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566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细胞药物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包括无菌隔离器和与无菌隔离器直接对接的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所述无菌隔离器包括控制柜、传递窗以及操作舱,传递窗上的传递门开启后可与操作舱上的操作腔体对接,操作腔体的正面为操作面,操作腔体的背面与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解决了细胞药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经常通过传递接口的方式在培养箱与无菌隔离器操作腔体之间传递造成的污染风险,且培养箱直接与无菌隔离器操作腔体对接,开门开在操作腔体内部,无菌隔离器操作腔在无菌状态下需要操作时,直接开门操作即可,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把培养容器在培养腔与无菌隔离器之间进行转运。间进行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药物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采用空间密闭方式生产细胞药物的制备工艺中,细胞制备过程中,现有的方案采用的方式为将需要制备的细胞的血样,从无菌隔离器的传递窗外表面灭菌后,传入无菌隔离器操作腔,在操作腔内完成细胞的分离、提取、激活、修饰等操作后,放入培养容器内,再加入培养基,之后通过通过传递接口转移到外置的培养箱内去培养,这种方式培养箱一般采用与无菌隔离器分离的方式,只有在需要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操作或换液时,才将培养箱与无菌隔离器对接,之后将培养容器从培养箱取出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0003]1)每次需要操作时,需要将培养箱从培养的位置,转移至无菌隔离器边上对接后,培养容器转移工作量较大,每次的转移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
[0004]2)培养箱与无菌隔离器对接时,为实现无菌对接,需要设计各种无菌连接的方式,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存一定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包括无菌隔离器和与无菌隔离器直接对接的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所述无菌隔离器包括控制柜、传递窗以及操作舱,传递窗上的传递门开启后可与操作舱上的操作腔体对接,操作腔体的正面为操作面,操作腔体的背面与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对接;
[0008]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连接端的对接法兰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培养腔单元的安装孔,培养腔单元内放置有培养容器,培养腔单元每个正面均设有独立的培养腔门,培养腔门可独立朝操作腔体内开启。
[0009]优选的,所述传递窗上的传递门配置有可开合的传递门盖,且传递窗内配置有过氧化氢蒸汽灭菌器。
[0010]优选的,所述无菌隔离器的操作舱采用单向流设计,操作腔体内部达到GMP要求的A级洁净度要求。
[0011]优选的,所述操作腔体的操作面安装玻璃操作门,玻璃操作门上安装有向内延伸的无菌操作手套。
[0012]优选的,所述操作腔体内部还安装有显微镜、离心机、摄像头、物料架、温控箱以及移液枪。
[0013]优选的,所述操作腔体底部一侧配置有废液传出口和废弃物传出口,废液传出口通过导管与外界的废液接收桶连接,废弃物传出口与外界的废弃物收集袋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通过对接法兰与无菌隔离器的操作腔体背面对接,且对接处设有密封垫进行密封,且培养腔单元与对接法兰之间也通过密封垫密封。
[0015]优选的,所述多腔室二氧化碳培养箱可配置多个培养腔单元,且每个培养腔单元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可独立进行控制。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中,解决了细胞药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经常通过传递接口的方式在培养箱与无菌隔离器操作腔体之间传递造成的污染风险。
[0018]而且,培养箱直接与无菌隔离器操作腔体对接,开门开在操作腔体内部,无菌隔离器操作腔在无菌状态下需要操作时,直接开门操作即可,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把培养容器在培养腔与无菌隔离器之间进行转运。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操作腔体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无菌隔离器;40、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1、电气柜;2、传递窗;3、操作舱;201、传递窗盖;202、传递门;301、操作腔体;302、玻璃操作门;303、无菌操作手套;304、离心机;305、温控箱;306、显微镜;307、物料架;308、废液传出口;309、废液接收桶;310、废弃物传出口;311、插座;312、摄像头;313、移液枪;401、对接法兰;402、培养腔门;403、培养腔单元;404、培养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3,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包括无菌隔离器10和与无菌隔离器10直接对接的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无菌隔离器10包括控制柜1、传递窗2以及操作舱3,传递窗2上的传递门202开启后可与操作舱3上的操作腔体301对接,操作腔体301的正面为操作面,操作腔体301的背面与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对接;
[0025]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连接端的对接法兰40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培养腔单元403的安装孔,培养腔单元403内放置有培养容器404,培养腔单元403每个正面均设有独立的培养腔门402,培养腔门402可独立朝操作腔体301内开启。
[0026]其中,传递窗2上的传递门202配置有可开合的传递门盖201,且传递窗2内配置有过氧化氢蒸汽灭菌器,使得传递窗2带有快速过氧化氢蒸汽灭菌功能,可以实现物料的快速表面灭菌。
[0027]而且,无菌隔离器10的操作舱3采用单向流设计,操作腔体301内部达到GMP要求的A级洁净度要求,且操作腔体301的操作面安装玻璃操作门302,玻璃操作门302上安装有向内延伸的无菌操作手套303,操作腔体301内部还安装有显微镜306、离心机304、摄像头312、
物料架307、温控箱305以及移液枪313,以及供电的插座311,还设有过氧化氢蒸汽灭菌器。
[0028]同时,操作腔体301底部一侧配置有废液传出口308,废液传出口308通过导管与外界的废液接收桶309连接,;操作腔体301底部一侧配置有废弃物传出口310,废弃物传出口310与外界的废弃物收集袋连接。
[0029]其中,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通过对接法兰401与无菌隔离器10的操作腔体301背面对接,且对接处设有密封垫进行密封,且培养腔单元403与对接法兰401之间也通过密封垫密封。
[0030]而且,多腔室二氧化碳培养箱40可配置多个培养腔单元403,且每个培养腔单元403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可独立进行控制,而且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的培养腔单元403的体积可根据内部一个批次所需培养的细胞的容积进行设计,满足一批次产品的培养需求。
[0031]本实施例中,细胞制备前,将制备所需的可耐长时间过氧化氢蒸汽灭菌的各种耗材、仪器放入无菌隔离器操作腔室301内,同时将离心机304与预计用于此次制备的细胞培养的培养腔单元403的门打开,关闭操作腔体301的操作玻璃门302,启动过氧化氢蒸汽灭菌,对操作腔体301内部及培养腔腔单元403、离心机304离心腔室进行整体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包括无菌隔离器(10)和与无菌隔离器(10)直接对接的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隔离器(10)包括控制柜(1)、传递窗(2)以及操作舱(3),传递窗(2)上的传递门(202)开启后可与操作舱(3)上的操作腔体(301)对接,操作腔体(301)的正面为操作面,操作腔体(301)的背面与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对接;所述多腔体二氧化碳培养箱(40)连接端的对接法兰(40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培养腔单元(403)的安装孔,培养腔单元(403)内放置有培养容器(404),培养腔单元(403)每个正面均设有独立的培养腔门(402),培养腔门(402)可独立朝操作腔体(301)内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窗(2)上的传递门(202)配置有可开合的传递门盖(201),且传递窗(2)内配置有过氧化氢蒸汽灭菌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隔离器(10)的操作舱(3)采用单向流设计,操作腔体(301)内部达到GMP要求的A级洁净度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细胞药物密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体(301)的操作面安装玻璃操作门(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