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52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包括基层安置机构、抗拉防护机构和联动疏导机构,所述基层安置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抗拉防护机构,且抗拉防护机构的两端设置有联动疏导机构。该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此分隔栏的主杆内部采用分布交叉的内支架进行支撑和加固,让此主杆在空心情况下不增加重量,同时也能保持结构的牢固性,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效果,在港口客运梳理情况下更耐用来古,而设置于主杆内部一段的喇叭则采用贴合与内壁的方式设计,可通过喇叭连接至控制主板和无线传输模块,在进行人流梳理时,可让作业人眼通过远端设备与此喇叭进行无线连接,让多组分隔栏同时进行疏导人流的联动语音广播,让人流梳理作业更加轻松。梳理作业更加轻松。梳理作业更加轻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


[0001]本技术涉及港口客运安全
,具体为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

技术介绍

[0002]客运按道路运输条例中的解释,是指以旅客为运输对象,以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为主要运输工具实施的有目的的旅客空间位移的运输活动,而港口客运则是针对于港口环境下的客运活动和运输作业,所以对于港口的安全管理和客流梳理同样属于关键的一环,其中用于方便管理引导的分隔栏也是极为重要的人流疏导设施。
[0003]现有分隔栏在使用中,多数于普通的栏杆座配合分界线组合形成,虽然拆装方便,但限制人流的功能性能和抗冲击性并不强,且疏导能力较为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分隔栏在使用中,多数于普通的栏杆座配合分界线组合形成,虽然拆装方便,但限制人流的功能性能和抗冲击性并不强,且疏导能力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包括基层安置机构、抗拉防护机构和联动疏导机构,所述基层安置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抗拉防护机构,且抗拉防护机构的两端设置有联动疏导机构,所述联动疏导机构包括主杆、内支架、喇叭、控制主板和无线传输模块,且主杆的四周内壁分布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喇叭,且喇叭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的一侧贴合有无线传输模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板与喇叭、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相连接,且喇叭与主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安置机构包括基座、底盘和安置螺栓,且基座的底端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四周分布有安置螺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置螺栓沿着底盘四周等距分布,且底盘与基座之间为焊接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抗拉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网、结构带、卡合件、固定栓和气压杆栓,且防护网的四周分布有结构带,所述结构带的两端分布有卡合件,且卡合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卡合件的顶端设置有气压杆栓。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带沿着防护网一侧四周等距分布,且卡合件与结构带两端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合件与固定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合件与气压杆栓为伸缩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此分隔栏的主杆内部采用分布交叉的内支架进行支撑和加固,让此主杆在空心情况下不增加重
量,同时也能保持结构的牢固性,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效果,在港口客运梳理情况下更耐用来古,而设置于主杆内部一段的喇叭则采用贴合与内壁的方式设计,可通过喇叭连接至控制主板和无线传输模块,在进行人流梳理时,可让作业人眼通过远端设备与此喇叭进行无线连接,让多组分隔栏同时进行疏导人流的联动语音广播,此方式适用范围广,让人流梳理作业更加轻松。
[0013]此分隔栏在处于港口客运环境下使用前,可通过基座底端的底盘,将其稳定贴合于地面设置环境,可根据要求将地面提前打孔,再配合底盘四周分布的安置螺栓将其安插于地面的螺栓孔,配合螺母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整体栏杆的摆放稳定,同时可根据场地的需求选择是否加固,使用范围较为灵活。
[0014]此分隔栏在完成底端基座的组合安置后,可再将防护网进行组合,通过防护网两端分布的卡合件与主杆一侧分布的卡槽内固定,先将卡合件与底端的固定栓放入卡槽,再通过卡合件顶端内设置的气压杆栓调节,按动一侧的调节杆可带动内部的气压杆栓向上抬升,从而卡住卡槽,依次完成此防护网的安装,而此防护网结构一侧采用结构带贴合覆盖,其结构带采用尼龙复合材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厚处理,让此防护分隔栏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的同时,也能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
[0015]设置于主杆内部一段的喇叭则采用贴合与内壁的方式设计,可通过喇叭连接至控制主板和无线传输模块,在进行人流梳理时,可让作业人眼通过远端设备与此喇叭进行无线连接,让多组分隔栏同时进行疏导人流的联动语音广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抗拉防护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抗拉防护机构局部内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联动疏导机构内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层安置机构;101、基座;102、底盘;103、安置螺栓;2、抗拉防护机构;201、防护网;202、结构带;203、卡合件;204、固定栓;205、气压杆栓;3、联动疏导机构;301、主杆;302、内支架;303、喇叭;304、控制主板;305、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包括:基层安置机构1;基层安置机构1的右侧设置有抗拉防护机构2,且抗拉防护机构2的两端设置有联动疏导机构3,基层安置机构1包括基座101、底盘102和安置螺栓103,且基座101的底端设置有底盘102,底盘102的四周分布有安置螺栓103,安置螺栓103沿着底盘102四周等距分布,且底盘102与基座101之间为焊接连接,此分隔栏在处于港口客运环境下使用前,可通过基座101底端的底盘102,将其稳定贴合于地面设置环境,可根据要求将地面提前打孔,再配合底盘102四周分布的安置螺栓103将其安插于地面的螺栓孔,配合螺母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整体栏杆的摆放稳定,同时可根据场地的需求选择是否加固,使用范围较为灵活。
[0022]如图2

3所示,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抗拉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网201、结构带202、卡合件203、固定栓204和气压杆栓205,且防护网201的四周分布有结构带202,
结构带202的两端分布有卡合件203,且卡合件20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栓204,卡合件203的顶端设置有气压杆栓205,结构带202沿着防护网201一侧四周等距分布,且卡合件203与结构带202两端相连接,卡合件203与固定栓204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合件203与气压杆栓205为伸缩结构,此分隔栏在完成底端基座101的组合安置后,可再将防护网201进行组合,通过防护网201两端分布的卡合件203与主杆301一侧分布的卡槽内固定,先将卡合件203与底端的固定栓204放入卡槽,再通过卡合件203顶端内设置的气压杆栓205调节,按动一侧的调节杆可带动内部的气压杆栓205向上抬升,从而卡住卡槽,依次完成此防护网201的安装,而此防护网201结构一侧采用结构带202贴合覆盖,其结构带202采用尼龙复合材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厚处理,让此防护分隔栏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的同时,也能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
[0023]如图4所示,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联动疏导机构3包括主杆301、内支架302、喇叭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包括基层安置机构(1)、抗拉防护机构(2)和联动疏导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安置机构(1)的右侧设置有抗拉防护机构(2),且抗拉防护机构(2)的两端设置有联动疏导机构(3),所述联动疏导机构(3)包括主杆(301)、内支架(302)、喇叭(303)、控制主板(304)和无线传输模块(305),且主杆(301)的四周内壁分布有内支架(302),所述内支架(302)的下方设置有喇叭(303),且喇叭(303)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主板(304),所述控制主板(304)的一侧贴合有无线传输模块(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304)与喇叭(303)、无线传输模块(305)之间相连接,且喇叭(303)与主杆(301)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梳理人流的港岸分隔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安置机构(1)包括基座(101)、底盘(102)和安置螺栓(103),且基座(101)的底端设置有底盘(102),所述底盘(1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马静王国波李学东邵攀温永瑞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