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16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6
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包括:床身底座,床身底座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床身底座顶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工位,立柱朝向加工工位一侧的竖直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水平直线导轨,加工工位包括一个电磁吸盘和一个真空吸盘,床身底座位于电磁吸盘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晶体定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采用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的伺服电机来改变磨头体的位置,更在床身上配置了可调位置的X射线晶体定向仪,从而在使用时可以配合夹具先将晶锭的生长端面进行打磨,再将晶锭依次放置到电磁吸盘和真空吸盘位置处进行磨削加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尺寸的晶锭上。在各种不同尺寸的晶锭上。在各种不同尺寸的晶锭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


[0001]专利技术涉及数控磨床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碳化硅晶锭的加工大多采用单工位的形式,如申请号为CN201120068739.8的中国专利所示,所述工作台安装于床身一侧的滑动导轨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安装有压紧装置,工作台一侧安装有两个底座,所述底座内分别设置有粗精磨混合砂轮和抛光砂轮,所述粗精磨混合砂轮和抛光砂轮的外端面与压紧装置上多晶硅锭的端面相平行。这样不仅加工工艺流程繁杂、加工效率低下,而且也缺少X射线晶体定向仪准确对晶锭进行定位,导致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包括:床身底座,床身底座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床身底座顶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工位,立柱朝向加工工位一侧的竖直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包括:床身底座,所述床身底座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床身底座顶面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工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朝向加工工位一侧的竖直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水平直线导轨,所述立柱的竖直侧壁在位于中部的水平直线导轨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有一个水平滚珠丝杠,2个所述水平滚珠丝杠相向设置且每个水平滚珠丝杠的外侧端部还设置有水平伺服驱动电机,若干个水平直线导轨上还可滑动的设置有一对水平移动拖板,2个水平滚珠丝杠的丝杠螺母分别固定在2个水平移动拖板上,每个所述水平移动拖板朝向加工工位一侧的竖直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2个垂直直线导轨,所述垂直直线导轨上可滑动的设置有垂直移动拖板,每个所述水平移动拖板位于2个垂直直线导轨之间还可转动的安装有垂直滚珠丝杠,每个所述垂直滚珠丝杠的顶端安装有垂直伺服驱动电机,垂直滚珠丝杠的丝杠螺母固定在2个垂直移动拖板上,2个所述垂直移动拖板朝向加工工位的竖直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加工工位包括一个电磁吸盘和一个真空吸盘,所述床身底座位于电磁吸盘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晶体定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碳化硅晶锭表面磨削复合磨床,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垂直移动拖板上的立式磨头体、垂直安装在立式磨头体上的立式电主轴和安装在立式电主轴的输出轴上的立式外圆磨头,另一个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在另一个垂直移动拖板上的卧式磨头体、水平安装在卧式磨头体上的卧式电主轴和安装在卧式电主轴的输出轴上的卧轴平面磨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超顾青龙季永达刘兆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吉圆磨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