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18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伸缩架,伸缩架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框,底板的内腔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该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解决了现有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的平台上部缺乏安全防护机构并且功能单一,由于检修时使用者需要大幅度用力或者位移,若是阴雨天在平台上部进行移动检修时,很容易出现打滑摔倒或者坠落进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以及无法对需要维修的线缆进行自动清扫灰尘,检修时易使灰尘进入线缆内部影响电线的功能,导致后续灰尘堆积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且传统检修推车的防护机构通常需要人工自己操作佩戴安全带的问题。通常需要人工自己操作佩戴安全带的问题。通常需要人工自己操作佩戴安全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为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接触网又称铁路接触网,其为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40663A”中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其在
技术介绍
中指出:“电气化铁路已成为现代铁路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电气化铁路时代,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修体系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细化,目前对于具有一定安装高度的接触网,其在检修时,普遍还停留在搭人字梯进行作业,不便于改变检修位置,工人检修操作时不便利,导致检修效率低,且人字梯容易倾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其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工人站在平台上以收卷前绳索或后绳索方式,便能够使平台在轨道交通接触网的待检修区间内自由移动,并能使其位置固定,无须其他工人在地面上以推动的形式调节平台的位置,平台位置调节方便,可提高检修效率,同时也节省检修所需的工人数量,平台所提供的活动空间也相对较大,便于工人的检修操作,安全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伸缩架(2),所述伸缩架(2)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护框(3),所述底板(1)的内腔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耳,凸耳与所述伸缩架(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框(3)的内壁安装有自动卡接安全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框(3)的外壁安装有线缆灰尘清扫机构;所述自动卡接安全防护机构设置有L形板(51),所述防护框(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L形板(51),所述L形板(51)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一弧形夹(52),所述第一弧形夹(52)的内壁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夹(54),所述转轴(53)的外壁套设有扭簧(55),所述转轴(53)远离L形板(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齿轮(56),所述第一弧形夹(52)的上端面横向限位滑动连接有磁性齿条(57),所述L形板(51)的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柱(58),所述滑柱(58)的外壁套设有限位弹簧(59),所述滑柱(5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槽板(510),所述斜槽板(510)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活动轴(511),所述防护框(3)的内壁通过滑槽与活动轴(511)竖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轴(5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磁性板(512),所述第一弧形夹(5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套(513),所述磁性板(512)靠近插套(51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插柱(514),所述插柱(514)与插套(513)相插接,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设置有万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55)的一端与转轴(5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55)的另一端与第一弧形夹(5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2)的另一端与防护框(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架(2)远离电动伸缩杆(4)的一端与底板(1)上部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网高效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夹(5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孔板(515),所述第二弧形夹(54)远离第一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宣伊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