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及通信杆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03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及通信杆塔结构,涉及通信杆塔技术领域。本装配式通信杆塔包括多段塔筒和加强单元,多段塔筒从下至上依次相连,每相邻塔筒之间均设有连接单元,加强单元包括至少两根加强杆,至少两根加强杆设于塔筒外侧,并沿塔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加强杆均穿设所有连接单元,且两端分别与位于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单元相连。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通信杆塔,通过加强杆依次穿过每一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连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段塔筒进行连接固定,增强多段塔筒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多段塔筒之间的结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通信杆塔整体的侧刚度和抗裂能力。进而提高了通信杆塔整体的侧刚度和抗裂能力。进而提高了通信杆塔整体的侧刚度和抗裂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及通信杆塔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杆塔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及通信杆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新基建的加速推进,通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顺应行业降本增效的诉求,各类创新塔桅不断涌现,混凝土通信杆塔以其建设周期短、综合造价低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多。
[0003]相关技术中,混凝土通信杆塔高度以20米及以下高度为主,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杆塔一般为中空圆柱或圆锥形结构,长细比较大,在风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挠度,并承受较大的弯矩作用;杆塔水平抗侧刚度主要由杆塔直径决定,混凝土杆塔在承受风荷载或其他荷载作用时,较大的弯矩作用会导致杆塔受拉区产生拉应力,进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刚度和耐久性,因而混凝土通信杆塔的使用高度受限。
[0004]但是,通信行业的主流钢塔桅产品高度需求一般为30~40米,现有混凝土通信杆塔无法满足大多数通信场景下的挂载需求,抗侧刚度和抗裂能力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及通信杆塔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段从下至上相连的塔筒(1),每相邻所述塔筒(1)之间均设有连接单元(2);加强单元(3),其包括至少两根加强杆(30),至少两根所述加强杆(30)设于所述塔筒(1)外侧,并沿所述塔筒(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加强杆(30)均穿设所有所述连接单元(2),且两端分别与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所述连接单元(2)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2)包括两个连接法兰(20)和多个固定螺栓(21);所述连接法兰(20)设于所述塔筒(1)的对应端,多个所述固定螺栓(21)沿两个所述连接法兰(2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法兰(20),以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塔筒(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呈中空结构,且径向尺寸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筒体(10)内沿其周向嵌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与所述塔筒(1)端部的所述连接单元(2)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通信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3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螺纹(31),且设有所述连接螺纹(31)的杆段至少部分伸出位于所述顶部或底部的所述连接单元(2),伸出的所述杆段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全刘文彬曹晟蒲武川李波魏文飞马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