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密封伴电缆或液控管管柱的双芯环形防喷器
[0001]本技术属于油田井下作业防喷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密封伴电缆或液控管管柱的双芯环形防喷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油田采油厂常下入潜油电泵进行原油的开采,对于地层压力高的井,在起、下潜油电泵时为了保护油层,不采用常规压井方式,而是使用丢手封隔器配合滑动底阀、浮子阀、循环阀等底阀工具,先下入封隔器和底阀屏蔽井内压力,然后在不带压的工况下下入潜油电泵管柱实现完井,不过因为此类底阀工具性能并不稳定,在下入电泵管柱作业过程中因底封失效,发生溢流、井涌甚至井喷,而常规的井口防喷器并不能够密封这种附带电缆的油管,造成了较严重的工程和环保事故。
[0003]目前海上平台、储气库井和高压井常下入井下安全阀保障油气井安全生产,井下安全阀连接钢制毛细液控管线,毛细液控管使用卡子固定在油管上,随油管一同下入井内,起下安全阀管柱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压井作业,二是使用插管丢手封隔器,配合带压作业采用两趟管柱方式完井。为保护储层,各油气田一般不愿采用压井方式。而使用插管丢手封隔器存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密封伴电缆或液控管管柱的双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中壳体(2)、下壳体(3)、上中间环(5)、上球形胶芯(4)、下中间环(8)、下球形胶芯(7);上壳体(1)通过上连接螺栓与中壳体(2)固定连接;上中间环(5)和上球形胶芯(4)被上壳体(1)压在上壳体(1)和中壳体(2)之间;上壳体(1)和中壳体(2)的安装面上开设一凹槽,凹槽里设置用于防止上中间环(5)拔出的上限位块(11),上限位块(11)两端分别与上中间环(5)和中壳体(2)固定,防止在拆卸上壳体(1)更换上球形胶芯(4)时误把上中间环(5)拔出;上中间环(5)和中壳体(2)隔开而成上液压油腔,上液压油腔内设置上活塞(6),上活塞(6)抵靠上球形胶芯(4);上液压油腔被上活塞(6)分割为关闭腔和打开腔两个相互隔绝用于盛放液压油的腔体;在关闭腔对应的防喷器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上液压油进口,在打开腔对应的防喷器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上液压油出口;中壳体(2)通过下连接螺栓与下壳体(3)固定连接;下中间环(8)和下球形胶芯(7)被下壳体(3)压在下壳体(3)和中壳体(2)之间;下壳体(3)和中壳体(2)的安装面上开设一凹槽,凹槽里设置用于防止下中间环(8)拔出的下限位块(10),下限位块(10)两端分别与下中间环(8)和中壳体(2)固定,防止在拆卸下壳体(3)更换下球形胶芯(7)时误把下中间环(8)拔出;下中间环(8)和中壳体(2)隔开而成下液压油腔,下液压油腔内设置下活塞(9),下活塞(9)抵靠下球形胶芯(7);下液压油腔被下活塞(9)分割为关闭腔和打开腔两个相互隔绝用于盛放液压油的腔体;在关闭腔对应的防喷器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下液压油进口,在打开腔对应的防喷器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下液压油出口;上球形胶芯(4)和下球形胶芯(7)通过上液压油进口注入液压油推动上活塞(6)和下活塞(9)上行开启,上液压油出口注入液压油推动上活塞(6)和下活塞(9)下行关闭;中壳体(2)内设有密封腔(12),注入管汇(16)和泄压管汇(17)连接防喷器;通过注入管汇(16),向上球形胶芯(4)和下球形胶芯(7)之间的密封腔(12)注入助封液(14),注入管汇(16)外侧安装液动球阀(13),防止井压泄漏的同时能注入助封液(14);泄压管汇(17)外侧安装液动球阀(13),防止井压泄漏的同时将上球形胶芯(4)和下球形胶芯(7)之间腔室的助封液(14)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密封伴电缆或液控管管柱的双芯环形防喷器,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龙,赵鑫,兰中孝,房新扬,刘志刚,李志强,陈瑶,张朝朋,
申请(专利权)人: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