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驾驶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型驾驶室,属于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车辆的工作环境一般较为复杂,执行任务时环境恶劣、路面情况复杂的情况经常出现。而且在实战对抗中乘员会有被子弹击中的风险,此类伤害会对驾驶员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此外,在一些场合中,驾驶室设计较为简陋,未能做到结构可靠的同时保护乘员安全,安装以后拆卸困难,不适合于整机维修,人机舒适性差。受限于其工作环境特殊,工程机械驾驶室一般难以满足极端环境使用,但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人们对于驾驶室安全性以及使用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机械车辆的防护性能及维修便捷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3]现有工程车驾驶室结构虽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是为在原有结构上额外增设的防护装置,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上进行防护,未做到全方位防护且防护能力弱,此外因为外设装置的原因会减少视野范围,造成视野盲区。另外会对于驾驶室及整机额外增加重量。不便于整机使用及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玻璃及安装组件(2)、减震连接结构(3)及驾驶操作系统(4)和门窗(5);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前方多面体结构、蒙皮(1
‑
2)、骨架结构(1
‑
3),骨架结构(1
‑
3)与蒙皮(1
‑
2)配合受力组成驾驶室整体框架,前方多面体结构与其后方的驾驶室整体框架连接;所述前方多面体结构由多个不同方向的板(11)拼接而成,前方多面体结构上设有多个方向的玻璃及安装组件(2),前方多面体结构的每两个面的结合处设置加强筋(12);所述减震连接结构(3)设置在驾驶室整体框架的下方,将驾驶室整体框架与车架平台进行减震连接;在所述骨架结构(1
‑
3)的侧面设置所述门窗(5);将驾驶室操作系统(4)安置于驾驶室整体框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多面体结构为前方六面体结构(1
‑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方六面体结构(1
‑
1)的前、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面均设置所述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1
‑
3)采用U型钢焊接成包括顶部框架(31)、后侧框架(32)、左侧框架(33)、右侧框架(34)以及底座总成(35)的框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型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31)由后左右三个方向三条U型钢(311)拼接而成,并在其顶部框架(31)内部增加两条顶部纵梁(312)和两条顶部横梁(313),顶部纵梁(312)与前方多面体结构的顶部连接;所述后侧框架(32)由四周骨架(321)及两个后侧纵梁(322)焊接而成;所述左侧框架(33)按照侧面边缘形状设置左框架(331),在左框架(331)中设置用于加强的左侧纵梁(332);所述右侧框架(34)按照侧面边缘形状设置右框架(341),在右框架(341)中设置用于加强的右侧横梁(342);所述底座总成(35)由两条底座纵梁(351)、一条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越,赵明安,孟祥伟,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