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04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涉及无人机飞行作业辅助专用车。双节履带车后节车上设置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所述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由基本底座平台、左右侧折叠板、尾门折叠板、顶折叠板和电动卷扬收放机构构成;基本底座平台左右侧设置有左右侧折叠板,左右侧折叠板外侧设置有顶折叠板,基本底座平台后侧设置有尾门折叠板;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形成展开的拓展平台或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在基本底座平台上的电动卷扬收放机构的钢丝绳拉动基本底座平台、顶折叠板和尾门折叠板之间分别呈直角连接,进而使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呈箱形方舱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无人机野外使用时,没有适合的起升、降落、储存和运输平台的问题。储存和运输平台的问题。储存和运输平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无人机飞行作业辅助专用车。

技术介绍

[0003]中国专利文献ZL201720574962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有无人机和平台,平台上分别设置有平台管理系统、气象仪、电动固定机构和自动充电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分别与气象仪、电动固定机构和自动充电系统电连接;平台管理系统与进场管理系统进行无线通信。该专利能够为远程作业和任务时间长的无人机提供充电服务,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0004]上述专利的无人机起降平台,不能对无人机运输和储存。
[0005]有鉴于此,特申请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无人机野外使用时,没有适合的起升、降落、储存和运输平台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包括由前节车1和后节车2构成的双节履带车,前节车1上设置驾驶室3;后节车2上设置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所述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由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和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构成;基本底座平台6安装于后节车2上,基本底座平台6前侧有前立板61;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设置有左右侧折叠板7,左右侧折叠板7外侧设置有顶折叠板9,基本底座平台6后侧设置有尾门折叠板8;基本底座平台6与左右侧折叠板7之间、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之间、基本底座平台6与尾门折叠板8之间分别通过合页限位组件12连接,左右侧折叠板7与基本底座平台6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顶折叠板9与左右侧折叠板7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尾门折叠板8与基本底座平台6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进而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形成展开的拓展平台或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在基本底座平台6上安装有两个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的钢缆101分别连接基本底座平台6、顶折叠板9和尾门折叠板8,钢缆101拉动基本底座平台6、顶折叠板9和尾门折叠板8之间分别呈直角连接,进而使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呈箱形方舱结构。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的部件具体形成以下两种结构:一是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平面连接形成展开的拓展平台;二是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直角连接形成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且两个顶折叠板9之间对接形成箱体顶面。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位于箱体后侧的尾门折叠板上有平开门,平开门下方设置有梯子11。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采用隐藏式安装于基本底座平台6内。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合页限位组件12包括合页121和直角限位件122,合页121连接于基本底座平台6与左右侧折叠板7、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和基本底座平台6与尾门折叠板8之间;在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对接位置安装有直角限位件122,直角限位件122上侧边沿有直角缺口123,直角限位件122固定于顶折叠板9上,直角缺口123卡于左右侧折叠板7对接边下边缘,进而限定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形成平面对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全地形双节履带运输车底盘提供优良的通过性,飞行作业平台收纳状态为无人机提供运输模式,展开状态的飞行作业平台为无人机提供放飞和回收作业模式,形成一种拓展平台或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实现一个平台同时满足无人机的运输和放飞收回两种作业模式。本专利技术作业专用车为大型无人机提供起升、降落、储存和运输的设备,进而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全地形全天候的飞行作业。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2中本专利技术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展开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未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未展开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图3的I处局部放大图。
[0014]符号说明:前节车1,后节车2,驾驶室3,液压铰接装置4,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基本底座平台6,前立板61,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钢缆101,梯子11,合页限位组件12,合页121,直角限位件122,直角缺口123,钢缆环座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

5所示,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包括由前节车1和后节车2构成的双节履带车,前节车1上设置驾驶室3;后节车2上设置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所述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由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和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构成;基本底座平台6安装于后节车2上,基本底座平台6前侧有前立板61,基本底座平台6底板长宽与后节车2上平面长宽相同。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设置有左右侧折叠板7,左右侧折叠板7外侧设置有顶折叠板9,基本底座平台6后侧设置有尾门折叠板8;基本底座平台6与左右侧折叠板7之间、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之间、基本底座平台6与尾门折叠板8之间分别通过合页限位组件12连接,左右侧折叠板7与基本底座平台6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顶折叠板9与左右侧折叠板7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尾门折叠板8与基本底座平台6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进而形成展开的拓展平台或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的部件具体为形成以下两种结构:一是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平面连接形成展开的拓展平台;二是基本底座平台6、左右侧折叠板7、尾门折叠板8、顶折叠板9直角连接形成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且两个顶折叠板9之间对接形成箱体顶面;位于箱体后侧的尾门折叠板上有平开门,平开门下方设置有梯子11;在基
本底座平台6上安装有两个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所述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采用隐藏式安装于基本底座平台6内,电动卷扬收放机构10的钢缆101分别连接基本底座平台6、顶折叠板9和尾门折叠板8,钢缆101拉动基本底座平台6、顶折叠板9和尾门折叠板8之间分别呈直角连接,进而使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5呈箱形方舱结构。
[0017]如图6所示,本技术还包括钢缆环座13,钢缆环座13设置于左右侧折叠板7与基本底座平台6对接一侧的边缘。钢缆101从钢缆环座13穿过。
[0018]如图6所示,合页限位组件12包括合页121和直角限位件122,合页121连接于基本底座平台6与左右侧折叠板7、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和基本底座平台6与尾门折叠板8之间;在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对接位置安装有直角限位件122,直角限位件122上侧边沿有直角缺口123,直角限位件122固定于顶折叠板9上,直角缺口123卡于左右侧折叠板7对接边下边缘,进而限定左右侧折叠板7与顶折叠板9形成平面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作业专用车,包括由前节车和后节车构成的双节履带车,前节车上设置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后节车上设置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所述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由基本底座平台、左右侧折叠板、尾门折叠板、顶折叠板和电动卷扬收放机构构成;基本底座平台安装于后节车上,基本底座平台前侧有前立板;基本底座平台左右侧设置有左右侧折叠板,左右侧折叠板外侧设置有顶折叠板,基本底座平台后侧设置有尾门折叠板;基本底座平台与左右侧折叠板之间、左右侧折叠板与顶折叠板之间、基本底座平台与尾门折叠板之间分别通过合页限位组件连接,左右侧折叠板与基本底座平台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顶折叠板与左右侧折叠板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尾门折叠板与基本底座平台之间形成平面连接或直角连接;进而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形成展开的拓展平台或可收纳无人机的方舱;在基本底座平台上安装有两个电动卷扬收放机构,电动卷扬收放机构的钢缆分别连接基本底座平台、顶折叠板和尾门折叠板,钢缆拉动基本底座平台、顶折叠板和尾门折叠板之间分别呈直角连接,进而使无人机飞行辅助平台呈箱形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民郑文雷李程锦郭志刚王浩孙绍英阳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