18、扶手;19、连接套;20、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如图1

图4所示,本新型轻便可折叠椅包括乘坐板1、靠背2及折叠支架3,靠背2底端通过第一转轴4与乘坐板1转动连接,当乘坐板1与靠背2绕第一转轴4相向转动靠拢时,折叠支架3折叠,当乘坐板1与靠背2绕第一转轴4 反向转动展开时,折叠支架3展开,折叠支架3包括设置于乘坐板1两侧的折叠支撑机构5,折叠支撑机构5包括前轮支杆6、后轮支杆7及连接杆8,两个前轮支杆6之间通过第一连杆9连接,两个后轮支杆7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前轮支杆6及后轮支杆7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11,前轮支杆6顶部、后轮支杆7的顶部以及连接杆8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2转动连接,连接杆8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靠背2的一侧,前轮支杆6的上部通过第三转轴13与乘坐板1 一侧转动连接,后轮支杆7的中部内侧通过连接板14连接第一转轴4,连接板 14两端分别与后轮支杆7以及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乘坐板1两侧还设置有锁定装置15,锁定装置15用于锁定靠背2和乘坐板1之间的角度。
[0020]进一步细说,第一连杆9连接有连接架16,连接架16远离第一连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踏板17,由于脚踏板17与连接架16远离第一连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当需要收纳折叠时,因此脚踏板17也能够转动折叠起来,进一步减小体积,需要使用脚踏板17时,则又可以展开使用,十分方便。
[0021]进一步细说,锁定装置15包括分别设置在乘坐板1两侧的两个限位凸块20,限位凸
块20位于第一转轴4的上方,限位凸块20的底部设置为斜面,当折叠支架3展开时,限位凸块20能够限定连接板14的转动角度;当折叠支架3展开时,连接板14、后轮支杆7的上部分、连接杆8以及靠背2之间形成四边形的结构,人坐在乘坐板1上的重力会将前轮支杆6和后轮支杆7撑开带动连接板14向后轮支杆7撑开的方向转动,此时限位凸块20对连接板14进行限位,使得连接板14不能够继续转动,这样便使得由连接板14、后轮支杆7的上部分、连接杆8以及靠背2之间形成的四边形的结构固定住,不会发生形变,由于前轮支杆6顶部与连接杆8转动连接,前轮支杆6上部与乘坐板1一侧转动连接,连接杆8和乘坐板1都固定的情况下也不会再转动,这样展开时便能够供人乘坐,连接板14、后轮支杆7、乘坐板1和连接杆8均采用钢材制成,强度高,能够承受人乘坐的重力。
[0022]进一步细说,靠背2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8,扶手18用于供人放置手臂,为人的手臂提供放置处,供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便可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坐板(1)、靠背(2)及折叠支架(3),所述靠背(2)底端通过第一转轴(4)与所述乘坐板(1)转动连接,当所述乘坐板(1)与所述靠背(2)绕所述第一转轴(4)相向转动靠拢时,所述折叠支架(3)折叠,当所述乘坐板(1)与所述靠背(2)绕所述第一转轴(4)反向转动展开时,所述折叠支架(3)展开,所述折叠支架(3)包括设置于所述乘坐板(1)两侧的折叠支撑机构(5),所述折叠支撑机构(5)包括前轮支杆(6)、后轮支杆(7)及连接杆(8),两个所述前轮支杆(6)之间通过第一连杆(9)连接,两个所述后轮支杆(7)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所述前轮支杆(6)及后轮支杆(7)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11),所述前轮支杆(6)顶部、所述后轮支杆(7)的顶部以及所述连接杆(8)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2)的一侧,所述前轮支杆(6)的上部通过第三转轴(13)与所述乘坐板(1)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后轮支杆(7)的中部内侧通过连接板(14)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所述连接板(14)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轮支杆(7)以及所述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乘坐板(1)上还设置有锁定装置(15),当所述折叠支展开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雨梅施康强许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