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24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属于煤矿地面钻探技术领域,包括钻头、近扶正器、中扶正器、上扶正器、第一钻铤、第二钻铤、第三钻铤、钻杆,近扶正器的一端安装在钻头上,近扶正器的另一端与第一钻铤的一端连接,第一钻铤的另一端与中扶正器的一端连接,中扶正器的另一端与第二钻铤的一端连接,第二钻铤的另一端与上扶正器的一端连接,上扶正器的另一端与第三钻铤的一端连接,第三钻铤的另一端与钻杆连接;通过确定合适的钻具组合,以此达到提高底部钻具的刚性和抗弯曲能力,钻具组合有效抵抗了钻头的侧向力,避免出现严重狗腿度,起到降低孔斜效果,避免因孔斜问题导致钻井返工,提升施工效率。提升施工效率。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地面钻探
,具体为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地面大口径钻井受地质、钻探、设备、工艺以及孔深等因素影响,孔斜控制难度大,特别是易斜地层中钻进,未采取正确的防斜措施,钻井容易歪斜,影响钻井质量。如潘二矿地面注浆钻井,孔深490米,井斜角4.87
°
,平距14.07m;如朱集东矿1321(1)工作面地面9#抽采钻井,孔深973米,井斜角2.43
°
,平距20.79米;如丁集矿1462(1)工作面2#抽采钻井一开井深878米,井斜4
°
,平距21.5米的严重井斜情况,导致钻井封闭重新定向纠斜。地面大口径钻井施工受地质、钻探、设备、工艺和孔深等因素的影响,钻井孔斜控制难度大,特别是在易倾斜地层钻进时,影响钻井施工质量。针对钻进时孔斜控制难度大的难题,如何采取正确的防斜措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钻井孔斜。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10)、近扶正器(21)、中扶正器(22)、上扶正器(23)、第一钻铤(31)、第二钻铤(32)、第三钻铤(33)、钻杆,所述近扶正器(2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钻头(10)上,所述近扶正器(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钻铤(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钻铤(31)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扶正器(22)的一端连接,所述中扶正器(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钻铤(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钻铤(32)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扶正器(23)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扶正器(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钻铤(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钻铤(33)的另一端与所述钻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10)与所述近扶正器(21)、所述近扶正器(21)与所述第一钻铤(31)之间、所述第一钻铤(31)与所述中扶正器(22)之间、所述中扶正器(22)与所述第二钻铤(32)之间、所述第二钻铤(32)与所述上扶正器(23)之间、所述上扶正器(23)与所述第三钻铤(33)之间、所述第三钻铤(33)与所述钻杆之间均通过丝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大口径钻井保直防斜钻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扶正器(21)、中扶正器(22)、上扶正器(23)的工作外径值均介于237mm与2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忠程合玉程志忠石德洲张德福张星星杜磊苏明金陈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