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44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包括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二绝缘子套,所述主连接杆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绝缘子套,靠近侧绝缘子套的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子套,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圆形卡环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清扫套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清洁棉,因此清扫套会通过清洁棉对第二绝缘子套的表面进行擦拭,通过利用单个圆形卡环套转动带动多个清扫套同时对第二绝缘子套进行清扫,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清扫速度,同时位于最后一个清扫套在旋转时会带动第二清扫杆旋转,第二清扫杆旋转会对第一绝缘子套的内壁进行清扫,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清扫速度。清扫速度。清扫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

技术介绍

[0002]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绝缘子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不同类型绝缘子的结构和外形虽有较大差别,但都是由绝缘件和连接金具两大部分组成的,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但是现有的绝缘子在高空清扫时需要人工用工具进行清理,清理起来十分麻烦,且高空用工具清理具有工具掉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包括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二绝缘子套,所述主连接杆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绝缘子套,靠近侧绝缘子套的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子套,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圆形卡环套,所述圆形卡环套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清扫套,每个所述清扫套均套设在第二绝缘子套外,位于侧绝缘子套和第一绝缘子套之间的所述主连接杆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杆,所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端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清扫杆,每个所述第一清扫杆的表面均与第一绝缘子套表面贴合,每个所述第一卡套与第二卡套之间均安装有磁吸块。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清扫套横截面的形状均为U形,每个所述清扫套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清洁棉,位于最后一个清扫套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清扫杆,所述第二清扫杆的表面与第一绝缘子套的内壁相贴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端部均开设有转轴安装槽,所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支架,每个所述第一清扫杆的端部均安装于转轴安装槽内,每个所述第一清扫杆的端部与转轴安装槽内壁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轴,每个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内壁均开设有内斜槽,每个所述内斜槽与第一清扫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微型弹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8]1、第一清扫杆可以对第一绝缘子套的表面进行清洁,由于第一清扫杆的端部与转轴安装槽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因此第一清扫杆可以发生一定的晃动,例如当第一清扫
杆遇到第一绝缘子套表面较硬的凸块赃物时,第一清扫杆可以旋转越过凸块赃物,在多次擦拭后,可以将凸块赃物擦拭干净,同时第一清扫杆旋转会带动微型弹簧压缩变形,两个微型弹簧可以保证第一清扫杆与第一绝缘子套的表面一直贴合,通过利用旋转侧杆来带动第一清扫杆对第一绝缘子套进行擦拭,从而可以方便对第一绝缘子套表面进行清理。
[0009]2、多个清扫套会在多个第二绝缘子套的表面旋转,由于每个清扫套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清洁棉,因此清扫套会通过清洁棉对第二绝缘子套的表面进行擦拭,通过利用单个圆形卡环套转动带动多个清扫套同时对第二绝缘子套进行清扫,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清扫速度,同时位于最后一个清扫套在旋转时会带动第二清扫杆旋转,第二清扫杆旋转会对第一绝缘子套的内壁进行清扫,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清扫速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绝缘子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清扫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主连接杆;11、第一绝缘子套;12、第二绝缘子套;13、侧绝缘子套;2、第一卡套;21、侧杆;22、上固定支架;23、内斜槽;24、转轴安装槽;25、磁吸块;26、第二卡套;27、第一清扫杆;28、转轴;29、微型弹簧;3、清扫套;31、圆形卡环套;32、清洁棉;33、第二清扫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6]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包括主连接杆1,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二绝缘子套12,主连接杆1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绝缘子套13,使用者可以对侧杆21进行旋转,侧杆21旋转带动第一卡套2旋转,由于第一卡套2和第二卡套26通过两个磁吸块25连接,因此第一卡套2旋转会带动第二卡套26旋转,第一卡套2和第二卡套26旋转会带动两个第一清扫杆27旋转,两个第一清扫杆27旋转会对第一绝缘子套11的表面进行擦拭,第一清扫杆27可以对第一绝缘子套11的表面进行清洁,由于第一清扫杆27的端部与转轴安装槽24之间通过转轴28转动连接,因此第一清扫杆27可以发生一定的晃动,靠近侧绝缘子套13的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子套11,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圆形卡环套31,圆形卡环套31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清扫套3,每个清扫套3均套设在第二绝缘子套12外,位于侧绝缘子套13和第一绝缘子套11之间的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一卡套2和第二卡套26,第一卡套2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杆21,第一卡套2和第二卡套26的端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清扫杆27,例如当第一清扫杆27遇到第一绝缘子套11表面较硬的凸块赃物时,第一清扫杆27可以旋转越过凸
块赃物,在多次擦拭后,可以将凸块赃物擦拭干净,同时第一清扫杆27旋转会带动微型弹簧29压缩变形,两个微型弹簧29可以保证第一清扫杆27与第一绝缘子套11的表面一直贴合,通过利用旋转侧杆21来带动第一清扫杆27对第一绝缘子套11进行擦拭,从而可以方便对第一绝缘子套11表面进行清理,每个第一清扫杆27的表面均与第一绝缘子套11表面贴合,每个第一卡套2与第二卡套26之间均安装有磁吸块25。
[0017]每个清扫套3横截面的形状均为U形,每个清扫套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清洁棉32,当使用者需要对多个第二绝缘子套12进行清理时,使用者可以对圆形卡环套31上段的把手进行旋转,圆形卡环套31在主连接杆1的表面旋转,圆形卡环套31旋转带动清扫套3旋转,由于多个清扫套3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因此圆形卡环套31在旋转时会带动多个清扫套3一起旋转,多个清扫套3会在多个第二绝缘子套12的表面旋转,由于每个清扫套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清洁棉32,位于最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包括主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二绝缘子套(12),所述主连接杆(1)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绝缘子套(13),靠近侧绝缘子套(13)的所述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子套(11),所述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圆形卡环套(31),所述圆形卡环套(31)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清扫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清扫套(3)均套设在第二绝缘子套(12)外,位于侧绝缘子套(13)和第一绝缘子套(11)之间的所述主连接杆(1)的圆周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一卡套(2)和第二卡套(26),所述第一卡套(2)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侧杆(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形结构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套(2)和第二卡套(26)的端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清扫杆(27),每个所述第一清扫杆(27)的表面均与第一绝缘子套(11)表面贴合,每个所述第一卡套(2)与第二卡套(26)之间均安装有磁吸块(25)。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利华电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